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省低風險地區返校師生,抵粵後48小時內要進行核酸檢測

情感導師 8475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近日,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印發《關於做好2021年秋季學期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學校結合屬地政府的要求,統籌推進2021年秋季學期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確保2021年秋季學期開學各級各類學校疫情防控「萬無一失」,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我們一起看詳情↓↓↓

一、嚴格落實校園疫情防控工作責任

各地各學校要在屬地新冠肺炎防控指揮機構領導下,時刻緊繃校園疫情防控之弦,不斷完善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專班齊抓共管、融合高效的工作機制。織密織牢全員全過程全方位防控工作網絡,壓實責任管事,分類施策管人,明確標準管場所,明確規範管過程,備齊預案管應急,聯防聯控,群防群控,不留死角。要壓實工作責任,做到「責任到崗、任務到人」,對不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責任的,要堅決糾正指導,造成嚴重後果的,要嚴肅追責問責。

二、周密部署開學前各項準備工作

從外省低風險地區返校師生,抵粵後48小時內要進行核酸檢測

(一)加強疫情研判工作。根據省疾控中心近期的風險評估,2021年下半年我省在急性傳染病方面應重點關注新冠肺炎、登革熱、諾如病毒感染暴發、手足口病、季節性流感、人禽流感等動物源性流感;在疫苗可預防疾病方面需要關注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和水痘疫情。各地各學校在持續鞏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下,堅持人、物和環境同防,堅持新冠肺炎與學校常見急性傳染病多病共防,堅決遏制傳染性疾病在學校流行、暴發。

(二)加快完善新學期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細化防控工作舉措。各地各學校要按照屬地政府的統一部署,根據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按照「一地一策」「一校一策」,重點人員「錯區域、錯層次、錯時、錯峰」返校等原則,制訂、細化開學師生返校安排、疫情防控準備等工作方案,重點制定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學校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方案和學校封閉封控管理工作方案,將開學工作與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疫情防控等統籌考慮。在總結前期防控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對照《廣東省2021年秋季學期開學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清單》,調整疫情防控機制和策略,既要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又不能層層加碼設卡,新政策制定後應加強與師生和家長的溝通解釋,取得理解和配合。

(三)精準落實人員排查,落實分類健康管理。各地各學校要進一步完善並落實好「四精準」、「六分」、「一獨立」、「三全」、「五管」校園疫情防控要求,完善師生員工健康狀況和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報備制度,逐一建立台賬,切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確保師生安全返校。全覆蓋、無遺漏精準掌握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的教職員工、學生分布情況;精準掌握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的教職員工、學生在校內各院系、各年級、各班級分布情況;精準掌握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的每個教職員工、學生返校前14天的身體健康狀況;精準安排疫情防控重點師生員工有序返校。新生和新入職的教職員工應在錄取(用)後,納入學校疫情防控網絡,及時進行健康監測與管理。積極建議引導師生員工和家長開學前14天返回家庭所在地,非必要不出省,減少外出與聚集,開展自我健康監測與管理。

(四)加強重點群體健康管理和服務

1.疫情防控的重點人員應暫緩返校,待所在地區降至低風險等級後或按防控要求健康管理後方可返校。疫情防控的重點人員包括開學時仍處於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區、中風險地區、封閉封控管理地區,仍在境外的人員;14天內來自高風險地區未解除隔離醫學觀察(含居家健康監測)的人員;正在接受隔離醫學觀察(含居家健康監測)的疫情相關人員,及治癒出院確診病人、無症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和次密切接觸者。

2.健康申報患傳染性疾病急性期(如流感急性期、肺結核病活動期等)的師生員工應暫緩返校,待治癒後憑復學證明返校。

3.對高風險地區所在地級市(除所在縣區以外的非封閉封控地區)來(返)粵人員,應在學校(家庭)所在社區統一安排下,開展核酸「三天兩檢」(兩次核酸採樣間隔24小時)和14天居家(校)健康監測。

4.對中風險地區所在地級市(非封閉封控地區)來(返)粵返校的人員,應開展「四個一」(即:發放一份健康告知書、開展一次健康諮詢、掃一次健康碼、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和14天自我健康監測。

5.從外省其他低風險地區直接來(返)粵返校的人員,抵粵後48小時以內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結果未出前儘量減少流動和聚集。學校應會同社區做好此類師生返校後的核酸檢測工作,提供必要的服務保障。

6.入境人員(澳門除外),嚴格實行「14+7」健康管理措施無異常後方可返校。14天集中隔離,第1、4、7、14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7天居家健康(隔離)監測,第15、21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7.加強對因疫情或因病不能按時返校或需採取額外健康管理方可返校師生的解釋溝通、關心關愛,及時關注其心理健康狀況,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導和服務。

8.加強內地民族班學生返校後疫情管理工作。各地各學校要按照當地疫情況防控要求,內地民族班學生提前返校後,應在校內相對獨立區域進行14天的健康監測,嚴格落實晨午檢、因病缺勤病因追蹤登記報告等管理制度,同時注意做好後勤保障和心理疏導等。

(五)進一步查漏補缺,完善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各級各類學校應按要求配備衛生專業人員及校醫室(院)。中小學校應按要求完善設置臨時隔離留觀室(區),高校、技工院校和中職學校應按要求完善設置足夠且相對獨立的健康觀察區域(宿舍),並做好生活、醫療服務等所需的設施設備及專業人員配備。各地、各學校要在開學前兩周內,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隱患排查,重點對各項工作流程、設施設備(如測溫儀靈敏度)、飲用水安全、食品安全等進行深入細緻的隱患排查,開學前整改到位。開學前應請有資質的檢測機構對校內各類型生活飲用水水質進行檢測。有條件的學校在開學前對學校食品從業人員開展諾如病毒的健康篩查,儘早發現和排除上述人員帶病上崗的隱患。

(六)積極推進疫苗接種工作

各地各學校要積極動員、組織適齡師生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在開學前開展查驗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記錄工作,查看學生預防接種證、電子預防接種憑證、健康碼接種憑證等接種記錄,建立應接未接人員台賬。

三、全面加強開學後校園日常管理

(一)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各學校要在屬地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堅持每日、每周、每月研判制度,嚴格實行常態化階段傳染病防控各項制度,疫情防控期間繼續嚴格執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做好師生健康監測與管理、嚴格落實晨午晚檢、因病缺勤(課)病因追蹤登記報告、複課證明查驗、環境通風清潔消毒等工作。改善和加強學校衛生硬件設施配備。對尚未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師生,返校後應及時組織按程序補種疫苗,確保符合條件的師生員工應接盡接,儘快構建校園免疫屏障。

(二)主動排查疫情重點人員。密切關注疫情情況,隨時研判全國及當地疫情形勢。精準掌握返校師生返校前14天行程軌跡,主動排查返校後14天內有原居住地升高風險等級管理的師生。及時聯繫屬地衛生健康部門和社區「三人小組」,按最新疫情防控要求落實分類健康管理。

1.對高風險地區來(返)粵人員開展14天集中隔離(自離開高風險地區起算)。

2.對中風險地區來(返)粵人員開展14天居家隔離(自離開中風險地區起算)。

3.對高風險所在縣區來(返)粵人員開展「7+7健康管理」(即7天居家隔離+7天居家健康監測),並在第1、3、7、14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4.對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來(返)粵人員開展核酸「三天兩檢」(兩次核酸採樣間隔24小時)和14天居家健康監測。

5.對中風險地區所在地市來(返)粵人員開展「四個一」(即:發放一份健康告知書、開展一次健康諮詢、掃一次健康碼、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和14天自我健康監測。

6.所有從外省低風險地區直接來(返)粵的人員,抵粵後48小時以內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結果未出前儘量減少流動和聚集。

7.入境人員(澳門除外),實行「14+7」健康管理措施,14天集中隔離,第1、4、7、14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7天居家健康監測,第15、21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三)優化教育教學管理。要結合疫情形勢和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進出學校、教學、就餐、住宿、課外活動的衛生健康行為規範、過程規範,推行錯峰制度,適時調整聚集性活動開展的頻次、規模,合理設置人員密集度。把好校門關,嚴而有度,既保證師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又嚴控無關人員進入校園,確保防控科學、規範、有序。保障因疫情等原因不能按時返校學生的教育教學進度。

(四)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校園環境衛生整治,徹底消除衛生死角,做好通風、清潔和消殺工作,保持環境整潔。重點關注飲用水、食堂衛生的清潔消毒,對宿舍、食堂、教室、廁所等重點場所,空調系統、校車等重點設備按指引進行清潔消毒。洗手設施應充足、布局合理,配置足夠的洗手液、皂液器等。切實防範、降低多重傳染病流行疊加風險。

(五)加強食品和飲用水安全管理。做好食堂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嚴格執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製度,定期清理庫存食品,及時處理不宜加工的原輔助材料。暫不採購、加工進口冷鏈食品,降低冷鏈傳播風險,做好就餐區桌椅、地面及用具、炊具的清潔消毒,引導師生按疫情防控形勢要求文明就餐。學校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飲用水,定期委託有資質的檢測機構對校內各類型生活飲用水水質進行檢測。

(六)重視學生心理健康。各級各類學校要及時摸排返校後師生心理狀況,充分利用心理課、微信推文等多種途徑正面傳遞心理防範知識,持續為師生開通心理輔導和諮詢服務渠道,提供心理支持,加強人文關懷。密切關注重點學生,特別是原心理異常和在學業、家庭關係、人際交往等方面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學生,「一人一案」做好心理疏導,全力防範極端心理危機事件發生。強化家校溝通,引導家長重視和自覺維護學生心理健康。

四、切實提升校園疫情防控能力

(一)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完善、規範與社區、醫療機構、疾控機構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明確各方責任人和聯繫方式。完善學校常見傳染病防控制度,統籌落實常態化階段多重傳染病疫情防控措施,區別完善各類傳染性疾病的應急處置預案。逐步完善各級各類學校醫療機構人員配置。加強校醫、班主任培訓,提高校醫、班主任對秋冬季常見傳染病防控的敏感性、警覺性,強化多病同防。高校校醫院要落實預檢分診制度和首診負責制。規範中小學校衛生健康兼職副校長配備,積極動員衛生健康兼職副校長協助指導學校開展日常疫情防控工作。一旦發現校園傳染病個案病例,分類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必須做到「四早」「四集中」(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及時預防和控制聚集性疫情。

(二)提升校園模擬演練效果。學生返校前,各級各類學校應會同屬地相關部門開展演練。對可能產生人群密集的各項活動,至少演練1次,優化學生活動安排,減少聚集;完善發熱病人處置、全員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異常反應、群體性心因性反應、發現新冠肺炎陽性病例或密接次密接人員等不同場景應急預案,制定應急演練腳本,開展桌面推演或全員、全過程、全要素實境演練。確保教育行政部門(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學校-疾控中心-定點醫院的聯防聯控機制健全、溝通順暢,確保相關人員必須熟悉應急處置工作內容和流程。

(三)提升物資保障能力。強化對學校疫情防控相關物資、設施設備的供應保障,按應急狀態2周用量儲備消耗類防護用品(如口罩、消殺用品),並保證2周用量儲備供貨渠道;適量儲備體溫監測等設施設備。要加大對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學校的傾斜力度,確保各級各類學校防控物資充足。

(四)提升宣傳引導能力。將衛生健康安全知識納入「開學第一課」內容,上好疫情防控思政課。結合「黨史進校園」系列活動,將思政課教學優勢轉化為支持校園疫情防控的強大力量,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厚植廣大師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廣泛宣傳抗擊疫情的先進事跡和感人故事,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進一步增強廣大師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強化涉校輿情管控,加強正面宣傳教育,引導師生不信謠、不傳謠,防止負面輿情炒作。倡導科學防控知識和技能,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養成自我健康管理習慣,提高健康素養。引導家長和家庭同住人員加強對自身和子女的健康監測,學生和家長、共同居住者的患病情況、重點地區旅居史要第一時間上報學校,強化家校協同的傳染病防控管理模式。

(五)加強信息報送。強化疫情信息報送機制,明確疫情信息報送責任人,各地各學校在收到屬地疫情防控指揮辦、衛生健康或疾控部門反饋,或收到師生疫情相關的信息報告後,必須第一時間按照要求做好信息報送。

五、加強督導檢查

各級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專班要在開學前和開學初期,就疫情防控、開學準備、校園安全、教學安排等工作對轄區內各級各類學校逐項進行抽查,及時發現問題並督促整改到位。

各級各類學校應對照《工作清單》,逐項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及時查漏補缺,確保防控工作到位後方可開學。

省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將組成督查組,採取「四不兩直」方式對各地各學校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實地督查,確保防控措施落地落細落實到位。

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疫情防控工作,由各地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參照通知要求貫徹執行。

文字/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林霞虹

頭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波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趙小滿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2-03 02:02:14

給出的方案很有意義很實用,對我的幫助很大!

頭像
2023-12-19 10:12:27

可以幫助複合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