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看穿套路大多數人的12個心理陷阱(建議收藏回看)

情感導師 6285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看到一個人動不動笑,是認為他樂觀開朗好結交他人,還是性格木訥不喜交際?

如果你下意識地做出了是或否的判斷,那麼不好意思,無論你的答案是什麼,你可能掉入了心理陷阱。因為你僅僅憑藉下意識的主觀判斷做出結論,這種結論並不可靠。

快速看穿套路大多數人的12個心理陷阱(建議收藏回看)

如果你不僅不回答,反而質疑我:這麼少且關聯度並不高的條件,讓我如何判斷一個人的性格?

那麼恭喜你,你至少有能力擺脫眾多心理陷阱中的一個——以偏概全。

不知道有多少人輕易做出了結論,不自覺的就掉入了心理陷阱呢?

無論是讓人討厭的PUA、詐騙電話,還是讓人慾罷不能的電影、遊戲等,實際上都或多或少地利用着人的心理弱點。

他們大聲呼喊着:快來看我啊!

你不假思索地大聲回應着:好啊,就來就來!

你先別急着反對,想想你讀中學的時候躲在被窩裡看小說的場景吧,想想你玩遊戲玩得入迷時,你老爸老媽不斷叫你吃飯你都似乎沒有聽到的場景吧。

很多套路都來源於對人性的洞察,對心理的把控。

如果你想看穿這些套路,並找到破解的方法,那麼,就一定要知道,到底有哪些常見的心理陷阱。

暈輪效應

以偏概全的心理陷阱。

為什麼叫做「暈輪效應」呢?

「暈輪」,是一種光學現象,學過攝影的朋友們大概了解一些,是由於懸浮在大氣中的冰晶把太陽光或月光折射或者反射,使得太陽周圍出現一輪光圈,遠遠看去,太陽好像擴大了許多。

而實際上呢?

太陽並沒有擴大,只不過冰晶的折射反射讓我們產生了一種錯覺,放大的光芒掩蓋了我們對太陽本身特質的正確了解。

關於「暈輪效應」,有個著名的實驗。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哈羅德·凱利,為了研究該效應,招募了兩組學生作為志願者,分為A、B兩組。

這兩組學生被分別告知,將有一名研究生為他們代課,並分別告訴兩組學生該研究生的情況。

A組學生被告知,該研究生性格熱情。

B組學生被告知,該研究生性格冷漠。

過了一段時間,代課任務結束後,凱利分別調查了兩組學生對該研究生的評價。

結果,A組學生對該研究生普遍評價良好,而B組學生卻表現冷淡,甚至下課後敬而遠之。

我們能憑藉他人的隻言片語就對某個人做出整體性的評價嗎?

當然不能,道理我們都知道,但遇到類似事情的時候,我們往往把這個簡單明了的道理拋在一旁,從容自覺地掉入「以偏概全」的大坑中。

沉錨效應

第一印象的心理陷阱。

為什麼叫做「沉錨效應」呢?

錨,是什麼?

一種停船工具,把錨拋在水底,可以使船停穩。

而將沉錨放在此處,比喻的,便是將你的思維固定在某處,這個錨點,便是你所得到的第一印象或者信息。

人們做決策之前,思維往往會被所得到的的第一信息所左右,從而使個體產生先入為主的歪曲認識,進而失去發散思維的能力,導致不利的後果。

所以,就有了這樣一個眾所周知的大道理:第一印象很重要

但我們卻又都知道,看一個人到底怎麼樣,僅憑藉第一印象肯定是不夠的。

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與人的生理記憶功能有關,隨着年齡的增長,人們此前積累的經驗愈發豐富,而此後的人生大多是從前時光的重複,重複事件是不會被轉化為長時記憶存檔的,這就使得首次接觸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對人們以後的行為活動和評價造成深刻的影響。

其次,人的懶惰性,一旦受到思維慣性影響,就會導致個體面臨判斷或者決策時,懶於深入分析,不從當前實際情況出發。

於是,事件的複雜性,和個體採取輕鬆的處理方式之間,就無可避免產生矛盾。

沉錨效應常常被營銷界所利用,比如我們看到名氣偉光正的帥哥美女明星,給某個以前從來都不知道的產品打廣告,就會下意識地認為,這個產品應該還行。

為什麼還行?

因為帥哥美女明星給它打廣告。

如果是個名不見經傳,又其貌不揚的明星給某個新產品做代言,你是不是就會下意識地認為,這個產品不咋地,不值得購買?

為什麼不咋地?

因為代言人「不行」啊!

但再反問你一句,你沒試過產品怎麼就說產品不行?

你怎麼回答?

路西法效應

外部情境的心理陷阱。

為什麼叫做「路西法效應」呢?

路西法是基督教中的墮落天使,天使,無疑是「好人」的象徵,而「好人」墮落,自然而然就是「壞人」。

那麼,好人為何會變成壞人?

這個效應,源於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斯坦福監獄實驗,這個實驗太經典了,我必須要先給大家簡答的介紹一下。

一批身心健康、情緒穩定的大學生,走進了「斯坦福監獄」。

他們並沒有犯罪,只是受募到「監獄」——斯坦福大學的一個精心布置的地下室,接受一項試驗。

大學生們被隨機地分為「獄卒」和「犯人」,然後開始了為期兩周的試驗。

然而,試驗僅僅進行了一周,原本單純的大學生,已變成了殘暴的獄卒和崩潰的犯人。

一套制服一個身份,就輕易讓一個人性情大變,原定兩周的實驗不得不宣告終止。

情境對人的影響有多大?

人性到底有多脆弱?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這本書《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在某一特定情境下,無論你的本性如何,哪怕你所承擔的角色,和你的原本人格截然相反,你也會陷入該角色給你的人格劃定的圈中。

這個實驗對我產生了極大的心理衝擊,不禁引發我的思考:

沒有恆久不變的道德,只有社會情境的約束讓你展現何種道德,實現人的可塑、去個人化,並通過權威迫使或者潛移默化的讓你服從,進而認同自己在整個社會中扮演的角色。

為什麼會產生「路西法效應」呢,我分析了這幾點原因,和大家探討一下:

人是主觀易變的,不善於從客觀角度出發分析情境,做不到出離自身,所以容易被情境代入 從眾心理,雖然明知道群體被情境同化,明知道其他人一反常態,但因為擔心或者遭遇群體壓力,便不敢「特立獨行」。

人們對外部情境也常常表現出盲目現象,如別人有不錯的際遇,買的股票暴漲賺了很多或者升職加薪,就出現嫉妒心理,有時候自己也奇怪為何會出現這種心態。

還有個常見的例子,就是買學區房和校外培訓,中國的內卷教育情境將原本年輕開朗的家長們,演化成了「雞娃」高手,為了孩子的教育不計代價。

鏡中我效應

自我認知的心理陷阱。

為什麼叫「鏡中我」效應呢?

「鏡中我」的概念由美國社會心理學派代表人物之一庫利提出,他認為真正的自我不完全是主觀的,是一個社會的我,受到他人態度評價影響,其形成是主客觀的結合過程。

庫利的「鏡中我」理論有三重含義:

第一重:自我想象階段。個體設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為方式。 第二重:解釋或定義階段。個體做出行為後,設想他人給予自己形象的評價。 第三重:自我反映階段。經過上面兩個階段後,根據自己對他人評價的想象,產生的自我評價。

如果社會評價和自我評價不一樣,甚至是負面的,可能會誘發人們的牴觸情緒或者自尊心,巴爾扎克一生為錢驅使,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巴爾扎克矮小丑陋沒錢,外界對他的評價多是貶損,導致其心理自卑,自卑誘發了自尊心進而引發自負,巴爾扎克揚言要通過小說賺大錢,憋了幾個月寫出了處女作《克倫威爾》。

結果被人嘲諷說:你這個人幹啥都行,就是別當作家。

外界的嘲諷更加激發了巴爾扎克,為了獲取錢財,他開始寫「顏色」小說和奇遇記,並以此獲得更多錢財,進行投資,但投資無一例外全都以失敗告終。

為了償還債務,並維持奢靡的生活,巴爾扎克不斷的寫小說,創造了《人間喜劇》等名著。

為了能夠躋身貴族,讓別人瞧得起他,他不惜承擔巨額債務搞排場,厚着臉皮去法國古老貴族參加舞會。

巴爾扎克一生,活在他人的評價之下,為了證明自己的優秀,不斷追求金錢和地位。

但如果他在追求名利的過程中,接納了自己,認清了自己就是這麼個人,這也算是一種不錯的活法。

實際上,我們在這裡評價他,也存在片面性,所以,社會評價無法決定一個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自我的評價同樣至關重要,任何時候都不要丟失了自我。

樂隊花車效應

主動跟隨的心理陷阱。

為什麼叫「樂隊花車」效應呢?

英文中有一個短句「jumping on the bandwagon」(跳上樂隊花車),通俗意思就是「進入主流」。

在花車大遊行中搭載樂隊的花車。參加者只要跳上了這台樂隊花車,就能夠輕鬆地享受遊行中的音樂,又不用走路。

其實我不是很理解這個解釋,不過這不重要,我們將之理解為主動從眾心理就行了,即個體為了不讓自己處於社會的孤立地位,做出和大多數人同樣的選擇。

為什麼會出現主動從眾心理?

個體置身於群體壓力影響下 社會有固有的道德評判標準

同,則受到肯定,不同,則遭遇斥責。

社會的一切,不以個人的價值觀念為轉移,而價值觀念決定了個人的行為,主動從眾者,即主動放棄了自己的價值觀。

群體是缺乏思辨的,是無意識的,個體的從眾造就了群體的從眾,而最開始的從眾是如何產生的呢?

我想,應該是源於某個在特定領域極有影響力的人物吧。

很多敢於與眾不同的個體,往往多年後才在機緣巧合之下被正名,很多沉寂多年的服裝風格,數十年後又重新引領潮流,典型的如漢服,可以說社會的風尚沒有固定的標準。

回到從眾心理陷阱。

它最常見,卻又難以避免,一招不慎,就會深陷災厄。

荷蘭鬱金香泡沫,鬱金香的價格暴漲暴跌,置身在此浪潮中人,大多數盲目跟隨,從而自食惡果,少數人冷眼旁觀,獨善其身於風暴之外。浪潮一過,遍地雞毛,荷蘭也從此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經濟陷入大蕭條。

茅台的價格也曾一度暴漲暴跌,讓很多投機之人損失慘重。

事物的發展不按規律,無中生有並瞬間爆發,而人性本就懶於思考,追漲殺跌,盲目跟從者如果入局的心理準備,必然會心態大起大落,一旦承受不住心理壓力,就會影響身心健康甚至惡性事件發生。

福勒效應

自我暗示的心理陷阱。

為什麼叫「福勒效應」呢?

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了一種心理學現象: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當人們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並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

看到這個解釋,你首先會聯想到的是什麼?

是不是算命、星座之類的?

沒錯,讓很多人趨之若鶩的星座分析,就是典型的「福勒效應」的運用結果。

用一般性的描述,去描述不同的人,卻讓人認為其分析有理,似乎就是為自己量身定製的描述。

這就類似於大道理能適用於任何具體場合,但都是言之無用、對解決實際問題沒有多少幫助的廢話,不過星座分析似乎更能被人接受,或者說唬住人,因為其言語描述,不是大家都知道的不關乎自身的廢話,而是一大堆無用的大家都很少知道的關乎自身的廢話

再說一個用心險惡的例子,俗話說: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比如對他人的無意中的對話,認為是在用看似普通又帶有廣泛性和模糊性的語言暗示,在含沙射影地談論自己,儘管事實上與自己無關。

這個時候,如果你認真了,就輸了,但如果是言者有心,那聽者,又該如何做呢?

大概是選擇有意無意之間,無意於對方的刻意和情緒,有意於事實分析,這樣才能不掉坑吧。

安慰劑效應

自我欺騙的心理陷阱。

為什麼叫「安慰劑效應」呢?

當給病人無效的治療的時候,醫護人員卻安慰病人,說「用過這個藥病就好了」之類的話語,讓病人「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結果竟真的出現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

與之相對應的,有「反安慰劑效應」,即病人不相信治療有效,可能會令病情惡化

我們的心靈力量是不是很神奇?

安慰劑效應的本質在於一種積極的心理支持。

當個體獲得某種積極的心理支持時,其內心就會產生積極正向的力量,從而獲得極大的暗示力量,進而產生走出困境或負面情緒的影響。

不過,盲目的正向鼓勵也不行,需要落到一個實處,比如給傷兵止疼,空喊口號,不如注射事先未告知的毫無止疼作用的生理鹽水,給人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這玩意兒打進去有用!」。

如果你的孩子需要一個榜樣,就找一個看得見摸得着,和孩子有莫大關係的人,即便那個人實質上不如描述的那般優秀,但孩子的着重點不在於那個人,而在於那個人所代表的某些特質上,比如為人正義、學識淵博等。

恰當的運用自我欺騙,能激起內心的力量,是對抗苦難和折磨的有力武器,也是一往無前的原動力。

毛毛蟲效應

盲目從眾的心理陷阱。

為什麼叫「毛毛蟲效應」呢?

起源於昆蟲學家法布爾的毛毛蟲實驗:

把許多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的邊緣上,使其首尾相接,圍成一圈,在花盆周圍不遠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蟲喜歡吃的松葉。毛毛蟲開始一個跟着一個,繞着花盆的邊緣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時過去了,一天過去了,又一天過去了,這些毛毛蟲還是夜以繼日地繞着花盆的邊緣在轉圈,一連走了七天七夜,它們最終因為飢餓和精疲力竭而相繼死去。

和樂隊花車效應的主動從眾相比,毛毛蟲效應,是一種不加思考盲目跟隨的從眾狀態,而很多人卻美其名曰「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然而,一旦外部環境發生變化,他們頓時無所適從。

事實上,伴隨着時代的變化,個體只有不斷成長、變換思維、求異創新,才能順應當下的變化。

瓦倫達效應

患得患失的心理陷阱。

為什麼叫「瓦倫達效應」呢?

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高空走鋼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後說,我知道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總想着走鋼絲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

當我們過多的關注結果的時候,讓我們無法去集中注意力在過程上,並不斷出現自我批判和患得患失心理。

而過程,才是實現最終結果的必經之路,連必經之路都走的歪歪扭扭,想實現預期的結果,難度可想而知。

這也無怪乎生活中常用些人費盡心機,只為了達成某件事情,結果卻事與願違,而有的人卻看似漫不經心行事,卻能達成所願,好像他的願是主動貼過來無需爭取一樣。

就因果定律而言,滿足了條件,實現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無需過分擔憂。

習得性無助

自認無力的心理陷阱。

「習得性無助」是什麼意思?

通俗來講,就是無助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這一說法來源於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的實驗:

起初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

當一個人一次又一次的陷入困境而無法衝破出來的時候,巨大的心理壓力會讓他陷入一種自暴自棄的抑鬱狀態,這種無助的心境成為了一種常態。

「習得性無助」在日常生活中再常見不過了,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人:ta經常抱怨自己過得不如意,卻又不思改變得過且過,讓原本可以改變的結局越來越糟。

嘴上說對現實無能無力,實際上,連力都沒出,是現實對ta無力還差不多。

積極心理學之父的塞利格曼認為,這種消極的人通常認為,好的事情僅僅限於一件事情(specific),而且好的原因要歸功於外界因素(external),而且這種好是暫時的(unstable),而由自己(internal)造成的,而不好的事情則屢見不鮮(global),而且以後會始終如此(stable)。

如何破除「習得性無助「呢?

塞利格曼提出快樂三要素:

享樂(興高采烈的笑臉)、參與(對家庭、工作、愛情、嗜好等的投入程度)、意義(發揮個人長處,達到比我們個人所期更大的目標)。

如果你有自暴自棄的傾向,那麼馬上讓自己快樂起來吧!

此外,他還提煉出一個幸福公式(Happiness formula):

總幸福指數=先天的遺傳素質+後天的環境+你能主動控制的心理力量,即H=S+C+V,H是幸福指數,S是先天遺傳素質,C是後天環境,V是你能主動控制的心理力量。

看吧,我們的幸福指數,是可以自己控制的,哪裡不足,我們就補哪裡。

自我服務偏差

自我歸因的心理陷阱。

何為「自我服務偏差」?

是一種傾向於以過分有利的方式,看待自己的思維方式。

從現象角度來解釋,就是把成功歸於自己的付出,把失敗歸咎於他人的問題或外部環境的不利,以推卸自己的責任,減輕自己的內疚心理。

自戀,就是一種典型的自我服務偏差,用兩個「虛假」來說明。

虛假一致性:表現為個體經常過高地估計他人對自己觀點的贊成度,從而支持自己。

虛假獨特性:則表現為個體會認為自己的才智和品德超乎尋常,從而滿足自己設定的自我形象。

但事情的發展規律是客觀的,不是由人的主觀臆想所能決定的。

而要認清這一點,對掉到「自我服務偏差」大坑中的自戀者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如何突破自我歸因心理陷阱?

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轉移到事物身上,客觀分析,出離自己。

學會換位思考,在自戀的時候,想想別人的感受,在大多數人都自戀的情況下,你如果自認為沒錯,那錯的只能是別人,作為自戀的人,怎麼可能承認自己是錯的呢?勢必要跟你唱反調。

如果你主動剖析自己的問題,別人再自戀的話,那就是盲目自大,在外人眼裡看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被鄙視的多了,還好意思自戀嗎?

庫里肖夫效應

自以為是的心理陷阱。

庫里肖夫效應:最重要的不是演員的行動,而是觀眾對演員行動的反應,這也是電影藝術最大的秘密。

蘇聯電影導演列夫·庫里肖夫為了弄清楚蒙太奇的並列作用,給俄國著名演員莫茲尤辛拍了一個無表情的特寫鏡頭。

記住,是無表情。

當這個鏡頭分別和一盆湯、一口安放死者的棺材、一個小女孩的鏡頭並列剪輯在一起,觀眾在觀看過程中認為莫茲尤辛演技非常好,非常恰當的表現出了飢餓,悲傷及愉悅的感情。

問題是,莫茲尤辛明明什麼表情都沒流露啊!

腦補的力量是強大的,可以實現無中生有,人果然不愧是善於想象的動物,很多時候,我們信以為真的東西,可能不過是內心世界的投影。

比如很多品牌,都會藉助庫里肖夫效應,讓人發揮聯想,如娃哈哈,看到這個品牌名,就讓人聯想到一張可愛的笑臉,比如可口可樂,讓人聯想到飲料的可口讓人快樂滿足。

這樣的例子不計其數。

廣告、電影、小說等等傳播承載形式,想盡辦法讓你看到你想看到的,讓你不斷自覺或不自覺地發揮聯想,只有這樣,才能讓傳播更廣泛,影響更大。

但是,對你自身來說,內心世界的投影會化作思想指導實踐,而非客觀分析下的主觀思考可能帶你走向錯誤的道路。

同樣,被外界影響,他人內心世界的投影的放大,遮蓋了你的內心世界,對道路形成的是雙重蒙蔽,這種蒙蔽讓你更加辨不清道路。

當然,對於他人所施加的影響,我們應該辯證看待,如果這種影響增加了自我認同,而這種自我認同對實現」果「有利,就無妨,如果對實現」果「無利,那麼就需要冷靜思考,脫離自戀,出離自身。

總而言之,超脫於自身之外的客觀分析,才能儘可能避免各種心理陷阱。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3-26 04:03:23

現代年輕人的情感問題很多,需要這樣的情感諮詢師,很專業

頭像
2024-03-09 04:03:47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