金融戰史鑑(上):戰爭,海盜,黃金和美元霸權

情感導師 5915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本文轉自:中國經濟周刊

經濟網 |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周刊》 首席評論員 鈕文新

在殖民主義時代,列強明火執仗,金融是戰爭、海盜行為的支持者,也是掠奪利益的分享者;在產業資本主義時代,為追求貿易帶來的超額利潤,貨幣、金融是輸出商品的工具,列強之間的貨幣地位、金融地位爭奪,也是為了獲得商品利益;在金融資本主義時代,追求貿易利益轉變為追求「超額鑄幣稅」利益,強權貨幣利用絕對優勢地位,不僅從占有他國資源、商品、勞動中獲利,同時還在左右全球金融價格的漲跌中獲利,更從動輒就擊垮一個國家經濟的過程中獲利。

金融戰史鑑(上):戰爭,海盜,黃金和美元霸權

叢林之蠻

2022年2月24日,一場「新型世紀戰爭」發生在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表面看,這只是俄烏兩個國家間的軍事戰爭,但其背後,或許已經演變為整個西方勢力對俄展開的經濟大戰、金融大戰。

先講一個現實中的故事。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是俄羅斯最大的銀行之一,其規模占到整個俄羅斯國有銀行資產的25%,這家銀行在英國上市。

俄羅斯被實施金融制裁、經濟制裁之後,這家銀行的股價從2月16日的15美元附近跌到3月2日的不足1美元。正當無數股東熱切期待戰爭快點結束,股價能夠回升之際,英國金融監管當局下了一道命令:所有持有俄聯邦儲蓄銀行股份的投資者,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清空所持股票,否則,證券代理機構將代為強行清空。

股東們虧慘了,但這完事了嗎?沒有。有報道稱部分華爾街公司開始買入俄羅斯股票。

這是生意還是掠奪?其實沒什麼可大驚小怪,這就是戰爭的本質, 無論是軍事戰、經濟戰、科技戰、貿易戰、外交戰、政治戰,還是文化戰,其背後往往都是西方資本寡頭對他國利益的掠奪,而這當中幾乎都少不了金融手段。

海盜的邏輯

說到財富劫掠,人們極易聯想起海盜,但您是否聽說過「皇家海盜」或「紳士海盜」這樣的概念?其實,從16世紀開始,歐洲人就把那些由某國家政府或皇家支持的海盜統稱為「皇家海盜」或「紳士海盜」。那時,基於新大陸的發現和殖民地的擴張,全世界的海洋上行駛着各種各樣滿載黃金和貨物的船隻,所以海上劫掠成為一種職業。這原本是一種民間強盜幫伙的犯罪行為,但老牌歐洲帝國為了強化航海技術,擴大殖民地,刻意豢養海盜,甚至使之合法化。

最為典型的案例是英國「皇家海盜」,而最為著名的人物,恐怕非英國大航海家弗朗西斯·德雷克莫屬。1577年和1580年,德雷克因兩次環行地球,在1581年4月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親自登船賜予皇家爵士頭銜。但是,英國人心中的這位英雄,及其統率的霍金斯船隊,其實就是英國皇家特許的海盜團伙,他讓英國皇家的每1英鎊投資,變成了47英鎊的利潤。

1540年,德雷克生在一個貧窮的新教傳教士家庭。5歲時,因父親躲避宗教迫害而舉家遷到肯特郡,迫於生計,德雷克13歲上船當學徒,隨船來往於泰晤士河和英吉利海峽。26歲加入其表兄——英國著名航海家霍金斯的船隊,從此開始其全世界淘金的生涯。

在16世紀的歐洲,西班牙是天主教的大梁、世界霸主,而英國卻無足輕重。但是,這個時期宗教革命風起雲湧,逆轉着整個歐洲的政治格局。英國亨利八世創立英國教會,脫離羅馬教廷,英國成為最早的新教國家之一。英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上台後,對內鞏固新教地位,對外支持荷蘭等新教國家獨立,試圖將英國變成新教帝國,於是英國和西班牙之間的衝突越來越激烈。

在經濟上,西班牙和葡萄牙大發殖民橫財,也讓英國妒火中燒。但早在1496年,英王亨利七世也曾僱傭威尼斯航海家卡波特去尋找新大陸,足跡遍及北美的紐芬蘭、哈得遜灣和弗吉尼亞,以及南美洲的圭亞那等地,但並未找到金銀財寶,一次次血本無歸。

怎麼辦?殺人越貨,海上打劫。 1585年到1604年,英國建立武裝商船,每年近200次出海,專門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西班牙運輸船隊,平均每年擄獲財務約20萬英鎊。這在當時是筆相當大的收入,而為擴大戰果,伊麗莎白一世打起了海盜的主意,向仇視西班牙的霍金斯和德雷克率領的船隊頒發「私掠許可證」(Privateering Commission),授權該船隊合法打劫他國商船。

由於得到英國皇家的資助,1572年開始,德雷克駕着武裝商船,在加勒比海成為了當時讓西班牙人聞風喪膽的「猛龍」,同時也成為英國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為英國劫掠財富無數。最著名的一次當數劫掠西班牙寶船「卡卡弗戈號」。1577年,德雷克得到一個情報,西班牙一艘滿載金銀財寶的運輸船「卡卡弗戈號」正從秘魯駛向巴拿馬城。於是,德雷克在巴拿馬外海設伏,於1579年3月3日將遠道而來的「卡卡弗戈號」擒獲,一次性打劫黃金80磅、白銀20噸、銀幣13箱以及眾多珍珠寶石。

此外,德雷克利用打劫「卡卡弗戈號」獲得的海圖,穿過太平洋和印度洋一路西行,一年多以後才回到英國,成為環繞地球航行的第一個英國人。1580年9月26日,德雷克船隊滿載財寶駛進普利茅斯港,受到隆重歡迎。英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登上霍金斯船隊的旗艦「金鹿號」為德雷克授勳,並任命他為普利茅斯市長。

說金融戰幹嗎要說海盜? 第一,無論是當年的遠洋貿易行為,還是依託武裝商船的海盜行徑,其背後都必須擁有強大的資本支撐,包括早期的「股份制融資」行為的背後,都能看到所謂「皇家特許」的身影,而當時所謂的遠洋貿易,其實質不過是販奴、海盜、殖民等「叢林生意」罷了;第二,不創造財富,也不以土地占領為目標,而是依仗資本實力建立各色武裝實力去偷獵、圍獵他國財富,其實都屬廣義金融戰範疇,與當今更加隱秘、更加高超的金融戰異曲同工,不過是時代不同、表象不同而已。

從海洋到陸地

如果說,海盜在海上劫掠還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較量,那在殖民地內部,帝國主義又是如何去劫掠駐在國財富的呢?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

以鴉片戰爭為例,這場讓中國人深感恥辱的戰爭,當然與清政府各級官員腐敗、清政府幣制不適於經濟發展密切相關,但同時也與各大帝國主義殖民者窮凶極惡緊密相連, 而在所有掠奪手段背後,一場「金融戰」早已在當時的中華大地打響。

在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商品市場流通有兩種貨幣:大宗交易、官方交易使用以兩為單位的紋銀(銀錠),而老百姓和小商家的一般生活交易則使用銅錢結算。同時,銀兩與銅錢之間存在一個所謂的固定比率。但是,由於各種經濟和貨幣原因,更因為各級官員借重「銅錢兌紋銀貶值」漁利,導致國內金融矛盾非常突出,「銀貴錢賤」問題長期存在。

一方面,絕大多數的老百姓很難有財力兌換白銀,無法倚重白銀為財富保值;另一方面,中國早年是個「貧銀」國家,白銀生產依賴雲南、緬甸和安南的銀礦,但這些地方無法提供穩定的白銀來源,這使得官銀來源嚴重依賴市場,必須依靠官方所制銅錢去市場兌換。在這樣的情況下,銅錢的市場信用大打折扣,這就為境外商業和金融勢力留下了可乘之機。

其實,中國開放很早。康熙年間,中國在茶葉、絲綢、瓷器方面,已經成為英國、荷蘭、丹麥等歐洲國家的主要供貨基地,英屬東印度公司等外國企業在華大量採購商品。問題是,歐洲、美國對中國商品需求量巨大,但中國人對境外輸入的洋棉布、毛紡品、金屬製品以及香料、胡椒、檀香等需求很少。比如乾隆四十六年至五十八年(1781—1793年)的13年間,英國輸華商品總貨值不過1687.15餘萬兩,只相當於中國出口英國茶葉貨值的1/6。

如何逆轉貿易格局?英國人的方法是:第一,對茶葉進口徵收高額關稅,緩解貿易逆差;第二,鑑於吸食鴉片的成癮性,再加之其中利潤巨大,於是英國商人開始不斷擴大鴉片對中國市場的走私規模。

此舉在很短的時間內便逆轉了中英貿易格局。道光十八年(1838年)鴻寺卿、黃爵滋對鴉片進口造成的白銀外流情況進行了統計:從道光三年至十一年,每年白銀外流1700萬至1800萬兩;到了道光十一年至十四年,每年白銀外流升至2000多萬兩;道光十四年以後,更達3000萬兩之多。史料記載,1825年,中國貿易發生從盈到虧的逆轉。

鴉片貿易導致白銀大量外流,而這時候,美洲獨立運動導致國際市場對茶葉和生絲的需求疲軟,中國白銀供應鏈近乎中斷,銀更貴、錢更賤。這時候,一個特有的貨幣現象出現了。1833年到1838年的5年間,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林則徐跟蹤調查發現,洋錢已充斥廣東、福建和浙江等許多沿海地區。在江浙,專司「外銀套購國銀」的商人比比皆是,而且洋人刻意打壓「國銀與外銀匯率」,按當時江浙的計算,浙江每百萬兩的外貿交易額,因匯率問題就需中方多支付10萬兩「國銀」,而全國外貿因匯率問題流失白銀上百萬兩。據《林則徐全集》記載:洋人「不以買貨,專以買銀,暗中消耗,致內地銀兩日少,洋錢日多」。

洋人不受清政府控制地大量鑄造銀圓,並以此大量套取「國銀」匯差。

在當時的中國,嚴重的財富外流已經導致金融危機、經濟危機,這也是道光皇帝必須痛下決心派遣林則徐禁止鴉片的重要經濟背景。

熱戰的伴隨者

軍事戰爭幾乎無一例外地伴隨着金融戰爭。 戰前和戰中,金融為戰爭籌措資金,戰後則收穫暴利。

更為殘酷的戰爭和帝國主義的財富掠奪,發生在兩次世界大戰的過程中。先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各帝國之間爭奪領地、爭奪資源、爭奪財富。但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場戰爭成就了一個帝國新貴——美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遭到攻擊後的法國貝里昂街。

1914年8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當天,美國總統威爾遜立即聲明美國保持「中立」立場,8月19日,他更號召美國「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同樣做到不偏不倚」。但美國真能嚴守「中立」?正如美國史學家W·米利斯所說:「在某種意義上,美國1915年年中已經捲入戰爭。本質上,美國是複雜戰爭機器上的一部分,整個經濟力量一直都在支持着其中一方,而且思想感情和政策都不可能使我們保持中立。」事實是,一戰開打第一天,美國就成了英國的大後方。

史料記載,1915年1月,為避免與美國的「中立」立場相衝突,英國政府委派了一位重量級商人來到紐約,並任命其為英國駐美的商務代表。這個人就是與英、美政府高層都有着密切關係,當時在國際上已極負盛名的大金融家、摩根財團的當家人J·P·摩根。

J·P·摩根在美國,一隻手通過大規模舉債,幫英國政府募集戰爭經費;另一隻手則用募集的錢代表協約國在美大量採購軍物。這樣的生意模式,讓美國金融家、實業家賺得盆盈缽滿。

1915年8月12日,美國財政部長麥卡杜在寫給威爾遜總統的一封信中指出:向協約國出售工業品讓美國迎來了一個大繁榮時代,但要使繁榮持久下去,美國必須公開向協約國提供貸款。12月8日,威爾遜正式批准了政府貸款。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伍德羅·威爾遜總統向國會發表講話,向德國宣戰。

1917年1月,德國潛艇再次大規模封鎖了美英之間的海上運輸線,並聲稱6個月內取得戰爭的勝利。如果這條戰爭生命線被切斷,德國贏得戰爭,那美國對協約國數以百億計的債務勢必灰飛煙滅。情急之下,1917年4月6日,美國正式對德宣戰。神奇的是,摩根財團神不知鬼不覺地將其對英國政府的商業性貸款,轉換成了英國政府對美國政府債務。用什麼方法實現的轉化?迄今為止,這是國際金融史上一個著名的迷局。但客觀地看,此舉為一戰後的國際經濟格局演變埋下了重要的伏筆。

一戰的結果是什麼?戰後統計數據顯示,5年之間,美國工業總產值從不足250億美元,增長到了640億美元,增幅156.7%;美國百萬富翁的人數增加17000人。時任美國財長梅隆承認,戰爭交易美國所獲利潤率高達80%。而英國財務大臣斯諾認為,美國政府從戰時的本國企業手中獲得了30億美元的「超額所得稅」。

另外,在歐洲無力顧及拉美和遠東市場之時,美國對拉美貿易從不到8000萬美元擴張到34億美元;美國已基本控制了墨西哥的石油和橡膠,玻利維亞的錫礦、智利的硝石與巴西的咖啡;美國私人資本對中國和遠東市場的輸出從35億美元增長到了70億美元。

1919年,法國巴黎,一戰結束後,在法國巴黎凡爾賽舉行的和平會議。

更重要的是,黃金從歐洲流向美國。1919年,美國黃金儲備相當於世界各國黃金儲備總量的40%,並借戰爭所得,從境外投資者手中贖回20多億美元的美國債務,一舉從債務國變成了債權國。英國統計表明,美國借給協約國的全部戰爭債務總值高達125億美元。

正如美國駐英大使佩奇在1914年10月11日寫給美國總統顧問豪斯的信中所預言的那樣:「戰後,差不多所有歐洲國家都快破產了。海上將不再有德國。10年以後……整個世界的前途都將會落在我們手中,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豪斯則在回信中說:在同一個時期里,美國越來越強,交戰國越來越弱,正負反差之和,就等於美國力量在成倍增長。

1919年,法國巴黎凡爾賽宮,條約簽訂後的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法國總理喬治·克列孟梭和英國首相大衛·勞合·喬治。

那戰敗國會是什麼情況?1919年6月28日,27個國家的代表在凡爾賽宮鏡殿見證了德國外長赫爾曼·穆勒簽下賠償條款,440項賠償讓德國喪失了全部的殖民地、租借地和10%的國土、12.5%的國民;喪失了75%的鐵礦石資源、68%的鋅礦石資源和26%的煤炭資源;喪失了20%的遠洋與內河的航運能力,25%的捕魚船隊和大部分的海外投資;喪失了對軍隊規模的自主控制權,以及飛機、坦克和重炮等軍事裝備的擁有權。此外,德國還必須在未來的30年間,向戰勝國交付1320億金馬克,約合330億美元的戰爭賠款。330億美元當年是什麼概念?資料顯示,1919年過去4年之後的1923年,世界各國的黃金儲備加在一起的總價值不過200億美元而已。

一戰之後的金融故事

作為一戰的失敗者,德國簽署了城下之盟,但在賠款問題上,德國也抗爭過。實際上,330億美元賠款最終是在1921年5月才確定的,而在《凡爾賽協議》的最初文本上,德國需要支付的賠款數額則是330億美元的兩倍。

作為德國的老冤家,法國是一戰中受損最為嚴重的國家,法國在戰後最大的願望是:通過戰爭賠款壯大自己,徹底搞垮德國,成為在歐洲大陸唯一的霸主。

英國並不希望德國就此一蹶不振,反而希望德國儘快恢復經濟。一來,德國經濟的恢復可以避免法國獨領歐洲大陸,威脅英國的地位;二來,德國經濟的恢復可以使英國及時且足額獲得戰爭賠款,並以此償還對美債務,更可壓制美國不時地叫板。

作為一戰中最大的債權國,除決不允許「協約國」逃債外,美國還在盤算如何才能通過債務控制歐洲,為自己贏得與經濟實力相匹配的國際政治地位。

列強各懷心思,但拋開政治僅從經濟考量,法國要恢復家園、重振經濟,必須指望德國賠款;英國要清償對美國的債務,也得指望德國賠款;美國要維繫戰時擴張的產能繼續增長,更要指望英法等國持續購買美國商品,這勢必要指望德國能夠如約支付戰爭賠款。但德國真有能力償付賠款?

實際上,戰敗後的德國同樣滿目瘡痍,工農業生產基本癱瘓,而經濟恢復不僅需要時間,而且更需金錢。但是,刻不容緩的戰爭賠款,使德國根本無力恢復經濟。1921年6月,經濟死循環之下的德國,已經耗光了全部黃金儲備。無奈之下,德國開動了印鈔機,不過半年後的1922年1月,德國貨幣幣值已從1美元兌493金馬克,貶值到1美元兌18000金馬克。

更要命的是,法國以德國沒有充分履行賠款義務為名,派軍隊占領了德國魯爾工業區,400名德國工人被殺,2000人受傷,15萬人背井離鄉。 在魯爾被占後不到一年的1922年11月15日,德國貨幣貶值到1美元兌42000億金馬克。這是人類經濟史上一個非常著名的事件,由於那時德國是「魏瑪共和國」時期,所以經濟史上將此次大通脹稱之為「魏瑪通脹」。這不僅讓德國人在銀行的存款變成廢紙,而且德國所有債券、貸款等信用商品也變得一文不值。德國一貧如洗。

客觀地觀察歷史,民不聊生、一貧如洗的德國經濟,實際給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上台執政做了重要的鋪墊。

越還越多的戰爭債務

德國經濟狀況讓美國擔心。如果英、法、德爭鬥不止,美國對歐洲的巨額債權恐將懸空,而且如果德國無力支付戰爭賠款,更會把美國經濟拖入深淵。實際上,歐洲停戰已經讓美國經濟痛苦不堪——歐洲對美國的商品需求驟減,美國商品出口嚴重萎縮,經濟面臨生產過剩的危機。美國歷史上著名的「汽車拆毀計劃」就發生在1919年,其目的就是避免美國汽車製造業破產。

與此同時,歐洲結束了戰時不計成本地購買,這也導致美國食品價格一落千丈。當時,美國食品管理局局長赫伯特·胡佛緊急致信威爾遜總統:我們的製造商有大量存貨亟待出售,大量肉類產品也即將腐爛,如果不採取有力措施馬上出口,美國市場將崩潰,銀行的數百億貸款將損失,我們的財政和農民將陷入危機。

威爾遜見信後急召幕僚商議。結果是什麼?美國的法律規定,判斷戰爭什麼時候應當結束是總統的權力。所以威爾遜據此決定,拒絕在1919年宣布戰爭結束,從而使戰爭期間的一項政策得以繼續——向歐洲提供「勝利自由貸款」,並要求歐洲繼續「用美國的貸款購買美國的商品」。「勝利自由貸款」延續了3年,直至1921年7月,美國參議院才同意結束與德國、奧地利和匈牙利的戰爭狀態;8月,美德簽署《柏林條約》,恢復兩國和平;11月,接替威爾遜的美國新任總統哈丁正式宣布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美國利用「勝利自由貸款」為本國經濟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但大西洋彼岸的英國卻深陷全面經濟蕭條。戰爭中英國物價上漲300%,國家債務增長了9倍有餘。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法德死掐、英國重債的特殊時局,賦予美國一個重大機遇,美國以維護債權安全與完整為由,強勢介入歐洲事務,逐漸開始在列強間占據核心位置,讓英法兩國退居到了從屬地位。

1923年10月,一份精心炮製的計劃問世了。這是一份由美國時任國務卿查爾斯·休斯主導,摩根家族的親密盟友、銀行家查爾斯·道威斯起草,專門針對德國戰爭賠款的新計劃,史稱「道威斯計劃」。幾經努力,這份計劃在1924年9月1日獲得了英法德一致同意,並開始實施。

所謂「道威斯計劃」簡單說就是,由美英主導的國際金融機構向德國提供貸款,幫助德國恢復經濟,並使之獲得償付戰爭賠款能力;德國則分5年支付戰爭賠款,最終截止日為1929年9月1日。

為了「道威斯計劃」的順利實施,英美銀行在柏林設立了辦事處,委派了摩根財團的合伙人帕克·吉爾伯特作為賠款總代理,全權打理與賠款相關的金融業務。於是,英美銀行把錢借給德國,而吉爾伯特會立即把錢變成戰爭賠款交還給英法政府;英法政府再把其中的一部分用於向美國政府償債,另一部分則用於進口美國商品。同時,為維護「道威斯計劃」的順利實施,美聯儲把美國市場利率壓得非常低,這使高息的德國債務吸引力大增,從而確保了美國私人貸款源源不斷地流向德國。

毫無疑問,「道威斯計劃」讓美國國際地位大大提升,但德國得到了什麼?兩個結果:第一,把政府間的戰爭賠款轉化成了德國政府對英美私人銀行欠債;第二,德國政府向私人銀行舉債,其利率遠遠高過《凡爾賽協議》規定的5%水平,再加上名目繁多的佣金、手續費,德國債務成本大幅提高,以至通過借債支付戰爭賠款的德國,債務(或戰爭賠款)越賠越多。統計顯示:1924年到1931年期間,德國一共支付了105億帝國馬克的戰爭賠款,但從海外借的債務卻增加了186億帝國馬克。德國經濟會因此得以恢復?不可能。

1929年股災背後的金融較量

表面看,「道威斯計劃」使英法經濟得到了恢復,也使美國的製造業獲得了歐洲的訂單,同時又造就了金融的繁榮。但是,這都源自德國負債規模的不斷增加。這勢必為日後的危機埋下了種子。很明顯,如果德國經濟不能因此而走向興盛,德國債務增加依然屬於簡單盤剝,這件事可持續嗎?

不過,這段歷史中最為醒目的事件,還是美英之間的金融鬥法。

1925年,本該全力恢復經濟的英國,卻十分着急拯救日漸衰落的英鎊地位。其財政大臣溫斯頓·丘吉爾四處奔走,試圖重建戰前強勢的金本位英鎊地位,以及1英鎊兌4.86美元的固定匯率。在他的極力說服下,英美貨幣匯率被固定在1∶4.86。但是,把戰前1∶4.86的匯率放到戰後,按照當時美英兩國的經濟實力對比,是否意味着英鎊幣值嚴重高估?當然。所以,英國出口變得十分困難,而英國人更傾向於持有美元,以致歐洲黃金大量流向美國。

如此態勢讓英國央行行長蒙塔古·諾曼無法忍受,但他根本無力說服丘吉爾允許英鎊貶值,放棄金本位。怎麼辦?1927年春,諾曼偕同法國、德國的央行行長一起來到美國,試圖說服美聯儲降低利率,阻止黃金進一步流向美國。美聯儲屈服了,力排眾議把聯邦基準利率從4%降到3.5%。這次降息行動,後來被許多經濟學家視為「美聯儲歷史上最愚蠢的行動之一」,而一年後當選第31任美國總統的赫伯特·胡佛,更把這次降息定義為「叛國行動」。

在低利率刺激下,美國經濟一片繁榮。1928年12月4日,美國第30屆總統柯立芝發表了其任上最後一份國情咨文。他對國會議員說:美國正經歷一個前所未有的、令人鼓舞的繁榮時代。

儘管柯立芝的樂觀受到了整整一代經濟學家的批評,但客觀地說,1924年到1929年的5年,美國經濟確實在突飛猛進。1924年,美國人擁有一台收音機還是一件新鮮的事兒,但到了1929年,美國已有1000多萬個家庭至少擁有一台收音機。這期間,美國發明了消費信貸,隨之汽車年產量從1924年的290萬輛,增長到1929年的530多萬輛;這期間,美國鋼鐵產量年均增長8%,而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NP)也從608億美元增加到了680億美元,而人均GNP增長了25%。當然,同時可以看到華爾街股價指數(《紐約時報》25種工業股票價格指數)從1924年5月底的106點,上漲到了1929年10月21日(崩盤前)的378點。

美國經濟是否過熱了?1928年下半年,美國政府已經注意到股票市場與信貸市場相互推動的瘋狂投機,但因為對英、法、德的承諾,美聯儲不敢輕易放棄低利率政策。如果美國加息,歐洲黃金會否更加瘋狂地湧向美國?會否加劇美、英、法等國之間的經濟矛盾?其實,這個問題放在今天很好理解:按照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的「三元悖論」原理,在實施固定匯率制度的條件下,市場充分開放與獨立貨幣政策之間,只能二選一。依此可見,當時美國和英國實施固定匯率,而且市場充分開放的前提下,美國要想獨立加息或減息,幾乎不可能,必須要看英國貨幣政策的臉色。

1929年2月7日,正當美國還在考慮是否通過加息抑制市場投機之際,英國先動手了。這日,在美國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英國央行單方面將銀行貼現利率從4.5%提高到了5.5%。此舉驟然改變了資本流向,大量投資人開始用美元兌換黃金,然後匯往倫敦。此舉瞬間導致市場美元流動性收縮,於是,華爾街股市受不了了。1929年2月14日,美聯儲召開緊急會議,商議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是否該把再貼現利率從5%提高到6%,藉以阻止黃金儲備急劇下降,但會議無果而終。原因是與會者認為,加息會打壓股市,打壓國內製造業。

1929年3月26日下午,當華爾街短期拆借利率攀升到空前的20%、美國金融市場發生嚴重資金短缺之時,英國央行行長蒙塔古·諾曼再次出現在美國,不過,這次他是來要求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立即加息的。8月9日,當紐約聯儲把再貼現利率從5%提高到6%之時,華爾街股市開始走向崩盤。1929年10月24日,華爾街股市崩盤,而英國財長丘吉爾正巧站在紐交所的看台上,他目睹了當天發生的一切,並嘆息道:「上帝啊,這是多麼可怕的一天啊!」

兩年之間,英國迫使美國減息,吹脹美國經濟泡沫,然後再迫使美國加息刺破美國經濟泡沫,這是英國人為維繫自身地位而刻意打壓美國的手段嗎?確有學者認為,釀成1929年華爾街股災和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的真正禍首,就是英國的財政大臣丘吉爾和央行行長蒙塔古·諾曼。

玩火自焚的金融攻擊

按照「道威斯計劃」,德國的戰爭賠款變成了185億帝國馬克的短期外債,而美國發生「1929大危機」,也導致英美銀行大力度從德國撤回資金,迫使德國再次走上了「破產的鋼絲繩」。德國會摔落下來嗎?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說到奧地利維也納信貸銀行的破產倒閉。

一戰後,《凡爾賽協議》以極其苛刻的條件「肢解」了奧匈帝國,切斷了奧地利與匈牙利等東歐國家之間最有價值的經濟循環鏈——資源供給,以致奧地利工業從此廢墟一片,再也沒能恢復起來。但是,償還戰爭賠款卻是少不了的義務,此時維也納信貸銀行在摩根財團、英格蘭銀行等巨頭的支持下,變成了奧地利最具實力的金融機構。但面對一片廢墟的奧地利,維也納信貸銀行又能做些什麼呢?

為什麼摩根財團、英格蘭銀行等巨頭要支持維也納信貸銀行?因為要讓它扮演一個特殊角色——收購奧地利的中小銀行、收購奧地利政府為償債而不得不變賣的優質資產。維也納信貸銀行靠什麼贏利?沒有,只是依靠國內儲蓄和短期外債所提供的現金流動性維繫運轉,而收購資產所需資金,全部來自境外金融機構提供的短期融資。

本就虛弱的維也納信貸銀行遇到1929年華爾街寒流,美英巨頭紛紛撤回資金,收縮戰線,維也納信貸銀行的流動性立即中斷,但還能慘澹維繫。1931年初春,奧地利與德國趁着美英自顧不暇,重新結成貿易和海關聯盟。此舉嚴重刺激了法國的神經。法國認為,德奧商業聯盟勢必導致重新開始政治與軍事聯盟,從而對歐洲大陸的安全構成威脅。怎麼辦?為制止這一聯盟,1931年3月,法國政府責令大幅削減對維也納信貸銀行的短期融資。

原本為了擊垮德奧聯盟,法國報刊釋放一則虛假新聞,說「維也納信貸銀行正在遭到擠兌」,但沒想到,法國不僅因此而引火燒身,而且引發了一場震撼整個歐美金融市場的信用危機。

隨着維也納信貸銀行的率先倒閉,德國銀行業開始遭受全面擠兌。1931年7月13日,德國第二大私人銀行——達姆施塔特國民銀行宣布破產。很快,人們開始懷疑德國已經無法繼續支付戰爭賠款,從而使擠兌風潮沖向法國、英國乃至整個歐洲,信用危機發生。

美國如何?1929年危機發生之後,胡佛總統實際已經採取了許多措施以穩定美國經濟,他甚至要求工業巨頭們不許解僱工人、不許減薪,維護市場活力。1930年年底,美國經濟出現了轉機,股市也於1931年3月收復了1929年的失地。但就在這時,歐洲信用危機突然爆發,信息靈通的華爾街大佬再次瘋狂拋售股票。1929年以後,為強化投資者信心,摩根財團率華爾街金融機構出資構建的「救市基金」,居然也全部清倉。

歐洲和美國之間相互拖累的惡性循環,導致長達4年的全球經濟大蕭條。其間,太多慘絕人寰的悲劇,而值得歷史記憶的是:1931年9月22日,英國政府違約,放棄英鎊金本位、放棄英鎊和美元之間的固定匯率,同時再次加息以支持強勢英鎊,而各國金融機構更加拼命地收回外債,全世界債務鏈徹底斷裂,經濟雪上加霜。

德國經濟徹底垮台,社會陷入混亂,看到英國失信的德國公眾也徹底憤怒了。與此同時,法國也垮了。從1921年到1931年,德國能夠足額、及時地支付戰爭賠款,一直支撐着法國經濟預期,但如今,這個預期徹底破滅了,法國經濟大蕭條順理成章地變成了現實。

美國也很慘。胡佛總統百般努力下的經濟希望,被英國霸道的金融行徑徹底打入了深淵:1600萬人失業,數以百萬計的國民只能靠泔水為生;農產品大幅跌價,許多農場主殺光牲口扔進山澗;業主還不起銀行貸款,銀行不能兌付儲戶存款,到1932年11月,美國銀行體系徹底崩潰。儘管新任美國總統羅斯福啟動了行政干預手段,但到1933年3月,美國依然有9000多家銀行清盤關張。

比歐美各國經濟災難更不幸的是,阿道夫·希特勒高喊着「拒還外債」的口號登上了歷史舞台。1932年,希特勒在他的競選演說中最常用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我當政,我將撕毀《凡爾賽協議》,拒絕還債,還給人民一個強大的德國。一年後,他登上德國總統寶座,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禍根。

由此可見,1929年發生的經濟大蕭條,其原因並非「華爾街過度投機,以致股市泡沫,然後泡沫破滅,拖累經濟」那樣簡單,而其實質是西方列強無所不用其極地進行惡性財富爭奪的必然結果。整個過程中,歐美金融市場被金融巨頭串聯成一個整體,而列強為自身的超額利潤你一招、我一式,讓政策牽引金融資本大規模跨境流動,才是導致經濟在泡沫和負泡沫之間循環往復,金融危機在各國間此起彼伏的根本原因。

殖民地時代,金融戰的主要特點無非是資本支撐戰火,戰火開闢市場,市場支撐資本掠奪。這個時期列強之間的金融爭奪,大致也只體現為「財富運輸線」上盜獵與反盜獵,而盜獵與反盜獵的比拼當然也離不開國家實力的比拼,離不開資本對航海技術的支撐,但總體而言,是財富從弱國流向強國,從殖民地流向宗主國。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變成了強強對決,而金融戰的特徵也隨之發生變化:第一,交戰各方,不僅要在全世界搜刮財富和金融資源去支撐自己的戰爭實力,同時還要破壞對手的金融能力,削弱對手的戰爭支撐力。第二,儘管美國在一戰中躍居世界經濟之首,但列強之間的經濟實力、政治實力、金融實力等並無巨大落差,加之這時,金融寡頭的行為實際已經將列強的金融市場連成一體,所以任何一個國家對其他國家的金融破壞,都極易招致全球性的金融災難。尤其戰後,當金融巨頭的行為失去政治傾向而只為自身斂財服務時,任何一個點上的金融失衡,都會招致整個金融大廈的傾覆。

強強對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金融戰與一戰幾乎無異,不同的是二戰之後,美國獲得了更大的戰爭利益,經濟實力已經超越老牌列強,從而得到了絕對權威的國際話語權。

說到這兒,最該點名的事件就是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布雷頓森林是美國新罕布什爾州中北部華盛頓山腳下的一片橡樹林,其間坐落着一個建築群。這裡之所以擁有舉世矚目的地位,是因為二戰後重構世界經濟格局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就誕生在這裡。

布雷頓森林的較量

二戰結束後,歐洲要重建,經濟要恢復,世界是否還要回到一戰後那種經濟混戰格局?實際上,英國首相丘吉爾和美國總統羅斯福早在1941年就開始考慮這個問題。在他們看來,列強間無序的利益爭奪,正是戰爭周而復始的重要而直接的誘因。尤其是恐怖的1930年代,各國為了各自擺脫危機,最後掉進「囚徒困境」的陷阱。

於是,列強接受了凱恩斯主張。既然一個國家內部的經濟活動需要政府這隻權威之手予以調控,那處理國際經濟事務,是不是也該有一種「超主權力量」去維護穩定與持續?丘吉爾和羅斯福都明白,誰主導這個「超主權力量」,誰就將擁有世界經濟霸權,並贏得最大的經濟利益。

1941年8月10日,大西洋憲章會議期間,在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甲板上,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前排左),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前排右)。

很顯然,老牌霸主英國和戰爭新貴美國,誰都不會放棄這個機會。1941年,羅斯福和丘吉爾共同發布了《大西洋憲章》。建議戰後成立以勝利國為核心的「聯合國」,藉以穩定國際政治秩序;建立一個國際貿易組織,藉以形成均衡穩定的國際經濟秩序。實際上,一場沒有硝煙的經濟爭霸戰已經暗流涌動,在英美間拉開了戰幕。

1944年7月1日,華盛頓森林中的華盛頓山飯店人滿為患,44個國家的730位代表下榻這裡,共同見證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國際貨幣公約——《布雷頓森林協議》的誕生。但在當時,聚光燈下實際只有兩個人,一位是代表英國主張的、對現代經濟政策有着巨大影響的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另一位則是代表美國主張的——美國財政部部長助理、經濟學家亨利·迪克特·懷特。他們帶着各自的方案,展開激烈辯論,而其他國家的代表不過是看客和最終方案的被動接受者而已。

英國和美國的兩個方案都主張創立一個國際貨幣機構、世界的中央銀行、國際清算聯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前身。但核心是用於國際貿易計價與結算的「超主權貨幣」應當是誰?懷特方案認為,它是美元。凱恩斯認為,它是班克爾(bancor)——由各國主權貨幣構成貨幣籃子,再由國際清算聯盟發行班克爾;班克爾盯住黃金,其他國家貨幣盯住班克爾;國際貿易以班克爾計價結算,並按各國的出資比例和國際貿易的規模大小,分配使用。

凱恩斯何以給出班克爾方案?後人分析,那時的凱恩斯已經意識到,兩次世界大戰已使英、法、美三國的經濟實力發生了根本性逆轉。英鎊、法郎、美元三足鼎立的國際貨幣格局也已一去不復返了。所以,如果不能有效限制美國特權,英、法的國際經濟和政治地位也將徹底讓位於美國。1944年,美國向盟國提供的貨物和勞務價值500多億美元,同時擁有的黃金儲備已占世界黃金儲備的60%,工業生產總值也相當於全球的50%,製造的商品已占世界總量的35%,軍事工業能力是軸心國的兩倍。

凱恩斯敗了,拼死抗爭22天後的1944年7月22日,最終方案浮出水面。美元在華盛頓山腳下的布雷頓森林裡奪得了國際貨幣之王的桂冠。《布雷頓森林協議》的核心有兩則,其一是《關貿總協定》,試圖統一各國的貿易政策,限制各國政府採用鼓勵性貿易措施,傷害其他國家的貿易利益;其二是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試圖建立一套國際公認的匯率體系,避免個別國家通過主動性貨幣貶值去刺激出口,引發惡性出口競爭。

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是什麼?第一,各國貨幣盯住美元,波幅不超1%;第二,美元掛鈎黃金,各國可隨時以美元兌換黃金,金價固定為35美元/盎司;第三,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作為「世界央行」,個別國家出現臨時性美元短缺,IMF為其提供流動性;第四,成立國際重建與開發銀行(IBRD)——世界銀行的前身,由它向戰火塗炭的國家提供基礎設施重建貸款。

從此,美元站到了國際貨幣體系的中心位置,一直延續到今天。

利益面前無道德

兩次世界大戰讓美國賺得盆盈缽滿,而布雷頓森林體系更讓美國站到了全球利益叢林的食物鏈頂端。

1945年5月8日,盟軍與蘇軍會師柏林,從而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與一戰結束後一樣,美國同樣出現生產過剩的危機,但美國吸取一戰教訓,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中已經專門做好制度安排,美國通過世界銀行間接向歐洲提供進口信貸,用於購買美國商品。

到了1947年初,透過世界銀行的貸款已經顯得「太有節制」了。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到訪莫斯科,然後又到處走了一圈,他發現,歐洲經濟依舊乏力。怎麼辦?馬歇爾回到美國後,參照一戰後的「道威斯計劃」,制定了一份歐洲復興計劃,史稱「馬歇爾計劃」。按照這份計劃,美國繞過世界銀行開始直接向歐洲提供更多的貸款,這些貸款不僅幫助盟國,同時也幫助德國和日本。

其實,英、法、美國一直都在分析一戰的教訓,他們的共識是:嚴酷的戰爭賠款實際無法實現,最終導致了一戰之後的經濟混亂。所以二戰後的盟國,除把戰爭罪犯(個人或組織)推上審判台以外,勝利者並未提出戰爭賠款問題。之所以這樣做,理由是德國和日本將是美國未來的出口市場。

此時的美國所貪圖的是傳統意義下的「出口利益」。歷史地看,列強間的貿易爭奪其實都是順差爭奪,通過對歐洲的信貸,消化美國產能的同時,獲取巨額貿易利益。統計數據表明,1948年到1954年,美國向歐洲提供了170億美元的貸款,這些貸款絕大部分用於美國商品的採購。其中,購買儀器和棉花占46%,購買煤炭占16%,購買鋼材和鋁材占19%,只有14%被歐洲企業用在追加資本支出。

更重要的是大量美元貸款投向歐洲,培養了歐洲人使用美元的習慣,樹立了美元在整個西方世界無與倫比的地位。美國占到了經濟叢林的食物鏈頂端,只需大量發行貨幣,輸出貸款,美國的商品就可以大規模地出口海外。

伴隨着貿易帶來的超額利潤,華爾街也一掃30年代的暗淡。與之相對,美元發行的執行機構——美聯儲紐約分行更是繁忙異常,美元供應量持續大幅增長,而這個增長的背後則是全世界的黃金滾滾流入美國。

朝鮮戰爭的衝擊波

著名的「馬歇爾計劃」讓美國人迅速富有,也讓歐洲經濟加速復甦。兩年後,1949年10月,美國的黃金儲備已高達400多億美元,占到世界各國黃金儲備的78%。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後,踏着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腳步走進白宮的美國民主黨總統杜魯門,着實感到了不安。

戰場上頻頻失敗的美國開始在經濟上封鎖中國,最先干出的一件事是,凍結中國在美的全部資產。但沒想到,這招嚇壞了歐洲人。一來,西歐大量的美元收入,來自對東歐的貿易,所以西歐生怕美國也把自己的美元資產凍結掉;二來,深陷朝鮮戰爭的美國開始出現財政赤字,美元資產是否會因此而貶值?

此時此刻,英國看到了恢復倫敦金融中心地位的機會。於是,英國採取不問出處、稅收優惠等一系列手段,試圖把歐洲美元吸引到倫敦,形成美國之外世界最大的美元市場。這招着實靈驗,不僅歐洲國家所需美元不必再向美國借貸而轉去倫敦,同時,一些美國企業為避開國內高稅率,把自己的海外收益放到了倫敦。這樣的態勢一直持續至今,倫敦金融城不僅是歐洲美元市場,同時也是世界最大貨幣交易市場。

毋庸置疑,維繫布雷頓森林體系必須具備兩個前提:其一是美國必須保有充足的黃金儲備,以維繫國際收支平衡和其他國家無條件以35美元/盎司兌換黃金;其二是美元保持堅挺、維持世界對美元的信心。但歐洲美元市場的出現,越來越多的美元離開美國本土,這勢必威脅到布雷頓森林體系。

尤其是歐洲從戰火廢墟中恢復,使用的機器比美國更新、更先進,製造的商品比美國更好、更便宜。因此,在「陷入戰爭+工業老舊+歐洲爭奪」的合力之下,全球貿易格局開始逆轉。在貿易上,美國貿易順差變為逆差;在金融上,為彌補逆差美國只能放大美元貨幣數量,但貨幣越發越多,黃金卻不再流入美國。這動搖了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基礎,美元貶值預期傷害了世界對美元的信心。

1946年,一直反感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尖銳指出,美元作為特權貨幣,把世界貿易變成了美國的倉庫。美國出現貿易赤字,不用像其他國家那樣為外匯儲備減少而苦惱,只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無償地向其他國家換取商品和勞務。

1958年,世界對美元的懷疑終於演化為一場拋售。1960年1月2日,約翰·肯尼迪在參議院秘密會議廳面對300名支持者宣布他將競選第35屆美國總統,但此時,美元拋售狂潮在歐洲沖向極致。倫敦黃金價漲到41.5美元/盎司,意味着美元貶值超過20%。這一年,在歐洲平均投資回報率16%、高出美國一倍的吸引下,470億美元的美國資本流向歐洲,1957年這個數字只有250億美元;這一年,美國黃金儲備加速下降,1950年其總值400多億美元,此時還剩不足200億美元;這一年,美國財政赤字超過200億美元,歷史上第一次超出黃金儲備總值;這一年,美國工業產值下降14%,出口萎縮,加之資本的大量外溢,美國國際收支出現20億美元逆差。

這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後,美元出現的第一次危機,倍感惶恐的美國政府立即邀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瑞典、加拿大、日本召開緊急首腦會議,商議如何應對危機。會上,各國首腦接受了美國的提議,把各自的黃金儲備集中到一起,構建了歷史上著名的「10國黃金儲備池」。同時,各方簽署貨幣互換協議——互惠貸款協議,並通過這個協議,歐洲9國對美提供200億美元貸款。一系列舉措下,美元勉強渡過難關。

布雷頓困局

第一次美元危機註定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動搖,美元會否因此由興而衰?1961年1月,肯尼迪入主白宮,同年,美蘇兩國長達28年的「冷戰」正式拉開帷幕。

不過,另一道「冷戰之牆」也在人們的不經意間形成。鑑於凱恩斯主義的主導,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針對政策資源的爭奪,使之產生了巨大的隔閡。民主黨身份的肯尼迪非常在意美國實體經濟的良性發育。他認為,實體經濟才是一國經濟之本,是創造財富的源泉,也是國民更多走向中產的基石。但是,肯尼迪的「實業興國」之路非常坎坷,因為他觸犯不少金融權勢集團的抵制。

同時,肯尼迪還遇到了另一個大麻煩,歐美市場早已被金融巨頭實際聯通(開放),而布雷頓森林體系實際構建的是固定匯率制度,在此背景下,美國貨幣政策基本作廢(上文已經講述過「三元悖論」)。就是說,如果美國降息或大量投放基礎貨幣,資本將流向高利率的歐洲;如果為阻止資本外逃而加息或減少貨幣供給,那美國實體經濟勢必受到進一步打壓。

1963年7月18日,無奈的肯尼迪只能寄望財政政策。他強硬要求國會通過法案,對外流資本課以15%的重稅。話音剛落,華爾街怒罵一片,法案遭到英、美金融巨頭的激烈反對。肯尼迪終於沒能看到這部法律,法案提出127天之後的1963 年11月22日,美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統肯尼迪,倒在了刺客的槍口之下。從此,「實業興國」的理念與美國漸行漸遠。1964年9月,儘管相關法案最終還是獲得了美國國會的批准,但其中的條款被微妙修改,根本沒能起到阻止資本自由流動的目的。

約翰·F·肯尼迪遇刺後的交易所

有一種說法稱肯尼迪被跨國金融集團暗殺了。但無論是不是這樣,「肯尼迪事件」深深地刺激着一位著名的美國教授、美國耶魯大學的羅伯特·特里芬。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後,他一直在研究,試圖建立一個能夠維繫世界經濟長治久安的健康貨幣體系。1960年,第一次美元危機爆發,特里芬順勢出版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經濟史上非常著名的一部專著《黃金與美元危機》,以此從理論上闡述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設計缺陷,並指出了美元致命要害。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6-30 14:06:13

太感謝你了,我們現在都已經和好了,謝謝!

頭像
2024-06-29 01:06:16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頭像
2024-01-10 09:01:42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頭像
2023-11-26 04:11:55

可以幫助複合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