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回必知:警惕這些認知偏差!

情感導師 5608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關註上方 「挽回心上人」,服務你的情感幸福 !#挽回心上人#

沒有人想在愛情里分手,但,很多人感情的終點站,赫然寫着兩個大字:分手!

很多人含悲帶恨,互相詆毀,戀人陌路。為什麼初心堅定,結果卻完全相反呢?

一段關係的分分合合,原因多樣,其中最關鍵的還是認知偏差。

挽回必知:警惕這些認知偏差!

認知偏差是指人們在感知自己、他人或外部環境時,常常判斷錯誤,使結果出現失真的現象。簡單說,認知偏差就是你總喜歡按照你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去解讀很多事情。愛情中的認知偏差,往往是你對交往對象的誤解,把你的想象當事實了。

我的來訪者青青,年齡三十五,金融碩士,婚齡8年,供職於一家財富管理公司,妥妥的金領美女。她的愛人是她大學同學,某公司中層領導,女兒6歲,乖巧可愛。表面上看,這是個羨煞旁人的幸福家庭,但是青青來諮詢的主題卻出乎預料:我覺得和老公再也過不下去了,要不要和他離婚?

青青的愛情故事溫情又老套:初識時彼此唯一,初婚時的你儂我儂,熟婚時的針鋒相對,最後一地雞毛。青青深情又哀傷的說:我們從大二認識,到現在12年了,一路走來,越來越發現原來我們之間有那麼多不合適,簡直就是三觀不合!這樣的日子太痛苦了!也許分開會更讓彼此更舒服?!

青青的親密關係特別有代表性,從『相見歡』到『相處厭』,怨偶心中各有各的『遇人不淑千古恨』,然而這個過程,卻包含了親密關係中所有的認知偏差。

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成見效應」,是指容易對對方形成一種誇大的印象,比如說你對一個人第一印象特別好,這個第一印象就決定了你對他的整體看法,但這並不一定是對方的真實品質。

你的這種或好或壞的「成見」,也可以稱為「一點概面效應」是主觀推斷的泛化、思維定勢的結果。

你喜歡上某人的某個特點,在你眼裡,他整個人都是閃閃發光的!

這個認知偏差,通常發生在親密關係的初始階段,演繹出所謂「一見鍾情」、「情人眼裡出西施」的愛情佳話。

在諮詢案例中,青青描述:那時他(老公)運動方面特別棒,籃球校隊主力,總是代表學校打比賽,其他方面的能力也特別強。很多同學都覺得他簡直就是完美男神一樣的存在。我在文體方面表現也很突出,他當時很迷戀我。

你看,青青的親密關係始於雙方的「暈輪效應」。這註定彼此的感情會迅速升溫,愛情的小火苗在多巴胺的助力下熊熊燃燒,照亮親密關係浪漫的未來,給予戀人無窮的能量。

然而與此同時,陰影處隱匿了巨大的危機:當愛的激情逐漸平息,光環效應也將隨之撤退,彼此曾被忽視的缺點大白天下,等待彼此重新認知和確認。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的是你可能對某一類人或事產生的比較固定、概括而籠統的看法。

這種心理現象廣泛存在。親密關係中,我們與愛人朝夕相處,慢慢形成對親愛的TA的刻板印象。

一方面,這使彼此更加默契,另一方面又會讓我們產生先入為主的錯覺:TA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我們對愛人會有隱隱的期待,期待他們的一切都如我們所想。這時候問題就來了:如果愛人的言行與我們的期待一致,皆大歡喜;反之就會讓我們感覺不爽,甚至引起關係中的質疑、否定、抱怨和爭吵。

女生覺得男友浪漫體貼溫暖寬容,男生以為女友小鳥依人溫柔可心。你一旦對他的特質形成刻板的印象,你就會認為,對方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會這樣持續一生。

當某一次情況變化了,他沒有按照你對他的『刻板印象「去行動,你們必然產生矛盾。

如果矛盾無法解決,那就為分手埋下了巨大隱患。就像青青在諮詢中的抱怨:以前,他老公總是能夠察覺到她的情緒變化,並且適時的撫慰,可是現在,他再也不像以前那樣了!他變得非常冷漠,根本不在意她的一舉一動!

說到這裡,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最先想到的是對方,而不是自己有問題呢?

比如青青說「他不再像以前」,而不是說「我不再像以前」——諮詢中,當我拋給青青這個問題的時候,她沉默了。

其實,這個現象里同樣隱藏着我們深層次的認知偏差:「行為者-觀察者偏差」和「確認偏誤」。

「行為者-觀察者偏差」和「確認偏誤」

這兩個心理學專業詞彙看起來很嚇人,很不好理解,其實意思挺簡單。

先說說「行動者-觀察者偏差」。簡單說就是,當我們看別人做錯事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責任就在他自己身上,這時候我們是觀察者;但當我們自己去做事的時候,一旦結果不好,我們會覺得是環境的原因,而不是我們自己的責任。

你是行動者,和你是觀察者,你的認知會產生偏差的。別人犯錯都是他自己的原因,而我們犯錯都是外部的原因。

也就是說:我們觀察別人的行為時,傾向於指責別人的人品,而忽視情境的影響。觀察自己時,卻恰恰相反。這種情況,在感情中太常見了。

再來看看「確認偏誤」,簡單說就是,我們總喜歡以自己的想象作為事實的判斷標準,比如說,男朋友晚上沒打電話來,就覺得他跟別的女生約會去了。

或者呢,我們會用自己的觀點去解讀很多信息。也就是說:無論某件事是不是真的,我們總是喜歡以自己的成見、猜想來解讀它。

耳熟能詳的鄰人偷斧就是一個確認偏誤的故事,不知道這個故事的去百度下哦。

諮詢中,青青講述了另一個特別普遍的場景:每天下班,青青一回家就忙着做飯,而先生回家後總是躺在沙發上玩手機,不幹家務、不管孩子。對此青青認為老公又懶又饞,沒有責任感、不知道心疼人!

我問她,你自己有沒有回家不做飯,直接休息的情況?她說:當然也有!但是這種情況特別少,而且都是有原因的,不是我當天工作太緊張太累,就是身體不舒服,否則我絕不會同他一樣。

你看,同一個行為發生在不同人身上,青青的解釋完全不一樣哦!這就是青青的「行動者-觀察者偏差」在起作用。

心理學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對情緒更敏感,一旦遇到老公做的不好,引發自己情緒爆發的時候,這種情緒就會記憶在大腦中,一旦接下來再遇到類似的情緒時,以前老公的不好就會立馬跳出來,就覺得老公又做了同樣的事,這時候,確認偏差就開始工作了。

比如,如果青青認為老公不關心自己,這種沮喪的情緒會使她迅速的聯想到兩人相處中其他的悲傷情緒。同時她會聯想到她認為類似的經驗,這些經驗相互佐證,最後她會再次肯定自己的判斷:老公又懶又饞,沒有責任感,不在乎自己!

她甚至會因此得出結論:這個人不愛自己了!然後她會在生活里繼續尋找這樣的證據,於是抱怨、猜忌、爭吵或者冷戰……她和先生之間會進入一輪輪的惡性循環。直到最終他們的親密關係被迫面對分離。

這就是「行為者-觀察者偏差」和「確認偏誤」在相互配合,破壞親密關係的例子。

上面,我們已經列舉了幾種認知偏差在親密關係中的反向作用,那如何利用它們,促進親密關係呢?

首先:保持理性和客觀。我們欣賞對方和自己的優點,同時告誡自己,我們愛彼此的閃閃發光,也愛彼此的狼狽不堪。我們彼此相愛不是因為完美無缺,而是因為我們在一起能彼此促進彼此成全。

其次:人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懷着好奇、包容與接納的心態,看待自己和愛人的每一個改變,不斷更新、反覆確認彼此的心靈畫像,會讓我們的關係更加默契和緊密。

最後,對彼此的行為做出善意的解讀。認知行為療法認為:影響我們情緒的不是行為本身,而是我們對行為的解讀。彼此相愛,還是彼此傷害,選擇權在我們自己手裡。

最後,請再問一問自己的初心:為什麼要締結一段親密關係?也許你就明白你該怎麼做了!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9-14 07:09:40

情感機構有專業的老師指導,我就在老師的指導下走出了感情的誤區,真的很不錯!

頭像
2023-12-04 21:12:02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