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預防、干預到回歸社會,楊浦區社會心理服務讓心理困擾者走出陰霾

情感導師 7913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醫教結合試點項目,讓心理諮詢師走進高校。

最近,位於楊浦區精神衛生中心住院部三樓,一家名叫「healing coffee」(治癒咖啡)的咖啡吧內客人絡繹不絕。咖啡師、收銀員、服務員是精神衛生中心已出院的康復患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職業技能培訓後上崗。小小一杯咖啡,是他們通往正常社會的一扇窗口。

「我心情不好,什麼都不想干,是不是得了抑鬱症?」「抑鬱症、焦慮症治得好嗎?」「精神障礙患者是不是很可怕?」對於心理困擾、精神類疾病,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

根據最新的全國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我國成人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為16.57%,其中嚴重精神障礙約為7‰。精神障礙並不可怕,關鍵是如何讓康復患者回歸社會。而普通人生活中面臨着各種心理風險因素,如不正確對待、及時干預,也有可能發展成為精神障礙。

從預防、干預到回歸社會,楊浦區社會心理服務讓心理困擾者走出陰霾

作為全國精神衛生綜合管理試點、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之一,多年來,楊浦區統籌各部門資源,多點發力,立足綜合管理、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相繼推出預防心理疾病的心理服務「六進工程」、心理危機干預熱線、幫助康復患者重返職場的「示範性陽光心園」等項目群,在預防、干預和回歸三方面,守護着人們的精神心理健康。

一生陪伴,守護健康的一方港灣

小林是楊浦區某高校的學生,發病時,她會突然情緒高漲、興奮話多,自稱有能力做外交部長。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康復後的她,如今在上海一家外企上班,過着正常人的生活。而這得益於楊浦區「精神衛生-學校」「醫教結合」項目。2015年起,在區衛健委和區教育局的領導和指導下,區精神衛生中心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簽約「醫教結合」項目,同年將項目內涵擴大到區域7所高校,將精神心理健康服務覆蓋整個青少年階段。

對標楊浦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加速科創服務的需求,楊浦區發改委、科委、衛健委及人社局積極推動高新園區心理健康服務發展,2016年「心理健康進園區」項目正式啟動,落地長陽創谷。

經過數年耕耘,楊浦區持續形成覆蓋母嬰、中小學生、高校師生、企事業單位職工、機關公務員、社區居民及老年群眾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心理健康服務特色項目群——「六進工程」。

從生命源頭開始

「六進工程」,從孕育生命的起點開始。楊浦區精衛中心與區婦保所合作的公益項目「圍產期心理關愛項目」,通過心理專家團隊和婦保醫生團隊聯手打造「雙專業服務」,開展了包括心理沙龍、團體心理疏導在內的多形式服務,陪伴圍產期女性走過人生最重要的時刻。

定海社區的陳女士最近懷上了第二胎。「第一次懷孕時,我經常處在焦慮、恐懼、擔憂和易煩躁的負面情緒下,可能就是由於這個原因,導致孩子現在的個性比較內向,也很敏感。」如今第二次懷孕了,還是會時常感到焦慮恐慌的陳女士十分擔憂,會再次因自己的不良情緒,影響胎兒將來的個性。

過去,陳女士人際關係圈窄,自從懷上二胎後又細微謹慎,平時僅有的幾個閨蜜也不常交流來往了。她的所有精神支撐只能依賴自己的丈夫和家人。「我丈夫平時工作忙,沒有時間陪我。我媽媽身體不好,我也不想給她增添煩惱。」這導致她變得有點壓抑。

在懷孕7個多月時,陳女士通過定海社區加入了社區孕媽咪心理關愛服務項目,加入了孕媽心理沙龍圈,還交上了幾位朋友。每次定期來參加沙龍時,她都會與大伙兒一起溝通傾訴,相互分享孕期體驗、孕期保健、營養知識等話題。在小組活動中,她掌握了一些調節情緒的技巧,讓她提高了孕期的精神生活質量,正滿懷信心地期待着寶寶的健康出生。

守護年輕的心靈

2016年,正在上大學的小林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突發精神障礙,在學校猜疑同學嫉妒自己、導師暗中作祟,經常謾罵同學、導師,甚至動手。由於小林父母身處偏遠地區,無法立即趕至上海,學校聯繫其父母獲得授權後,由學校心理諮詢中心老師、輔導員陪同小林來到楊浦精神衛生中心。

來院時已是夜間,但醫院為她開啟了綠色通道,讓她留院觀察,由兩名精神科主治醫師為其明確診斷。經過一個月的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後,小林的病情逐漸好轉。然而,細心的管床醫師發現小林還是有點不安。詢問後得知,小林馬上有兩場重要的求職面試。但小林覺得自己住院一個月來,變得有些「笨」,擔心自己無法通過面試。

管床醫師耐心地和小林溝通:「住院靜養,對你來說反而是個好好準備面試的好機會啊。」同時,管床醫師也向治療組醫師反映此情況,經過討論後調整了治療方案,逐步換用鎮靜作用弱的藥物治療。

小林在參加第一場面試的前一天出院了。兩星期後,她參加的兩場面試均順利通過。小林最終選擇了留滬某外企工作,她覺得留在上海、留在熟悉自己病情的醫生身邊,自己能安心順利地面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

楊浦區精神衛生-高校的「醫教結合」項目從10年前就開始嘗試。2015年1月楊浦區衛健委正式與上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合作,啟動由區精神衛生中心與區域內各大高校實施的「楊浦區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醫教結合試點項目」。區精神衛生中心派專業團隊為高校提供心理危機干預、評估和診療,聯合舉辦精神、心理健康品牌系列心理健康宣教活動。目前該項目已發展成為覆蓋楊浦、浦東、虹口、寶山4個區部分高校的市級特色項目,打造了「滬江醫教杯」心理健康宣教金名片。

給社區老人陪伴

楊浦區四平街道的李阿姨今年68歲了,老伴已經去世,孩子在外地生活和工作,來看望的次數有限。李阿姨雖然身體還算硬朗,卻日復一日地感覺到情緒低落。以前李阿姨還會出門走走和運動,可近年來除了購買日常生活用品外,幾乎不太出門,與社區之前要好的老人們也斷了聯繫,心裡話沒人傾訴……

今年,在睦鄰中心的工作人員和街道鄰居的幫助下,一場「楊浦區睦鄰中心心理關愛實事項目」給李阿姨的生活帶來了轉折。李阿姨因為參加活動而認識了更多社區居民朋友,也了解了許多老年人相關的身心健康常識。從最初參加活動的不安消極變成了每次活動都積極參加,李阿姨變得開朗起來。

每個月,項目都有不同的活動主題,有關於情緒、溝通表達和養生的身心健康講座,也有動手動腦的益智遊戲和比賽。「以前不知道什麼叫心理健康,總是糊裡糊塗過日子,不開心也藏在心裡,現在知道該怎麼調節了。」李阿姨說。

睦鄰中心關愛項目的展開,在愉快的分享和遊戲活動中,向老人們普及了心理健康常識,改變了人們對心理干預的誤解。

「睦鄰中心」居民心理關愛服務是楊浦區衛健委、各街道共同推出的區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自2016年開展以來,區精神衛生中心通過專業心理服務團隊,以團體、個體心理輔導,專題講座,「益智延老」遊戲等多種形式,定期為12個街道的群眾,特別是老年人群提供關於心理衛生、阿爾茨海默病、認知功能方面系統性、針對性、整體性的服務,目前該服務已成為常規工作開展。

除了普通大眾,針對一些有精神心理服務需要的特殊群體,區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辦公室成員單位如信訪、公安、司法等部門,也結合服務人群的特點提供了多種心理服務。

一條熱線,連接生命的一個希望

小馮手上有兩瓶敵敵畏。電話里,她說自己患有抑鬱症,在過去的三年裡飽受折磨,但是家人不理解,粗暴對待自己。她最近想學聲優,問家人要兩萬元,家人認為她無理取鬧,將在上海鬧自殺的她「綁」回了安徽老家,並揚言再鬧就把她送去精神病院……

「我既沒錢學習謀生的技能,又不想被關進精神病院,不如死了算了……」獨自關在房中,小馮準備了農藥。在自殺之前,她撥通了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

諮詢師接到電話後,首先識別評估了小馮的自殺風險,然後通過傾聽共情,讓小馮的情緒得到宣洩,同時了解她自殺的原因,並反覆傳遞對她的關注,以及願意提供幫助的信息。最後,小馮答應扔掉農藥,並和諮詢師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危機才得以安全解除。

021-61230673,楊浦區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這是一條連接希望的生命線。每一次響起,來自楊浦區心理危機干預隊伍的諮詢師都會守在電話的另一頭,把無數搖搖欲墜的生命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楊浦區以精衛中心專業人員為主體,面向重點行業領域、重點人群建立了24小時心理援助專線,對有需要的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屬、隔離點相關人員開展心理危機干預服務,幫助其減輕恐懼、逃避、焦慮等情緒及心理困擾。除了區級心理援助熱線,楊浦區委政法委、教育局、總工會等部門也同樣開設了重點人群心理援助熱線,並持續開展服務。

疫情期間,張女士多次來電尋求幫助。她感覺到處都是病毒,不敢出門、不敢叫外賣和快遞,甚至連垃圾都不敢下樓去扔,生活節奏全部被打亂。即使到了復工階段,她也一次次地以各種理由向公司請假,焦慮到極點,經常夜不能寐。

電話那頭,諮詢師耐心地聽她一次次訴說,疏導她的焦慮情緒,讓陳女士在絕望中看到希望,終於邁出了第一步,從走出家門扔垃圾,到最後順利正常上班。

在集中隔離點,封閉的環境對於那些原來就有心理疾病的抑鬱症患者來說是雪上加霜。楊浦精衛中心與隔離觀察點形成定期的聯絡,為隔離點內人員提供心理疏導。

一位在隔離點內的留學生從國外回來後,隔離了一周就「憋」出了心理創傷舊患。她父親有暴力傾向,而她自己患有雙向情感障礙。如今長時間處於封閉環境,她產生了明顯的焦躁感,愈發感到生命虛無,心裡很難受。

「在隔離點除了休息以外,你有沒有一些平時很喜歡但沒有時間做的業餘愛好呀?」諮詢師嘗試轉移女孩的注意力。「其實我喜歡畫畫,只是現在沒有心情畫。」諮詢師建議女孩趁着隔離期間,重拾自己的興趣,從而降低焦慮感。

近年來,為應對突發事件中出現高度精神和心理壓力或心理行為問題,楊浦建立了區級心理危機干預隊伍,與相關機構聯手開展有針對性的、個體化的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服務。時至今日,楊浦區心理干預隊伍還在持續為新冠肺炎隔離點提供服務,並對康復患者及家屬進行常態化的交流和回訪,幫助他們回歸正常人的生活。

一杯咖啡,打開康復回歸一扇窗

目前中國有1600萬重性精神病患者,約占總人口的1%。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就業率很低,職業歧視對重性精神病患者回歸社會是最大的阻礙。

「陽光心園」是上海市殘聯聯合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在各街道組建的精神病人社區康復培訓平台,楊浦區的「陽光心園」分布於楊浦12個街道。楊浦區精神衛生中心作為區級「陽光心園」的示範點,在區殘聯的大力支持下,在依託醫學治療基礎上,近年來一直研究如何通過職業培訓、社會參與等方式,幫助精神病患者重建信心回歸社會。

一杯咖啡的力量

超超和沐枝都是精神衛生中心已出院的患者,後來成了中心「治癒咖啡館」的咖啡師。很多人都不相信他們能重新走上工作崗位,然而就在2020年10月10日治癒咖啡館開門營業的第一天,他們就賣出了170杯咖啡。

早在兩年前,楊浦區精神衛生中心就開始籌劃這家「治癒咖啡」了。「在咖啡館以前,醫院曾經在內部開過一個模擬超市,只針對病人開放,並未真正對外營業。咖啡館是醫院推出的第一個對外營業項目,病患、家屬、醫護都可以去消費。」精神衛生中心康復科負責人陳一郡說。

「治癒咖啡館」不是每月發工資的,只是作為楊浦區「陽光心園」的一個職業培訓平台,所得收入全部作為救治精神殘疾患者的捐贈款。

超超從小是個學習成績很好的孩子,在上海一所不錯的大學讀物流管理專業。「上大學以後,學習競爭更激烈了,績點經常不如人意。」承受着巨大落差的超超又遭遇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困擾,重重壓力下,她第一次發現自己患上了抑鬱症。

兩年前,脫離職場長達7年的超超走進了「陽光心園」,也正是在這裡,她找到了人生新方向。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職業培訓,她開始覺得:「也許我也可以重新工作呢?」抱着試一試的想法,超超成了精神衛生中心的一名志願者導醫。在服務來醫院看病的患者和家屬過程中,超超逐步建立起與人交流的自信心。當這家「治癒咖啡」開始招募志願者時,她第一時間就報名了。

和超超的10年病史相比,高個子男孩沐枝是剛被確診兩年的初次發病患者。今年29歲的他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發病的時候,會聽到有人在跟我說話,但我知道,那聲音不是真的。」自從確診以來,他再也沒有工作過。

直到一個月前醫生問他:「想不想嘗試做咖啡師?」這是他患病以來接到的第一個工作機會。做咖啡是一個可以讓人靜下心來的過程,看着親手萃取的咖啡慢慢滴落,清香四溢,沐枝會感到心情很好,腦海里的那個「小人」再也沒有出現過。

「大多數精神病患者從第一次發病開始,只要規律服藥,是可以痊癒並回歸社會的。」超超的主治醫生說,「精神病人達到穩定期以後可以進入大部分行業工作,但是他們需要一個窗口,去打破社會對他們的刻板印象,建立融入社會的自信心。」小小的咖啡吧,就是這樣一個窗口。

一個家庭的變遷

精神障礙,影響的不僅是個人,往往是一個家庭。家住楊浦的小左一家五口中,有4人為精障患者——年逾八旬的老母親照顧着三個患病女兒,還有一個長期臥病在床的外孫。

楊浦區衛健委、區委政法委、區精神衛生中心聯合推出的「楊浦社區弱監護精神障礙人士服務平台建設項目」,是一個針對弱監護精障家庭提供家庭照料指導、互助小組、座談會、結對等服務的項目。自2017年4月啟動至今,弱監護家庭服務平台已經讓20個弱勢家庭走出陰霾。

社工、醫生和志願者還記得第一次走進小左家時的情形:堆積如山的垃圾,令人窒息的氣味,矛盾重重的家庭關係,讓這個脆弱的家庭搖搖欲墜。由於年逾八旬的老母親沒有力氣清潔房間,三個患病女兒也均不收拾,房子長期無人打理。在需求調查期間志願者了解到,這個家庭最大的希望是有一個潔淨的家庭環境。

在項目組確定的20戶弱監護對象中,這家人是唯一沒有任何通信工具可聯繫的家庭。為了4個精障患者的康復,項目組專門安排一名志願者史苓對這個家庭開展了「一對一」為期7個月的定向服務。

服務期內,史苓對這個家庭進行了56次登門探訪,冬天送衣送物,節日噓寒問暖,終於使得長期封閉、不與人接觸的幾名精障人士敞開了心扉,把她當成朋友。她不怕髒累,為這家人打掃衛生、清理垃圾,讓他們有一個舒適的環境。

家庭矛盾,是這個家庭面臨的一個難題。一家五口長期處於劍拔弩張的關係中,老母親作為唯一一個健康的監護人,經常被她的幾個女兒拒之門外。每當此時,還是志願者上門來勸解,一次次耐心地講道理、化解矛盾,使彼此之間加深了理解。

在開展一年多時間裡,楊浦社區弱監護精神障礙人士服務平台建設項目在促進精障人士康復的過程中,既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同時也向大眾宣傳了精神衛生知識,減少社會對精神障礙人士的歧視,讓他們得到社會關懷、提高生活質量,為精障家庭建立起堅實的社會支持系統。

2021年4月,楊浦區由民政局牽頭,多部門合作,在全市率先啟動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複試點工作,將轄區的精神衛生社區康復和回歸提升到新的發展階段。

對楊浦來說,社會心理健康服務不僅是民生答卷,更是健康的宣傳隊,人民至上理念的實踐者。在區委宣傳部的支持和引導下,楊浦區大力弘揚心理健康工作者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現出的奉獻精神,廣泛開展心理健康的科普宣傳和健康教育,推動形成理解、接納、關愛精神障礙患者的社會氛圍,保護公眾心理健康,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為建設高品質人民城市示範區增添底色。

來源:東方網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8-13 21:08:13

情感方面有問題,真的是要找專業的諮詢機構

頭像
2024-02-14 23:02:04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