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愛就是性?中年男子出軌究竟為那般,《封鎖》說透了婚姻本質

情感導師 6554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叮玲玲玲玲玲"搖着鈴,每一個"玲"字是冷冷的一點,一點一點連成一條虛線,切斷時間與空間。

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封鎖》和《琉璃瓦》發表於同一個月,《封鎖》雖然不是《琉璃瓦》那樣的詼諧鬧劇小說,但是,在這篇小說中,依然展現出張愛玲冷幽默諷刺的風格。

這篇小說寫的是舊上海的某一天,一輛電車在封鎖後的短暫故事。封鎖期間,整個上海都凝固了,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電車上的人更是百無聊賴,兩個素不相識的男女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發生了一段曖昧的戀情。

小說的主題看似是"搭訕和艷遇",其實張愛玲通過一種冷靜的筆觸,圓熟老道的寫作技巧,是通過這一個特殊時空下短暫的邂逅為故事動力,挖掘了婚姻中的一些真相,並且探究了中年男子的出軌心理。

不是愛就是性?中年男子出軌究竟為那般,《封鎖》說透了婚姻本質

而封鎖結束,人們依然會回到原點,似乎曾經的那段「艷遇」都不曾經留下任何印記,兩個剛才已經開始談婚論嫁的男女瞬間變成了一對陌生人,一切又都恢復原樣,整個上海似乎打了個盹,做了一個不近情理的夢。

這其中有着極大的嘲諷和隱喻。

看到結尾之處,不禁為張愛玲拍案叫絕,因為有了偶然的一次「封鎖」,便促成了兩個陌生男女的一段艷遇,就好比她的《傾城之戀》中的「傾城」促成了一段姻緣。張愛玲用特殊 的封鎖背景來檢驗情感,也呈現出特殊的人性。

01封鎖前,兩個不如意的男女的苦悶生活

小說中的男主角呂宗楨是一個循規蹈矩的男人,他是華茂銀行的會計師,工作穩定,有完整的家庭,有妻子和女兒。

他和他的家庭表面上似乎挺圓滿的,可是他內心對於這些卻感到茫然,同時又是一種疏離的態度。

一個齊齊整整穿着西裝戴着玳瑁邊眼鏡提着公事皮包的人,抱着報紙里的熱騰騰的包子滿街跑,實在是不像話!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呂宗楨似乎和那個家庭和婚姻格格不入,他內心追求的是一種精神上的自我,可是婚姻生活卻充滿了家長里短的煙火氣息,可是妻子卻從來沒有嘗試去了解他,他似乎也沒有對妻子吐露過內心,只是一味地表面順從和敷衍。

就像妻子要他下班時順道帶回這價廉物美的菠菜包子,可是他的內心其實是抗拒這一點,但是卻從來沒有正面對妻子提出,這種不滿情緒在心裡積壓和發酵。

一個不滿意自己的太太卻規規矩矩的好男人,他並不快樂,連為什麼每天上班要離家、下班要回家也不明白,更不敢去想生活的意義,甚至拒絕去想。

家庭的完整或許只是表面上的,呂宗楨認為妻子不理解他。一句:「實際上我是無家可歸 的」更傳達出在呂宗楨心裡家庭雖然是完整的,但卻沒能成為他的精神寄託之處。

所以,這個老好人表面上波瀾不驚,其實內心早就如波濤洶湧。

而吳翠遠則是一個好人家裡的好女兒,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好到四處受氣,是一個嚴肅過頭、平淡無趣的女孩。

「看上去像一個教會派的少奶奶,但是還沒結婚」。

可見她在日常生活中也沒有什麼戀愛經驗,也沒有多少男人會對這樣拼單而無趣的女孩產生愛意。

吳翠遠也一直過着平淡而刻板的生活,在封鎖的那一刻,她批改試卷時給了一個男學生「A」,其實男同學的作文寫得不怎樣,為什麼給了他這麼好的分數?因為她覺得「他是膽敢這麼毫無顧忌地說這些話的唯一一個男子」,「他拿她當作一個見多識廣的人看待,他看得起她」,這份隱秘的心理讓她紅了臉。

這個女孩一直都是按照父母安排好的生活而生活:天天洗澡,看報,聽無線電向來不聽申曲滑稽京戲什麼的,而專聽貝多芬瓦格涅的交響樂,聽不懂也要聽。

可是她卻一點也不快樂,同時她的父母對她也頗有微詞,一個女孩已經到了這個年齡了,卻還沒有找到一個好的婆家,對於女人來說,真的是有點失敗。

這兩個偶然同坐一輛電車的男女,他們各自的經歷和境遇完全不相同,但是他們的內心都是壓抑和苦悶的,他們都是不快樂的好人,都缺少一點活力和情趣,簡而言之,就是過着一種寡淡無味的生活。

02封鎖後,似乎時空和空間都隔絕了,內心的欲望便開始滋生

就是這麼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男女,特殊時空的一次萍水相逢,讓封鎖之外的生活剝落了,封鎖使得日常生活暫停,每個人都置身於到虛幻而封閉的空間,此刻電車的空間變成真實的、第一位的背景。

在這個於外界隔離的空間中,似乎遠離了日常生活的瑣碎和煩惱,內心的各種思緒和欲望慢慢在心底升騰。

呂宗楨想要通過與吳翠遠的交往來填補妻子在家庭中給他造成的遺憾,更是想嘗試一下與平常生活不一樣的滋味。這種突來的激情使得他在成功躲避侄子董培芝之後更加一發不可收拾,所以,呂宗禎才會在侄子離開——功成時, 不僅沒有停止調情,反而繼續加強。

但這種激情只是暫時的心理填充,這也就註定了這場在電車上生發的愛情僅僅只能是一段「傳奇」,只是為了補償呂宗禎內心深處對家庭情感依託的渴望。

呂宗楨常常會在內心問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去。為什麼來!」

可以說《封鎖》中電車上的這一段「調情」是呂宗楨嘗試找尋自我的一次掙扎,他想要在這樣一個由封鎖隔絕出的 時空中釋放自我。

反觀吳翠遠對呂宗楨的調情,她知道他不真誠,而且這個男人已婚,還沒有錢,既不是理想丈夫的人選,更不是一個好的情人,可是她卻享受着他的甜言蜜語,他突如其來的傾訴,她感到很刺激很快樂。

「氣氣他們也好!氣,活該氣!」

光是幻想着背叛家人的意願,就讓這個女孩覺得快樂。

這對男女似乎是在用這種突如其來的艷遇作為發泄不滿與對抗的方法,對抗庸常的生活,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束縛,以及被壓抑的冒險的欲望。

《封鎖》故事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男主人公呂宗 楨的行為,而這種行為背後又是呂宗楨內心世界的暴露。

雖然兩人似乎談了一場戀愛,可是他們的愛情基於零碎的認識,誰也不能保證彼此可以接受真實而完整的對方。而呂宗楨埋怨生活,對生活的反抗卻僅僅停留在思想和言語上,面對現實,他還是要做一個好人。

最終,這段艷遇之愛因封鎖而生,也因封鎖而死。

03每天重複的刻板日子,永恆不變的是內心的孤獨和寂寞感

封鎖前的兩個好人,在封鎖後兩人發生了一場心靈上的艷遇,在封鎖解除後,兩人又回歸到了各自的位置,可是永恆不變的是內心的孤獨和寂寞感。

我們再深層次探究一下,呂宗楨的不幸,以及他內心的不快樂,難道是他妻子的錯嗎?還是婚姻本身的錯誤。

其實,都沒有錯,婚姻生活本來就是一個平淡而周而復始的過程,如果每天都處於激情之中,那就不是婚姻了,況且如果真的如此,估計也無法忍受那種激情燃燒的日子。

但是重複而單調的生活,又會讓我們陷入一種麻木中,逐漸滋生出一種空虛寂寞感。

小說的開篇有這麼一段描述:

「開電車的人開電車。在大太陽底下,電車軌道像兩條光瑩瑩的,水裡鑽出來的曲蟮,抽長 了,又縮短了;抽長了,又縮短了,就這麼樣往前移——柔滑的,老長老長的曲蟮,沒有完,沒有 完……開電車的人眼睛盯住了這兩條蠕蠕的車軌,然而他不發瘋。」

對電車軌道的描寫採用了復迭的修辭手法,暗示生活的重複、乏味和枯燥。

面對這樣的生活狀態,人們的態度卻是毫無思索地全盤接受,所以「開電車的人開電車」,「然而他不發瘋」,幽默的文字遊戲背後是對日常生活的嘲諷,好似開電車的人應該不開電車,他應該干點別的,他應該去發瘋,他理應對日復一日的生活發瘋,但是他沒有,他依舊安分地開電車。

其實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呢?

生活在重複而單調、乏味之中,卻又無法逃離。內心常常會感到茫然而焦慮:我們應該做的是什麼,現在的生活又是什麼?

寫到這裡,記得很久之前,有個記者採訪一個放羊娃,問他有什麼理想,

「我要養很多羊,賺很多的錢。」

「賺到錢之後呢?」記者追問道,

「我就娶妻生孩子。」

「然後呢?」

「然後就讓孩子放羊。」

很多人看到這篇報道都笑了,可是接着卻又沉默了,其實我們和這個放羊娃有多少區別呢?

在這篇小說中,張愛玲其實在質問生活——質問帶來思考的可能性。

生活內容充滿重複性,且又是單調而孤獨的。

所以,男女主人公借封鎖之際,談了一場戀愛,以此來發泄內心的孤寂,可是那又如何,當封鎖解除之後,一切都恢復如常。

兩人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軌跡,依然享受孤獨和寂寞的生活。

04結語:

張愛玲的《封鎖》這部小說中的男女主人公之間的這場戀愛,算不得什么正兒八經的出軌,最多只是一次「開小差」,但是卻深刻地反映了中年男子的出軌心理。

呂宗楨雖然對家庭有着種種不滿,可是他也說不上妻子有多大的過錯,這個男人的不滿,更多的是對一成不變的生活的不滿。

就好像大多數出軌男人那樣,他的出軌只是自己心裡癢了而已。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8-29 16:08:47

我感覺老師還是蠻好的,上次分手都特別難過,後來聽了情感調解之後,我也很快走出來了

頭像
2024-07-12 20:07:42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頭像
2024-01-18 20:01:20

可以幫助複合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