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國慶俞渝「互撕」談起:婚姻如此,不如跟死黨湊合過?

情感導師 7134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自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摔杯」事件後,該事件另外一個核心人物、當當網董事長、李國慶妻子俞渝,也在李國慶朋友圈評論區「上演」了真實版《致命女人》。當矛盾激發,昨日恩愛的夫妻轉眼公開「互撕」。婚姻如此,難道真不如跟死黨湊合過嗎?

自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摔杯」事件後,從23日晚上到24日凌晨,該事件另外一個核心人物、當當網董事長、李國慶妻子俞渝,在李國慶朋友圈評論區「上演」了真實版《致命女人》。

俞渝對李國慶朋友圈動態的評論開頭部分,截圖來自鳳凰網科技。

李國慶在其微博回應,截圖來自李國慶個人微博。

從李國慶俞渝「互撕」談起:婚姻如此,不如跟死黨湊合過?

她的長篇評論痛斥李國慶「說謊」,這枚深夜突降「大瓜」,倒是讓人體會到婚姻家庭生活中隱藏的無奈。如果有合作利益參與其中,千絲萬縷的關係更是複雜,婚姻的進入和退出並非那樣輕鬆。

當矛盾激發,昨日恩愛的夫妻轉眼公開「互撕」。有人甚至疑惑,如果找不到真正相愛的且能彼此信任的人,還不如和死黨一起湊合過一輩子?這樣說,似乎能打開多重「家庭」的可能性。最近網上關於荷蘭「友誼合同」(同居關係)的討論就觸發了一波願景。

但是,與朋友「成家」如果真的到了要討論法律是否要認可的程度,那顯然會複雜得多。傳統的婚姻家庭模式並非那麼容易被取代。要知道,連親密的夫妻關係遭遇利益都面臨崩盤的結局,更何況「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的友誼呢?

01

網傳「友誼合同」

你願意和朋友「成家」嗎?

最近網上有人在傳關於荷蘭「友誼合同」的信息,說在荷蘭,兩個或者多個好朋友之間也可以組建家庭。雖然不是「夫妻」,卻能享有一些與已婚家庭相同的權利,比如擁有共同財產,交低於單身人士的稅。

和好友「結婚」的提法,似乎能打開多重「家庭」的可能性,網友紛紛艾特自己的好友道:「請和我去荷蘭結婚。」這讓我想到一個已婚的朋友曾說,她認為對於女性來說最好的家庭形式,就是兩個或者多個媽媽們一起組成家庭。孩子如何照看,可以內部協商——是要留一人在家照看,其他出去工作;還是都保留工作,輪流照看。

可惜事實和網絡傳播略有出入,所謂的荷蘭「友誼合同」,應該是荷蘭「同居關係」(Cohabitation)的誤傳。在荷蘭,當雙方不想以傳統婚姻的方式結合,可以選擇註冊「同居伴侶關係」(Partnership)或者「同居關係」。

前者享有的權利基本與夫妻關係相同,只是有孩子的時候,爸爸需要到當地辦理相關手續,才能成為孩子的合法父親。「同居關係」則適合那些希望和伴侶生活在一起,並享有共同資產的人們。(也不排除有朋友想要搭夥過日子去註冊的情況)這兩種特殊的形式,與「婚姻」最大的不同,在於開始、終止關係更為自由,不必走麻煩的法律程序,不必徵得法官的同意。

電影《婚姻故事》(2019)劇照 。

會有人想出和朋友「成家「這種家庭形式,大概是基於如今家庭教育中,男性普遍缺位的現狀,也有因社會建構而導致的性別差異的影響。有時候在異性婚姻中,當短暫的激情褪去,性別差異帶來的困擾有可能會影響着家庭的穩定性——女性會認為丈夫不如閨蜜來得貼心,男性寧願在外邊和好哥們看球也不願意回家。虎撲論壇老總回答為何論壇大潮已退、虎撲仍然屹立不倒時說:因為男性更喜歡和男性一起玩。女性其實也是如此。

雖然和「朋友成家「目前還無法得到法律上的認可,但這種言論指向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長期以來,人類習慣了以異性戀婚姻為基礎的傳統家庭,但家庭在人類的未來,是否可能有別的模式?

02

家庭模式變遷回顧

夫婦式家庭,也曾是一種進步

家庭組織,具有超過文化範疇的普遍性。從古到今,無論以何種形式存在,家庭都需要完成生活資料生產和繁衍後代的任務。所有的社會形態都希望自己能夠存續下去,因此,所有的社會都會製造一套聯姻的制度,讓生兒育女合法化、易於管理。在生育技術還沒有發展到可以打破人類生物性屏障的時候,家庭最核心的基礎永遠都是具備繁衍功能的「男女關係」。

這種「男女關係」,有多種多樣的存在形式,並對應不同類型的家庭模式。如早期人類社會中的婚姻制度,混亂得讓今人難以接受。

據汪玢玲《中國婚姻史》考證,中國母系社會時代主要的婚姻形式為「雜婚」和「血緣婚」。「雜婚」是最原始的婚姻形式,即無視血緣關係隨意發生性關係;「血緣婚」指同輩兄弟姐妹之間可以結婚,隔代之間不可,在「血緣婚」制度下,男男女女都過着「多夫多妻」的生活。

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今天不同社會文化下的家庭,似乎擁有了相同的發展趨勢:大量的觀察顯示,人類社會的家庭正普遍向微型化、核心化發展,廣闊的親屬網變得越來越難維繫。婚姻關係的重要性也在逐漸減弱,婚姻已經不是當代人的宿命,而是一種選擇。這與經濟的發展有關,當你可以為自己的晚年保留一定數額的財產,保證將來不必非得求助於子女,而生兒育女又會大大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在面對婚姻抉擇的時候,人們確實不會像過去那般篤定。

家庭關係變得越來越微小、鬆散、脆弱,英國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傑克·古迪在《家庭史:現代化的衝擊》的序言中頗為引人注目地寫道——令家庭觀察者們感興趣的是,我們是否正在目睹家庭、婚姻和親屬關係的消失。

家庭社會學最重要的學者之一威廉·J·古德認為,在邁向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世界革命之中,所有社會制度都在或快或慢地走向夫婦式家庭制度。他在論述中很謹慎地區分了「核心家庭」和「夫婦式家庭「。古德認為只注重丈夫、妻子、子女關係的「核心家庭」其實根本不存在,很多研究都表明大部分現代家庭依然保持着跟親屬的聯繫。在以血緣為中心的社會中,這些核心家庭根本不具備獨立性,要受到「擴大家庭」的制約。古德更傾向用「夫婦式家庭」來指代現代家庭,這個概念強調的是以夫妻為核心的家庭制度。(詳見唐燦發表於《社會學研究》上的論文《家庭現代化理論及其發展的回顧與評述》)

傳統的聯合家庭、宗族家庭逐漸瓦解、親屬群體影響下降、兩性關係更加自由、離婚率上升、父母逐漸喪失對子女的擇偶決定權……現代化衝擊着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與傳統家庭模式最大的不同在於,夫婦式家庭制度更注重夫妻之間的感情、父母子女之間的情感溝通。家庭關係變得越來越私密,個體結合也變得越來越自由。以前結束婚姻和家庭的是死亡,現在負擔這一角色的是離婚。這是現代化思潮帶來的個人主義和平等主義普及的結果,然而夫婦式家庭雖然比過去自由,人們如今想要的更多。

電視劇《金婚》(2007)劇照。

03

自由的「同居關係」

家庭模式在人類未來的可能性

一種超越夫婦式家庭的可能性,即目前在西方廣泛存在的「同居關係」。它起始於荷蘭。1998年,荷蘭通過了《家庭伴侶法》,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荷蘭人選擇「同居關係」和「同居伴侶關係」,而非「婚姻」。

從數據上,我們可以感知「同居關係」的自由度,給人們帶來了多大的吸引力。據荷蘭中央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共有6.5萬對適婚情侶(20-30歲)結成夫妻,20年前的數據為8.5萬對;2017年,25-30歲女性選擇結婚的比例為3.7%,20年前的數據為8.3%。2017年,有1.8萬對年輕人選擇註冊同居伴侶關係,這個數據比2016年多出了2000對,比2007年多出了1.1萬對。(數據來自荷蘭《華僑新天地》報道,轉引自中新網)法國於1999年開始實施,到2010年,法國共有24.9萬伴侶選擇結婚,19.5萬伴侶選擇簽訂同居協議。據法國國家統計局的主數據,截至2010年1月1日,簽訂「同居協議」的法國人已經超過了100萬。

吳鎮宇等參演的電影《新同居關係》 (1995)劇照。

自由的同居關係,勢必會伴隨增長的離婚率和非婚生子女率。「夫妻」之間關係變得更脆弱,可核心家庭之外的親族聯繫依然活躍。在法國,親屬聯繫並沒有消失,它在財產轉讓和不同代際相互扶持中依然發揮着作用。比如,在父母的社交圈中,很多孩子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中國的情況也是如此。學者沈奕斐的中國家庭研究表明,年輕一代雖然脫離了老一輩的家庭主義,但是巨大的生活壓力仍然需要親屬的扶持,家庭的結構會根據個體的利益選擇而發生變化。

比如,當孩子需要爺爺奶奶幫忙照看,就會存在三世同堂的聯合家庭。但是「同居關係」在中國還未獲得法律的認可。「同居」,在我們的語境之中,是略帶負面的詞彙,它更準確的表達方式是「非婚同居」。

近日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審議過程中,關於「非婚同居」的爭議引起了較大的關注。有人認為「非婚同居」目前在國內有明顯的上升趨勢,與此相伴隨的糾紛也大幅度增加,如孩子的問題、財產糾紛問題,法律應該對其做出回應。也有人認為法律如果認可「非婚同居」,會對當下的婚姻制度產生較大衝擊。雖然社會上已經有一部分人接受了「同居關係」,但大部分人對待婚姻還是傳統保守的。

從「夫婦式家庭」到「同居關係」,自由的制度賦予了家庭更多可能性的空間。它為同性伴侶的共同生活提供了可能,也體現了夫妻關係在當代家庭生活當中不再如以往那麼重要,它已經不是一個絕對需要維護的對象,人們的家庭生活,甚至可以不需要「夫妻」的頭銜。如果領養制度在未來能夠放開,家庭生活,將擁有更多的可能。

04

未來家庭暢想

婚姻危機,是否意味着「家庭危機」?

讓我們重新梳理一下前文的討論。和朋友「成家」成為網絡話題,是人們對於婚姻生活質疑的結果。越來越多的人寧願單身solo一生,最後和朋友一起住進養老院,也不願意強行讓自己步入婚姻家庭。而當下家庭的基礎,是異性戀婚姻。這意味着目前「家庭」的主要角色,仍然是經濟範疇的生產和後代繁衍,除此之外,還有情感扶持。但是情感扶持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人們因此呼喚更自由的家庭形式,「同居關係」在開放的地區,逐漸受到年輕人的歡迎。

如今新聞反覆談論90後離婚率升高,似乎在暗指某種需要迫切解決的家庭危機。在這種話語體系中,家庭依然是和婚姻綁定。然而夫妻危機是否意味着家庭危機呢?

在《家庭史:現代化的衝擊》的最後一章,多位作者共同給出了一個可能會令你意外的答案:不會。事實剛好相反,這種危機似乎在強化着家庭世系可以依賴的親族網。孩子如果讓母親撫養,家庭世系又會變成母系。大量的家族活動,讓更大範疇的家庭恢復了生命。夫婦式家庭,以反抗舊式門第婚姻之自由象徵的面目出現,然而家庭架構表面的單一化掩蓋不了它長久以來的連續性,親族關係至今仍然是一種重要的社會存在。

中國由於計劃生育政策,許多獨生子失去了更為廣泛的親族關係。「但當真的親族關係不存在的時候,會有一種假的親族關係取而代之。」《家庭史》中的這句話, 或許道破了為何「友誼合同」會為大家所喜聞樂見。

電視劇《致命女人》(2019)劇照。

最真摯的感情是無法「提純」的,友情,同樣也可以擁有親情般的距離。就像《致命女人》中的西蒙娜和卡爾,一個異性戀,一個同性戀,雖然兩個人搞出了一場婚姻鬧劇,但他倆對於彼此都是最親的家人,這種感情是無關男女關係的。(假的親族關係也有另外一種可能,這和生育技術發展有關。如果未來人們可以藉由體外子宮孕育孩子,如果親屬關係僅僅只是建立在倫理的基礎之上,未來的家庭形式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但是願景歸願景,與朋友「成家」如果真的到了要討論法律是否要認可的程度,那它的意義會複雜得多。親密的夫妻關係遭遇利益經常面臨崩盤的結局,更何況相較之更有距離感的友誼?

本文轉自新京報書評周刊 作者:榕小崧

本文編輯:張孜蕙

- E N D -

你能為我摘一顆星星嗎?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8-25 17:08:37

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往往忽略了感情的經營,適當的情感諮詢還是有必要的,特別是像你們這樣專業的機構

頭像
2024-05-17 10:05:47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頭像
2024-01-12 02:01:37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頭像
2023-10-16 04:10:21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