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倫大學心理學家:性取向成因|先天還是後天?同性戀能改變嗎?

情感導師 6070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獨家原創課程《性心理解析》第五課:為何有不同性取向?

本節內容是《心理學簡報》獨家原創系列課程《性心理學解析》第一季《三思而後「性」》第一部分的第五小節內容。

在本節課程中,我們將繼續圍繞性取向的問題進行探討,我們將結合最新的科研成果深入解析性取向的成因,到底是天生的還是在後天形成的,性取向能否在成長中被改變。

本節課程目標:

杜倫大學心理學家:性取向成因|先天還是後天?同性戀能改變嗎?

通過這節內容,為讀者提供對性取向的科學、客觀的認知渠道;有助於讀者了解、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性取向;對性取向有關的基本問題和前沿科研成果形成一個整體的、系統化的知識體系;並對同性戀形成科學客觀的認知,摒棄偏見和破除謠言。

通過本節課程,讀者可以獲取到以下信息和知識點:

性取向的定義及分類;目前學術界對性取向成因的最新研究進展和結論;性取向的成因到底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形成的?性取向的定義及分類

在上一節課程中,我們已經詳細介紹了由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 University)的心理學教授J. Michael Bailey在2009年對性取向定義的總結及其分類標準。

性取向是一種內心機制,可以將人類個體有關於性的生理、心理、行為在不同程度上引導至女性、男性或雙性的傾向[1];通過個體表現出的生理、行為和心理特徵可作為性取向的判斷指標,具體表現為個體對異性、同性或兩性表現出性慾、愛欲、吸引力、性喚醒、性幻想、性行為等特徵[1];依據個體對不同性別對象產生生理、行為和心理反應,可以將性取向分為:異性戀(heterosexual)、同性戀(homosexual)、雙性戀(bisexual)[1]。性取向的成因:性取向是先天形成還是後天形成?

人群中存在不同性取向在上一節課程中我們重點分析了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心理學教授Ritch C. Savin-William和Zhana Vrangalova於2013年發表的研究成果,詳細論述了不同性取向在人群中的比例分布,具體數據如下圖所示:

簡而言之,男性和女性的性取向分布並不相同[2]:

97.2%的男性是異性戀,0.4%是雙性戀,2.4%是同性戀[2];97.8%的女性為異性戀,1.2%是雙性戀,0.9%是同性戀[2]。也就是說,男同性戀的比例高於女同性戀,雙性戀女性的比例明顯高於男性[2]。

為什麼性取向會存在差異?根據這些結論,我們產生了如下問題:

問題1:為什麼有些人是異性戀,有些人是同性戀或者雙性戀?問題2:為什麼男同性戀的比例高於女同性戀?問題3:性取向是先天形成還是後天形成的?問題4:性取向能在後天被改變嗎?同性戀可以在後來成長環境中被改變成異性戀嗎?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參考了英國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心理學家Christopher C. H. Cook教授在2020年的最新綜述中總結了性取向成因的相關問題,因此,我們將重點參考這項最新的文獻為讀者們解讀上述問題。(文獻題目和摘要截圖如下圖所示)

Cook教授在文獻中總結性取向的成因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基因(Genetics)激素(Hormones)非社會環境(The non-social environment)社會環境(Social environment)接下來,我們就將一一從這4個方面對性取向的成因進行論述。

性取向成因假說1:基因(Genetics)

同卵和異卵雙胞胎實驗:基因不是性取向的唯一成因在性取向成因的基因假說中,最具影響力的一個實驗來自於美國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的心理學教授Scott L Hershberger在1997年對同卵雙胞胎(monozygotic twins)的研究,該研究成果於1997年發表於期刊Journal of Sex Research。(文獻題目及摘要截圖如下)

這個實驗的邏輯在於,同卵雙胞胎具有相同的基因,如果基因是唯一導致性取向差異的因素,那相同基因的兩個人應該擁有相同的性取向,也就是說性取向的一致率應該為100%。

從Hershberger教授的研究結果顯示:同卵雙胞胎中,其中一人為同性戀,另一位也是同性戀的概率是20-25%[4]。也就是說,兩個擁有完全相同基因的雙胞胎並不具備相同的性取向。這說明,基因並不是影響性取向的唯一原因。

在之後的研究中,很多實驗採用了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dizygotic twins,具備50%的相同基因)進行對比。在眾多實驗中,心理學家總體得到的結果顯示:同卵雙胞胎的性取向一致率高於異卵雙胞胎;平均而言,24%的同卵雙胞胎和15%的異卵雙胞胎具有一致的性取向[3]。也就是說,基因是性取向成因的部分原因。

綜上結論,同卵和異卵雙胞胎實驗證明了基因確實對性取向有影響,但不是唯一影響因素。

基因對性取向的影響為32%Christopher C. H. Cook教授分析:哪怕是擁有完全相同基因的同卵雙胞胎,也在母親子宮的胎兒發育期和後天成長中存在差異,並不能認定同卵雙胞胎是在完全一致的環境中發育和成長的[3]。因此,他認為影響雙胞胎性取向的因素並不僅僅是基因。

為此,Christopher C. H. Cook教授歸納總結了2020年前的眾多文獻後得出結論:平均而言,同性戀的產生因素有32%來自於基因的差異[3]。

分子遺傳學技術:第8、13、14號染色體上的差異導致了性取向不同由於分子遺傳性技術(Molecular genetic techniques)在近年來的崛起,給予了性取向基因假說更多的檢測手段。目前的實驗手段尚不足以完全確定具體是哪個或者哪幾個基因影響了性取向的差異,但唯一能肯定的是,性取向並非由單一基因控制[3]。

最新的研究中,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的Alan R. Sanders教授團隊在2017年的研究中通過基因標記的方法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測試了男性性取向與染色體的關係[5]。該研究結果於2017年發表在期刊Scientific Report。(文獻題目和摘要截圖如上所示)

實驗中,Sanders教授對1077名男同性戀和1231名男異性戀通過SNPs進行了測試,發現:第8、13、14號染色體上的差異導致了性取向不同[5]。

性取向成因假說2:激素(Hormones)

雄激素(androgens)水平影響性取向Christopher C. H. Cook教授總結:人體在早期發育中,尤其是胎兒在母體子宮內(intra-uterine)的發育時期性特徵受激素影響,這些影響有些是可逆的,有些是不可逆的。實驗表明,在這些不可逆的影響中包括了大腦的改變從而導致產生不同的性取向[3]。

具體而言,雄激素(androgens)對性特徵和性取向有着重要影響[3]:

雄激素水平更高的女性,同性戀比例更高;在特定的關鍵發育時期,雄激素水平影響大腦發育,使大腦對性吸引、性行為產生對應反應。如果雄激素含量屬於非典型水平時,有可能導致大腦對性別對象產生不同的性傾向,由此產生不同的性取向。性取向成因假說3:非社會環境因素(The non-social environment)

子宮內的影響:家中最小男孩同性戀比例更高Christopher C. H. Cook教授分析,在家庭環境中對性取向影響程度最大的因素是男孩出生順序效應(fraternal-birth-order effect),這是由於孩子在母體子宮內的所受到的影響造成的。研究證明,家中有多個哥哥的最小男孩同性戀比例增高[3]。

原因分析:H-Y抗體水平影響男性大腦發育這個原因可以從免疫學來進行解釋。在母親懷男孩時,男孩Y染色體上某些男性特異性抗原——H-Y抗原(H-Y antigens)會觸發母體的免疫反應。在母體第一次懷男孩時,這種免疫反應被引發,如果在後來繼續懷男孩,H-Y抗體水平受到H-Y抗原的激發將逐漸升高。因此,如果一個母親生育多個男孩,最小的男孩在子宮內H-Y抗體水平最高,而H-Y抗體水平會影響男性大腦發育,從而導致出現同性戀的比例升高;但這種情況並不包含同母異父的兄弟[3]。

性取向成因假說4:社會環境因素(Social environment)

眾多心理學研究已經證明後天的社會環境因素對性取向沒有影響。Christopher C. H. Cook教授解釋,很多人認為孩子在後天的成長環境導致了性取向的差異。如:男孩當作女孩養,女孩當作男孩養。但實際上,研究證明,這些成長環境的改變並不會導致性取向的改變[3]。

總結:性取向到底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形成的?能否改變?

性取向是先天還是後天形成?「先天與後天」(nature and nurture)一直是性取向成因爭論最為焦灼的話題。本文從科學、客觀的角度,基於目前對學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解讀,我們可以發現性取向的成因更應該從先天因素上考慮。

無論是基因、激素、子宮內影響,都是不受後天因素影響的先天因素。而且,從科學的角度而言,實驗證據證明後天環境並不會對一個人的性取向起決定性作用。而那些認為同性戀是因為後天環境影響的謠言也就在科學實驗的證明下不攻自破。

性取向能否改變?性取向能否改變?這是很多異性戀對非異性戀最具偏見、也是最常見的一個疑問。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充滿了偏見、質疑和挑釁,我們想反問:為什麼要改變性取向?又憑什麼要改變?性取向並非是一個自由選擇的選項。

正如本文之前分析的結論:性取向是每個人的一種內心機制,是一種內置的(build-in)的屬性,就如同我們的膚色一般。

人類的膚色與生俱來分為了黃、白、黑,雖然根據不同文化和審美,總有一部分人偏愛某種膚色,但無論如何偏愛,也不至於為了這種偏愛或者是偏見去改變自己的膚色,或者哪怕再有偏愛,也不至於去問一個人:是否願意換個膚色來試試?同理,性取向也是如此,不僅不需要為了一部分人的偏見去迎合他們的偏愛,更無需去改變,因為生而如此。

寫在最後:你可以不認同,但不能不尊重

無論是何種性取向,都是先天因素產生的結果,不應該因為異性戀是多數派就去歧視少數的非異性戀,更不應該把同性戀、雙性戀視為是心理疾病。

排除文化和社會輿論的影響,人群中本來就有特定的性取向比例,這是再正常不過的自然現象,就如同有些人有耳垂,有些人沒有耳垂,你並不能說沒有耳垂的人是天生殘疾,這只是多樣性的一種體現而已。況且,非異性戀並非只存在於人類,目前地球上已經有超過500種動物被觀察到了非異性戀的情況。所以,不能缺乏科學、客觀的理解,就僅僅因為少部分的不同就把其界定為怪異。

關於性取向,你可以不認同,但不能不尊重。對於和自己不同的現象,每個人都有選擇態度的權利,我們希望通過本文的科普,能讓讀者對不同的性取向有一個科學、客觀的認識,試着去理解不同。

下節課程預告

在《性心理學解析:三思而後「性」》專欄的第三節內容中,我們將繼續圍繞性取向的問題展開深入探討,通過介紹心理學領域的最權威、應用最廣的經典性取向測試金賽量表(Kinsey Scale),也被稱為「同性戀 / 異性戀等級評定表(Heterosexual–Homosexual Rating Scale)」來為讀者提供可以自測性取向的科學、準確的方法。

後續免費課程大綱及時間預告

免費課程參與方式:關注《心理學簡報

參考文獻

[1] Bailey, J. M. (2009). What is Sexual Orientation and Do Women Have One?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Identities, 43–63.

[2] Savin-Williams, R. C., & Vrangalova, Z. (2013). Mostly heterosexual as a distinct sexual orientation group: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evidence. Developmental Review, 33, 58–88.

[3] Christopher C. H. Cook (2020): The causes of human sexual orientation, Theology & Sexuality, 27, 1–19.

[4] Hershberger, S. L. (1997). A twin registry study of male and female sexual orientation.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34(2), 212–222.

[5] Sanders, A. R., G. W. Beecham, S. Guo, K. Dawood, G. Rieger, J. A. Badner, E. S. Gershon, 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Male Sexual Orientation.」 Scientific Reports 7, no. 1 (2017): 16950.

《心理學簡報》原創|禁止轉載

原創作者|《心理學簡報》核心主創團隊

文章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免費課程參與方式:點擊關注《心理學簡報》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6-06 12:06:47

專業的情感服務機構真的不錯

頭像
2024-02-20 12:02:20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