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失戀33天更痛苦的,是預售45天

情感導師 6162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今年的3 · 15晚會,成功讓無數人拔草了老壇酸菜面,被冠以「國產方便麵之光」之名的白象方便麵異軍突起。

3月16日晚間,白象直播間的觀看人數飆升至6萬,直播間也掛上了「全面預售,理性消費」的提醒字樣。能讓瘋狂的野性消費愛好者瞬間下頭的,只有「預售」二字能夠做到。

比失戀33天更痛苦的,是預售45天

無處不在的預售,放過互聯網吧! / 白象直播間截圖

衣食住行,比「食」排名更靠前的衣裝,更是飽受預售之苦的重災區。

同樣是3月15日,新華社發文《揭秘網紅服裝店超長預售》,點名批評「預售不告知」「預售期間商家取消訂單」「超出預售時間發貨」等備受詬病的電商現象。

這世上能夠惹眾怒的事情不多,只有三件事:預售、預售,還是預售。

預售你說吧

要我等多久

如果想在這個春天為自己線上購置一件春裝,除了預售,你幾乎別無選擇。

預售,幾乎成了大部分網紅服裝店鋪的標配,T恤、吊帶、連衣裙,甚至一些常規款服裝,不少也只做預售。

女裝一向是電商平台上公認的「好生意」,毛利高、也相對高頻,可以孵化出韓都衣舍這樣的線上服飾品牌,在過去十幾年內創造過足夠多的財富故事。直到現在,女裝也是淘寶最重要的類目,被稱為淘寶的「護城河」之一。

沒有買賣,就沒有預售對我的傷害。 / unsplash

一般來說,男性消費者對服飾的渴求低於女性,購買男裝時常常出於即時需求,很難接受預售。所以電商平台上大肆盛行的預售風氣,大多集中在了女裝店鋪。

接受《豹變》採訪的消費者秦麗為這種對比感到鬱悶,「這意味着商家不是做不到不預售,而是他們覺得即使預售,女裝客戶也不會大量流失」。

女性消費者的容忍度一再被電商達人「高估」,亦是有跡可循的事情。

女裝預售最開始盛行的範圍,除了小眾原創設計師品牌,就是「三坑」類目——漢服、Lo群和JK,這些產品產量低、成本高,商家很難大量備貨。

拿漢服舉例,漢服的受眾範圍相對較小,其銷量也仍算「小眾」,為最大程度降低風險,大部分漢服商家長期採用「預售+尾款」模式,以銷售量來反向決定生產量,銷售周期過長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環節。

在「三坑」圈內,等待是基本操作。短則一個來月,長則可達半年,合理懷疑現在電商泛濫的「預售45天」潛規則也是來自「三坑」。因為在早期的三坑圈內,只有頂端牌子可以做到45天內發貨。

如果說因為商品「小眾」而不得不採用預售方式,只能算是消費者「自找苦吃」。到如今,淘寶上大量店鋪應用預售制度,則讓大眾抵制預售的情緒愈發升溫。

瀏覽各大電商APP和社交平台,不難發現出現在預售列表里的商品已經不僅局限於衣服,還有包包、手機殼、衛生紙,甚至生抽。「醬油為什麼也要預售?是因為現在才開始種黃豆嗎?」

而預售套路之多,更是讓人煩不勝煩。

目前網上銷售的商品對於預售的標註不一,直接在商品標題中清晰標註「預售」字樣的已經是「大好人」。有些商家只在產品說明中附上一行小字,把購物變成一場「大家來找茬」遊戲,甚至還有大部分商品則是在加入購物車後才顯示發貨時間。

預售的騷操作再多,也比不上「工作日」算法。 / 網絡截圖

最難以讓消費者接受的則是在付款後才顯示發貨日期,甚至將發貨時間一改再改。如果提前清楚告知預售時間,還是你情我願的正常買賣;但如果買時不告知預售,或者標註不明顯,這種「詐騙」容易造成巨大心理落差。

在小紅書上,「討厭預售」的話題已經有超過740萬瀏覽量,因為預售而破防的消費者吐槽隨處可見:不懂就問,現在電商賣現貨是犯法的嗎?

《奇葩說》辯手冉高鳴曾發視頻吐槽:「商家不想積壓貨物,我理解,但我2月份買的毛衣,顯示4月10號之前發貨,這是幾個意思?您是缺真羊毛,還是缺我這個『傻羊毛』?」

天下苦預售久矣,只能苦中作樂安慰自己,沒有經歷過超長預售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用流行語來說,你和預售「和解」了嗎? / 電影《下妻物語》

預售成風

無人生還

進入電商服飾行業的第6年,Kite的淘寶店鋪粉絲量已經達到70萬,這些年來他的經營準則是:從不預售。

雖然不預售,但Kite的店鋪也會經常出現工廠沒辦法在既定時間內交貨的問題,「平台加壓,牌子負荷,工廠又反過來咬一口」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電商平台堪稱KPI卷王,除了雙11、雙12、6 · 18、新勢力周這種必然存在的大型活動,平台還會根據店鋪業績情況來要求店主開活動。

頭部主播也逃不開預售。 / 李佳琦直播間截圖

為了淘寶後台持續提供流量給自家,很多商家就只能按照平台節奏去「上新」, 但往往市場和工廠、甚至品牌自身開發都很難跟上平台節奏,預售就成了唯一可行手段。

「有了預售就能穩定流量,然後再瘋狂催工廠。但工廠除了一年四季定下來的常規產能,像這種急單就是臨時加鍾,很難保證生產時間。」像謎一樣神秘的預售時間,在Kite這類店家眼中是個難以破局的「死循環」。

而商家選擇預售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為了測試新品這個款式究竟值不值得投入。

如果預售成功,當然皆大歡喜;而如果預售成績不理想,很多商家反而會選擇「破罐子破摔」,壓縮後續生產服飾的工藝和布料。

對於消費者而言,嚴重缺貨的預售商品的質量好歹是保住了…… / 電商平台截圖

「商人肯定不會再投入更多的成本和精力經營這個款式,布料市場本來就魚龍混雜,一塊簡單的格子布,也有高配低配之分。但在電商購物,消費者只能看到『照騙性質』的實物,根本無從得知服裝最初設計的質量如何。」

因為無法接觸,特別是等待了超長預售之後,收貨的買家只會從版型上確認貨對不對板,很方便商家從材料方面「鑽空子」。

這亦是Kite的店鋪堅決不開放預售的原因:「預售是因為『好東西值得等待』,不是急着穿的心理,而是那一份期待終於上身的儀式感。」

資深電商人士老言在公眾號「剁椒」的採訪中分析過電商預售之風越演越烈的原因。

高庫存是壓在服裝品牌身上的一座大山,在老言看來,拉夏貝爾等諸多服裝品牌的倒下,也都是因為庫存。

「即使預售一定會引起消費者不滿,但與庫存積壓造成的損失比較,更多商家寧願選擇減少庫存。」

減少庫存,也就意味着現貨減少。而各大電商平台居高不下的退貨率,同行抄襲仿品盛行、爆款衣品可遇不可求則進一步壓縮了現貨的生存空間。

賣現貨當然不犯法,但會「吃虧」。想要商家不賣「空氣」,得先從消費者不買開始。又或者,給預售換一個更理直氣壯的名詞——眾籌。

萬物皆預售

網購即地獄

縱使電商服飾行業困難重重,但所有風險就應該都由消費者來承擔嗎?預售之所以飽受指責,可能是因為部分商家過於沉迷這種「空手套白狼」的不勞而獲。

以首當其衝的大幅度退貨率為例,一些新興電商平台的女裝退貨率,常年保持在50%到60%,淘寶的退貨率也在30%左右。退貨率會影響店鋪權重、影響品牌形象,如果不搞預售,光是退貨就能壓死不少服裝店鋪。

但「七天無理由退換」已經是默認的網購基本條款,大部分平台並不會把問題歸結到商家身上,只有「質量問題退換」才會影響店鋪的口碑和帶貨。

大部分消費者會選擇「七天無理由退換」,就算不會,店鋪客服也會刻意引導避免質量退換。 / 天貓截圖

基於這種退貨邏輯,商家處理預售的邏輯變成了:預售45天,其實相當於「用戶冷靜期」,退單幾率大,商家已經在預售期間把退貨率考慮在內。

如果退貨率低於預期,就會導致沒貨可發,只能以各種理由來搪塞消費者,甚至出現用戶等了一年都等不到的情況。反過來,如果退款率高於預期,則會出現預售貨積壓的情況,會在下一個季度清庫存。

這就會導致買家收到衣服時已經過了季,但同時店鋪又開始了清貨打五折,貨到即貶值。像這種商家,無疑是把預售規則玩到了極致,把資金和庫存風險全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預售漸成風氣,商家卻不會有任何損失。某種程度上,這正是賽博朋克版「店大欺客」。

預售像泡沫,一戳就破。 / unsplash

正如網友吐槽,「春天才幾天,預售占45天」。人生有多少個十年?預售即將走過它的第一個十年。

一份生效於2012年12月15日的「天貓預售規則」顯示,天貓預售最開始作為一個頻道出現,旨在用戶提出需求量,供應方根據需求生產產品並提供給用戶。

對於供應方來說,預先知道需求可以計劃性生產,從而減少積壓或緊急加產造成的成本;對於用戶來說,同樣的產品價格可以更低。

一份《天貓預售頻道(C2B模式)管理規範》也顯示,預售模式主要包括新品上市、新品探市、定製專款、稀缺限量、當季時令、進口商品。

誕生於2012年年末的預售,在十年後的春天依然沒能找回它的「初心」。

參考資料

[1] 夏衣秋穿?揭秘「網紅」電商的超長預售 | 新華社

[2] 春裝「預售45天」,成功讓我「錯過春天」 | 剁椒TMT

[3] 預售45天:冬天已到,我的羽絨服還在工廠 | 豹變

[4] 淘寶女裝店主,困在最蕭條的春天裡 | 降噪NoNoise

[5] 互聯網到處是預售 | 燃次元

[6] 超長預售,消費者們受夠了!這些霸王條款涉嫌違法 | 中新經緯

[7] 漢服的現實困局:價格戰血拼、供應鏈掣肘、大IP依賴 | 深響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5-07 16:05:44

給出的方案很有意義很實用,對我的幫助很大!

頭像
2024-01-12 12:01:19

可以幫助複合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