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自己當外人,是場的社交災難

情感導師 8125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作者:洞見·葉丫丫

我們需要溫暖,卻不需要炙烤。

有句話說得好:

「再好的感情,也會死於理所當然。」

不把自己當外人,是場的社交災難

太不拿自己當外人,太喜歡拿交情說事,對任何關係來說,都是一場災難。

人與人之間,不是什麼話都可以說,也不是什麼事都能做,不要以為關係好,就丟了起碼的分寸感。

話到嘴邊留三分,凡事需有度,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01

不拿自己當外人,其實就是沒有邊界感最近看了個短片《奇妙博物館》,裡面有這樣一個故事。

小姨的女兒考上大學,親戚們圍坐一桌,一起聚餐。

女主小美花了好幾個月工資,才好不容易忍痛買了個新的名牌包包。

小姨看到後,一把搶走包包,還讓小美當做禮物送給表妹。

小美拒絕後,小姨便罵她小氣,沒良心,不經同意就順走了小美的新包。

小美在電影院做售票工作,小姨來看電影,不僅插隊,還不願意付電影票的錢。

一邊扯着嗓子,在電影院吵吵嚷嚷,一邊還一個勁用「我是你小姨」來打秋風。

打着親情的名義,進行各種剝削和道德綁架,攤上這樣的親戚,實在令人生厭。

就像有位網友說的:

「憑什麼啊!別說沒把你當自己人,就算把你當自己人了,人與人之間是不是還得有個最後的底線。這個社會上,最不缺乏的就是沒有底線的人,你給他一根杆子,他就能順着杆子爬到月球。」

好的人情關係,是有來有往,互幫互助,而不是道德綁架,對你的生活指手畫腳,還一個勁兒想要在你身上撈好處。

這樣不拿自己當外人,其實就是沒有邊界感。

什麼是邊界感?

《請回答1988》中說:「所謂的界限,就是到那裡為止的意思。」

忍不住想起,我那個奇葩的合租室友小丹。

前兩天,忍無可忍的我,終於和她鬧掰了。

剛開始接觸,以為她是一個不拘小節的人,相處了半年才發現,她簡直太不拿自己當外人了。

晚上9點,我剛風塵僕僕下班,她立馬發來消息:

「你幫我買瓶水吧。那種超大瓶的就行。」

「順便幫我帶一份,轉角口那家店裡的小餛飩。」

「我的沐浴露快用完了,你去超市幫我帶一瓶回來吧。」

短短几分鐘,她接連給我發了好幾條信息,不是買這就是買那,絲毫不顧及剛剛加完班的我,到底多麼身心俱疲。

而我,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幫忙」以後,甚至可以想象出,她癱坐在床上,一邊看劇一邊用手機對着我「發號施令」的樣子。

這不是她偶爾的表現,而是她每一天的日常。

在她一次又一次的越界中,我終於耗完了所有對她的好感和忍耐。

在把她的名字,拉入黑名單那一刻,我才發現自己過去半年,為了維護這段友情,究竟過得有多辛苦。

本來是平等友好的社交關係,如果只是一味的索取,而不懂的付出,結果只會逐漸走向崩塌,無法挽回。

保持做人的界限感,不給別人添麻煩,才是維護一段關係最好的方式。

02

恰當的分寸,是熟人之間最好的禮物王梓恆在《家庭關係痛苦的根源:中國人普遍缺乏界限感》中曾說:

「這個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的事。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要依附別人;別人的事,只能接受和尊重,不要強加干涉,也不應該干涉;老天的事,好好配合,天下雨就要打傘出去。」

可在我們身邊,卻經常有人把自己的事情橫加在別人身上,一旦我們沒有按照他的預期和想法做事,就加以指責和記恨。

人與人之間的情分,從來就不是理所應當的本份。

曾在貼吧看到過一則爆料。

有位網友說,自己家在城區有一套老房子,是學區房,目前沒有住人。

鄰居家的孩子要上學,就想讓爸爸把房子先過戶給他家,按年付租金,上完學再還回去。

網友一開始堅決不同意,可爸爸礙於鄰里鄉親的情分,最後還是不得不轉讓了。

可是,即便是這樣,卻也沒有換來鄰居家的一聲謝謝,反而這件事像一根刺一樣,卡在兩家人之間,最後漸行漸遠。

再親近的關係,一旦越界,也逃不過愈走愈遠的宿命。

我們總是礙於情面,在各種不得已的事件中,委曲求全,只為了保存人際交往中的情分和體面。

然而有人說得好:「你為他們考慮,可他們在向你開口時,有考慮你的難處嗎?」

一針見血。

與人交往,若是打破了你來我往的那條線,最後只會落得一個不歡而散的結局。

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以外,別人的事也不應該過度干預指責。

《奇葩說》有一期的話題:「我是為你好」到底是不是扯淡?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能夠碰到各種苦口婆心的勸解和建議,打着「我是為你好」的旗號,卻一次次越界給別人造成困擾。

表妹小雲最近很煩。

因為疫情,她已經失業在家將近半年。

然而,原本已經打算好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學習,然後考證為自己鍍金的她,卻一次次成了三姑六婆口中的「敗家女」、「啃老族」,還成了被催婚的重點「老姑娘」。

每次那些親戚登門,總是對着她語重心長地說:

「小雲,你年紀也不小了。趕緊找個人結婚吧,這樣賴在家裡也不是個事兒啊!」

「小雲,你還不趕緊用點心找工作,天天在家裡上網怎麼行!」

……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我們需要親密,卻不需要干擾。我們需要溫暖,卻不需要炙烤。」

給最熟悉的彼此,留下恰當的分寸,是熟人之間最好的禮物。

03

最舒服的關係,是熟不逾矩前不久看到的一個小故事。

晚上散步,兩個四五歲的小孩子在挖沙子。

其中一個小孩子有工具,花花綠綠的很好看。

另一個小孩拿着普通的小鐵鏟,看着他,眼神特別羨慕。

第一個小孩在工具箱裡挑了兩個,拿出來給了那個小孩,鄭重地說:

「這兩個可以給你玩,但是另外的兩個你不能動,因為它們是我要用的。」

被贈送的小朋友,開心地在自己小書包里拿出零食,也分給了對方,兩個人笑作一團,很快就玩在了一起。

一直到最後,那個小朋友也沒有擅自動那兩個沒有獲得許可的玩具。

你看,就連小朋友都懂的道理,我們成年人有時候卻想不明白。

人與人的相處,從來都是你情我願和有往有來。

不把自己當外人,沒有界限的肆意打擾,沒有底線的強人所難,只會讓關係越走越淡。

電視劇《瑪嘉烈與大衛》中,有這麼一段話:

「人與人之間最適當的距離,就是適可而止。

走得越近,感覺會越遠。無論你有多愛那個人,也不可以太親近。

在天長地久之前,我們要學會如何分開。」

深以為然。

人與人之間都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原則是讓別人輕鬆,讓自己愉悅。

熱播劇《慶餘年》播出時,有一個小細節:

飾演男主的張若昀,和飾演女主的李沁,在劇中是一對圈粉無數的CP,更巧的是,私底下李沁和張若昀的老婆唐藝昕,也是最好的朋友。

在唐藝昕結婚的時候,李沁還特意作為伴娘送她出嫁。

在為《慶餘年》宣傳的時候,張若昀曾在微博上,曬出與李沁的劇照,並配文:

「人心都是肉長的,仙女都穿白衣服,老話誠不欺我。」

而李沁則用了張若昀和唐藝昕的婚紗照,巧妙回覆:「老話說得對。」

這樣充滿智慧,和閨蜜老公主動劃清界限的做法,讓李沁直接被誇上熱搜,還喜提了「張已婚、李避嫌」的稱號。

真正的朋友,就像李沁一樣,會真心實意為對方着想,考慮對方的感受,注重各自生活的邊界,親密卻不逾越。

有一句我很喜歡的話,是這樣說的:

「深深的話要淺淺的說,長長的路要慢慢的走,朋友之交淡如水,友誼的長度,取決於做人的尺度。」

熟不逾矩,才是與人相處最舒服的關係。

畢淑敏說過一段話:

「要學會和我們的父母親密無間,傾聽而不惟命是從;

和我們所愛的人唇齒相依,緊密而不混淆;

和我們的孩子亦師亦友,慈愛而不包辦;

和我們的朋友,相知而不逾界。」

願每個人都懂得,不拿自己當外人,是最大的社交災難。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5-18 12:05:07

我聽別人說過,值得推薦的情感機構

頭像
2024-04-17 09:04:03

可以幫助複合嗎?

頭像
2024-04-10 02:04:15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頭像
2023-11-17 01:11:49

求助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