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首播超一年卻仍保持9.5高分的台劇,講述了怎樣的人性善惡?

情感導師 7387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最近看了《我們與惡的距離》,一部距首播已經超過1年仍然保持9.5高分的影視作品。

該劇主要通過講述3個家庭的故事,探討了善與惡、對與錯、媒體責任、網絡暴力、對特殊群體的關懷、個人理想與家庭責任、創傷與治癒等主題。

全劇只有10集,前9集都看得人很壓抑。因為太現實,太殘酷,又太過真實。

01- 公平正義,誰說了算?

這部首播超一年卻仍保持9.5高分的台劇,講述了怎樣的人性善惡?

故事從一樁影院無差別(隨機)殺人案開始。

案犯李曉明在一家電影院持槍殺人,造成9死**傷,轟動台灣。入獄後,他拒絕辯護律師王赦的幫助,拒絕做心理鑑定,也拒絕跟家人聯絡。

法扶律師王赦並不放棄,就像他堅持要為其他殺人犯辯護一樣。

找出案犯動機及形成原因,對有類似狀況的人進行早期干預,避免悲劇再次發生——這是王赦的邏輯,也是他的理想。

因為違背「這種人(殺人犯)不值得辯護」的民意,王赦被各種攻擊——恐嚇、威脅,甚至直接潑糞。他似乎習以為常。

民眾對李曉明的恨,也擴大到了他的家人。父母下跪道歉,賣房賠償還是遠遠不夠,似乎要將這一家人都千刀萬剮才能平息眾怒。

乍看之下,我們確實容易以為,一個如李曉明般的殘忍殺人魔的出現,多半是家庭教養出了問題。可當看到其父母親和妹妹的樸實、善良、堅強之後,又會像其母的懺悔一樣很茫然:為了生計而忙碌的父母對孩子陪伴和關懷是少了些,但何至於此???

事已發生,判決未定,家人的生活仍然要繼續。妹妹李曉文在媽媽「我們一家人,死三個就可以了」的堅持下,改名為「李大芝」開始新的人生——在老師的幫助下,進入了品味電視台當實習編輯。而李曉明的父母則回到了老家海邊,靠媽媽每天戴着口罩賣粽子為生,爸爸暫時無法走出來,酗酒度日。

雖然當事人很努力,但媒體和民眾卻並不想放過他們。

在王赦律師的努力下,李曉明終於在犯案兩年後同意配合完成心理鑑定,並同意見家人。

遺憾的是,家人的希望剛被重新點燃,就被徹底澆滅——當天下午,李曉明被判決執行死刑。律師和家人的心愿,都落了空。

罪人死,家人哀,律師怒。這,卻成了媒體的「狂歡」。

當知道自己的下屬李大芝就是李曉明的妹妹後,品電視台新聞部副總監(同時也是李曉明殺人案的受害者家屬)宋喬安,派人跟蹤李大芝,並因此獲得了獨家報道。

李父李母「偷」得的平靜生活被打破,記者完全不顧其喪子之痛,站在道德和「代表民願」的立場對其進行粗暴的採訪;妹妹李大芝也受到了各種異樣的眼光——甚至在離開電視台很久之後,再度被在另一家媒體做新聞的學長利用,被報道後遭遇了大批記者來襲和受害人家屬圍攻的經歷。

當李大芝對宋喬安發出「我們就沒有活下去的權利是嗎」時的靈魂拷問時,宋喬安也爆發了:我的兒子,他難道沒有活下去的權利?!

一邊是罪犯家屬,一邊是受害人家屬。雖然這二者談論的「是否有活下去權利」的問題一樣,但內涵確是不同的。

這也引出了三個很深刻的議題:

1、一人犯罪,需要株連全家以陪葬抵罪嗎?2、媒體可以因為對方是罪犯或罪犯家屬,就違背倫理道德以獲取「獨家」提升收視率或銷售量嗎?3、受害者和普通民眾,有權利對受害者家屬進行謾罵或者人身攻擊嗎?

所以,公平正義,究竟誰說了算?

02- 對與錯,誰說了算?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充滿了現實的矛盾和衝突。

宋喬安因為無法平復的喪子之痛,只能依賴工作和酒精麻痹自己。她建了一堵厚厚的牆,把自己隔離起來,也頻頻讓丈夫和女兒碰壁。丈夫精神出軌,女兒問題頻發——早戀、頂嘴、甚至對媽媽怒吼「你怎麼不跟劉天彥一起去死?!」

喬安的痛,丈夫的痛,女兒的痛……誰之過?

王赦律師心懷大義,但也因此註定無法好好照顧家人。懷有身孕的妻子美媚一方面要照顧年幼的大女兒,還要整天為王赦擔驚受怕。在女兒遭遇「幼兒園劫持案」(雖然事後澄清那不是劫持,但還是讓家長們驚嚇不輕)後出於擔心,美媚堅持讓女兒換幼兒園同時提出了讓王赦不再為殺人犯辯護的要求。

當僵持的兩人經過丈母娘的勸說終於重歸於好後,美媚卻因為常常收到恐嚇信息而擔驚受怕。但為了不給丈夫增加負擔,她選擇了獨自承擔。有一天,當在路上看到當時在幼兒園「劫持」女兒的人時,她因為太過緊張害怕而發生了事故,肚裡的孩子也因此早產,並最終夭折。

而王赦經歷了此番變故後,開始拒絕接法扶案件,轉為有錢人辯護……

對王赦來說,一邊是心愛的家人,一邊是胸中大義;對美媚來說,一邊是對安穩溫暖家庭的渴望,一邊是愛人的理想與事業。

「自古忠孝兩難全」。當恩愛夫妻面對觀念上的互相撕扯時,誰對,誰錯?

應思悅是李大芝的房東。這個溫暖又堅強的姐姐,和大芝互相支持,共同面對了彼此生命中的很多困難——大芝沒有嫌棄思悅將罹患思覺失調症的弟弟思聰帶回家同住,而思悅在得知大芝就是李曉文時也沒有對她「另眼相看」,反而竭盡所能地幫助她。

勇敢照顧弟弟並收留大芝的思悅無疑是善良而堅強的。

但因為男友家人擔心思聰的病來自於遺傳,以及男友對思悅收留李曉明妹妹這一行為的不滿(怕對思悅和自己不利)……種種矛盾,使思悅與相戀6年並已發出喜帖的未婚夫產生了嫌隙,並以分手告終。

思悅對家人有情,對朋友有義;未婚夫希望自己的幸福能得到保證……當二者不能兼得時,誰,應該放棄?又該對什麼,妥協?

應思聰是個有才華的青年導演。但因為小時候有過被母親拋棄的經歷,他對他人的認可總有一股執念。

長期的來自製片人的嘲諷,支持他的前女友的去世,繼母的「陰陽怪氣」……讓他出現了幻聽等精神疾病症狀。姐姐思悅為了緩和弟弟與長輩的關係,將其接來與自己同住,但因為對精神疾病的不了解,她只是覺得弟弟為了完成作品給自己壓力太大,而未意識到這其實是發病的前兆。

為了完成作品證明給嘲諷他的人看,思聰帶着設備衝進了幼兒園並「挾持」了8名小朋友進行拍攝。雖然他沒有傷害任何小朋友(也沒有此意),但因行為過激還是被警方逮捕。在王赦律師的幫助和提醒下,思悅才意識到弟弟可能罹患精神疾病。

經過治療後控制住狀況的思聰出院後,為了不成為姐姐的負擔也為了證明自己,在朋友的幫助下獲得了協助拍攝的機會。但因為服藥導致的思維和行動遲緩,讓他經常被導演罵。為了讓自己行動利索而不至於拖朋友後腿,他擅自停了藥,終於再次病發……

罹患精神疾病的事實,他人異樣的眼光、想要證明自己的努力……三者相互糾纏。

生了病,是思聰的錯嗎?沒有及時發現他的狀況並予以幫助,是家人的錯嗎?用異樣眼光看待他的人們,錯了嗎?因不了解而害怕他並發生事故的美媚,又是否能說是錯?

宋喬安無疑是事業上的女強人。在「媒體自律」上,她有她的自覺。比如在沒有確認幼兒園小朋友安全之前,堅決拒絕播出實況畫面以免刺激劫持者;比如努力頂住各大競爭對手「」快我一步的壓力,希望能在突發新聞得到證實之後再播出。

但,在面對【獨家新聞】的機會時,她還是選擇了跟蹤李大芝,似乎罪犯的家屬是沒有隱私權的;在各大媒體都在報道傷害7人的「李曉明模仿者」事件時,她也覺得理所應當。

直到大芝與她對話:「難道我們(犯人的家屬)就沒有活下去的權利嗎?」;直到「李曉明模仿者」失蹤後其母親的控訴:「你們都在說他是李曉明的模仿者,可是沒有媒體報道他在學校遭受的霸凌」,而後帶着兒子跳樓自殺;直到大芝離職時向她鞠躬道歉並說:……

這些,都深深觸動了喬安。最終,她決定改變為博收視率而「只求快」的報道模式,而轉做全面深入的專題報道。

媒體將「真」與「全」置於「快」之後,觀眾喜好快而不求真不求全,兩者相互影響。所以,媒體為博收視而拋棄「自律」的現狀,是誰的責任?

03- 老天到底要我們學什麼?

宋喬安的老戰友兼好友,李大芝的前輩news哥在大芝被報道後去看望她時,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們都是好人,我們也不知道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所以老天到底要讓我們學什麼?

以上,也是我咋看劇過程中產生過無數次的疑問。

這部劇的好,不僅在於它對現實的深刻描述,還在於,它對人性之複雜的揭露——

世上只有立場、規範和追求,而無黑白分明的「好」與「壞」。

我們每個人的現在,都是有「來路」的——

喬安的犀利冷冰,不是因為她想自私地「獨自痛苦」,而是因為她無法原諒自己當時將兒子單獨留在了影院;

王赦「找出犯罪者動機真相」的執著,並非企圖拯救世界的「上帝」執念,而是因為他曾經差一點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思聰的精神異常,是早年被母親拋棄的無價值感,與製片人貶損下被踩踏的自尊的碰撞,而後在支持自己的前女友去世的刺激下集中爆發:

而李曉明雖然到死也沒有完成精神鑑定並親口說出真相,但他留給母親的信中寫道:「堅持要做一件大事,是我對自己的期許」……

所以,我們不是有意要做壞事,可怎麼,就壞了事呢?

當看到宋喬平醫生面對犯病的思聰那句「為什麼是我」的詰問時的回答,我思考良久,終於有了一個答案。

我想,老天想讓我們學會的,是堅強和善良。

04-希望就在雲的背後

最終集,影片的色調終於開始變得柔和、溫暖。

喬安在家人、朋友、心理諮詢師的共同影響,在丈夫劉昭國的愛的行動和感染下,終於慢慢地撕下「受害者」的標籤,走出了自責和悲傷,接受兒子離去的事實,並開始看到身邊的人;

看到拿錢回家越來越多但笑容越來越少的丈夫,美媚慢慢理解了王赦,也逐漸明白自己想要的婚姻到底是什麼模樣。在一番坦誠溝通後,王赦開始重新拾起對理想的追求,夫妻倆開始了新的人生階段;

大芝面對記者和受害者家屬的圍追堵截,決定勇敢面對,因為她也必須自己撕下「殺人犯家屬」的標籤;

李父李母也不再逃避,坦然面對記者的採訪,並且在王赦的幫助下開始和受害者家屬對話,希望能夠共同找出李曉明殺人的真相,並通過行動撫平受害者及家屬的傷痛;

思悅即使在面臨弟弟生病、父親住院、未婚夫步步緊逼的艱難時光,也從未放棄她的善良,終於,她守住了初心,也迎來了新的生活;

而思聰,也終於學着接受並直面自己的問題,開始配合治療,並聽從勸告堅持服藥,學着與疾病和平共處。

除了當事人的堅強,還有很多的善良在支持着他們。

這善良,是news哥來思悅那好久無人光顧的小店上點了60杯最貴的飲料,還解釋說是因為跟同事打賭輸了;

這善良,是終於有人主動來到李母的小攤位買了6個粽子,並表示「不用找零了」;

這善良,還是受害者家屬終於願意給李父李母機會表達歉意,並接受他們為贖罪而進行的幫助……

大芝的老師曾送給她一句話:不要去試探人性。我想,那是因為,我們的自私與狹隘,讓我們與「惡」的距離,實在是太近。

但還好,老天並沒有因此放棄我們——它給了我們堅強和善良,來糾正我們造就的「惡」。也通過這堅強和善良,來幫助我們預防和抵禦,更多的惡。

寫在最後

小的時候,總喜歡以這個人做了好事或壞事,就判斷此人是「好人」或「壞人」。慢慢長大,才發現人,都是多面而複雜的。

好人和壞人,是對人的一種定義,但這定義,是模糊的。因為,在此處「好」,可能在彼處「壞」;對我的「好」,可能是對你的「壞」。

世界除了黑和白,還有大量的,說不清黑還是白的灰色地帶。人也一樣。

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可以隨意地將【我方】之理升華為正義之聲,並動用「私刑」懲罰他人——比如網暴。

一部好的劇,總是能在帶給大家歡笑與感動的同時,也帶來些許的思考與啟發。《我們與惡的距離》,無疑算一部好劇。

喏,彈幕中大家對劇中人的理解和討論,以及零零星星的「我要向蔡徐坤道歉」(因為曾經網暴過他),就是證明——

雖然我們與惡的距離,很近。但幸運的是,人性的美好與自我反思,能幫助我們避免跌入「惡之深淵」,並創造出更多對這世界、對他人的「善意」。

評論列表

頭像
2023-10-17 03:10:19

情感方面有問題,真的是要找專業的諮詢機構

頭像
2023-10-09 09:10:19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