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重建良好親子關係

情感導師 8773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家有青春期男孩兒一枚,正在經歷着青春期家長被逼瘋的險境,特別想以自己的認知和實踐經驗,跟家長們聊一聊關於青春期孩子的成長難題。

今天,我們先來探討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到底是什麼?在揭開這個秘密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作為家長,你日常工作生活中,看待事物的視角是怎樣的?

半杯水實驗,折射你看待事物的視角

美國自然科學家、作家杜利奧提出:「沒有什麼比失去熱忱更使人覺得垂垂老矣。」這一觀點被人稱之為「杜利奧定律」。一個人擁有的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心態,決定着其生活的光明或灰暗。

解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重建良好親子關係

為了預測出樂觀者和悲觀者的情緒特點,心理學家曾做過「半杯水實驗」。一個人面對半杯水說:「我只剩下半杯水了。」另一個人則說:「我還有半杯水呢!」

類似的現象可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在一個炎熱的夏日,快下班的時候,天突然下起了大雨。面對突如其來的大雨,你的感受和想法是什麼?

你可能會說:「太好了,天氣終於涼快了!」

你也可能會說:「太糟了,今天怎麼回家啊!」

太好了」和「太糟了」都是內心的真實反應,這些感受和語句沒有對錯。下雨了,天氣確實會涼快;臨下班,下大雨,回家的路上確實很麻煩。兩個人面對同一件事,給出截然相反的描述,似乎都是客觀事實。

而兩人對事情的看法,則影響着他們後面的行動。想到天氣變涼快的人,會心情愉悅、耐心等待雨停,或者積極想辦法解決回家的問題;而想着沒法回家的人,會心情沮喪,不斷抱怨,最後可能還會在回家的路上因為心情糟糕一不小心踩了泥坑。

不難看出,前者就是我們常說積極樂觀心態,後者則是比較消極悲觀。他們看待事物的視角不同,也使得他們應對事情的方式不同。

阿德勒在《兒童教育心理學》一書中曾提到:我們的心理最為奇妙的地方是,決定我們行為方向的是我們對客觀事實的看法,而不是事實本身。

積極樂觀與消極悲觀,兩種截然相反的心態,決定着其處事的方式和行為的方向。

在面對青春期孩子時,家長的心態,也決定着家長與孩子的相處模式。

你看待青春期孩子的視角是否積極正向?

那麼,說到青春期,作為家長,你又會想到什麼詞?

叛逆?衝動?情緒化?脾氣暴躁?早戀?虛榮?

每個人對青春期都有不同的理解,然而不難發現,這些詞語裡大部分都是消極的、負向的。青春期註定是一段消極、難熬的人生經歷嗎?

從我十幾年的教學生涯里,以及這幾年從事的心理健康教育經歷來看,很多家長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經常是滿臉愁容,內心充滿不解和無奈。極少聽到家長感嘆:「哇!我的孩子進入青春期了,真是太棒了!」

面對下雨天,你的感受和想法,取決於你看待問題的視角。面對青春期的孩子,你的感受和想法,同樣取決於你看待事物的視角。硬幣有正反兩面,任何事物都有多種角度,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然而,在青春期的問題上,家長們太容易看到它的消極負向的一面,對它積極正向的一面常常視而不見。

家長需要明白,青春期的來臨,意味着孩子有了強烈的獨立意識,身心正在快速的成長,內在蓬勃的生命力噴涌而出。這難道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嗎?

因此,家長要調整視角,以積極正向的心態看待青春期的孩子。

什麼是青春期?

青春期具體指的是哪個階段?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變化呢?

青春期是孩子從兒童到成人的過渡階段,通常指的是從 10歲到 18 歲左右。這段時期是人的一生中身體和心理變化最快和最不穩定的。

在身體發育方面,孩子的身高、體重、肩寬、胸圍都會發生非常明顯的變化。孩子的生理機能也在迅速增強,肌肉與脂肪的變化,使男孩子更強健,女孩子更豐滿。

孩子體貌特徵開始接近成人,他已經不再是你眼裡的那個小孩兒,就要成長為風華正茂的青年了。正因為青春期的孩子處於生理的急劇變化,心理的發展受到強烈衝擊,孩子的身心發展在這個階段出現失衡。

生理上的快速成熟讓他們產生成人感,心理發展的相對緩慢使他們仍處於不夠成熟的狀態。他們外觀上看起來趨於成年人,但是心理又不夠成熟,這是造成青春期孩子種種心理矛盾的根本原因。

在這個特殊的階段,他們有很多不同於兒童時期的心理需求,特別需要家長了解。

青春期孩子有哪些心理需求?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1:情緒釋放和接納。

1.青春期孩子的情緒釋放

很多家長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感到特別失望和憤怒,覺得孩子特別不懂事,不聽話,脾氣暴躁,極度情緒化,如一匹脫韁野馬,難以馴服。造成這樣的局面,不是孩子故意的。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家長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獨特變化。

打個比方,青春期的孩子像一部車子,有一個很強勁的發動機,動力十足。悲劇的是,它的剎車系統配置太低,所以常常高速行駛,想剎車卻剎不住,難以控制。

從生理的角度來看,青春期孩子,身體的荷爾蒙會激增,大腦中負責情緒產生的杏仁核也在迅速發展,但是負責情緒控制的前額葉皮層則發展比較滯後。就好像車子要往前沖,剎車卻滯後不給力,很難控制好車速。

由於生理和心理發展的不平衡,導致青春期的孩子情緒變化多端,極具爆發性和衝動性。情緒波動大,兩極分化明顯,對外界事物的喜、怒、哀、樂均形於色。他們會因為一件事情的成功而欣喜若狂、激動不已,也會因為一點小挫折而沮喪懊惱、垂頭喪氣。

面對這樣的情緒特點,青春期的孩子,在情緒控制和自我管理方面,比成人需要花兩倍甚至更多的精力。

2.家長的理解和接納是關鍵

作為家長,我們要接受這樣的事實:孩子在青春期的情緒失控,是正常的,不是他的道德品行出了問題。我們需要接納孩子的這種情緒變化,讓孩子有表達情緒的途徑。

另外,家長需要明確的是,孩子的情緒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也不是到了青春期突然產生,它是一個持續積累的過程。與他的性格特質、家庭教養方式,以及他在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都有關係。

因此,家長不要期待通過教育一番,他就會立刻反省,改正錯誤。孩子的改變,有時是一瞬間的頓悟,而大部分的時候,都需要經歷較長的一段時間磨練,家長需要做好長期陪伴引導的心理準備。

3.作為家長,你需要做些什麼呢?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當你看到孩子的行為和問題,你要明白,孩子的行為是以父母為參照和反射的。當你的情緒保持穩定,就會給孩子一個積極的經驗示範。孩子看着父母如何應對自己的情緒問題,看到父母用怎樣的方式管理自己的情緒,孩子會思考,父母對孩子的積極影響就在潛移默化中產生。

面對青春期孩子的情緒化,家長需要調整好心態,合理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注和感受。

一個真實的案例,我曾經的學生,高一的孩子,正處在青春期,有網癮。

這孩子腦子很靈活,學習上稍微用功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績。因為沉迷於網絡,成績時好時壞。家長認為孩子不夠努力,怕吃苦,難以成才。

一個周末的晚上,正在做作業的他,到了八點,急匆匆地要出門。家長詢問才知道是和同學約了一起去打遊戲,他們組成戰隊,不能缺席。

家長一聽,火冒三丈,直接堵在家門口。孩子非常生氣,氣憤地說要死給他們看。家長也好不退讓,狠狠地回應孩子:你今天就是死,我也不讓你出這個門!

孩子摔門回房間,關在房內,發出一聲聲的嘶吼,往地上摔東西。家長又怒又心驚,被嚇壞了,害怕孩子會做傻事。後來,在媽媽的柔聲開導下,孩子情緒穩定下來,避免的悲劇的發生。

作為家長,你是否也曾經面對這樣的衝突?你是怎麼應對的?我們又該如何應對才能到達有效溝通?

從這個案例,我們看到,孩子對於和同學的約定非常看重,他懷着寧願被批評、與家長發生激烈衝突也一定要去的想法。孩子在出門的那一刻,其實已經猜想到家長會不同意,但他還是要去,因為他非常在意與同伴的關係。遭遇家長的強硬阻止,孩子就惱羞成怒,憤怒的情緒無處釋放,只能關在房間裡發泄。

這種情形下,家長的強硬幹涉不可避免地會引發戰爭。家長可以與孩子簡單地溝通,了解到這個約定對孩子來講非常重要。好,赴約可以,爸爸或媽媽送你去,並在外面等你遊戲結束。把這樣做的原因告訴孩子

首先,是尊重、認可他信守承諾,告訴他爸爸媽媽支持他信守承諾。其次,讓他知道這個時間出門,爸爸媽媽對他的安全是不放心的,要讓他知道爸爸媽媽對他的愛。平靜的溝通,孩子就會懂得你的意思,他會懷着愧疚的心,明白自己還沒有完成學習任務,這樣做是不對的。最重要的是,這樣做不會激化矛盾,也不會出現以後每次想到那個夜晚,都是恐懼和後怕的感覺。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2:獨立與尊重的渴望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增強,自尊心格外強烈,他們渴望被父母尊重。要做到尊重孩子,需要家長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家長要建立界限感,分清什麼是孩子的事,什麼是家長的事。很多家長把孩子的生活當成是自己的一部分,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幾點起,幾點睡,吃什麼,穿什麼,去哪裡,做什麼……都在過問。

孩子一有不同意見,家長就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挑戰,就開始訓斥孩子,講道理。這種過度照顧的背後,是家長對孩子的極度不信任和掌控欲。

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吃什麼,穿什麼,都是很本能的事情。孩子的事就讓他自己做主,讓孩子對自己的事情有決策權,他才會有動力去完成,這對他的成長非常重要。孩子的這些事情你不讓他自主決定,講到學習,你又期待孩子能自主學習,這是非常不合理的期待。

其次,家長需要調整看待孩子的視角。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不再是那是事事需要家長幫助的小屁孩兒,孩子不再任由你支配,他有了獨立的思想,不希望依附於父母。

他們渴望自由,想趕快長大,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會吃些苦頭,卻是有利於孩子成長的。

身為家長,面對孩子想要獨立的渴望,你擔心他會摔跤、會吃虧。所以,你總是想以過來人的身份,希望孩子繞過所有的彎路,甚至恨不能代替孩子成長。但是,就像他小時候學走路,磕磕絆絆,孩子所邁出的每一步,都需要他自己來。

你不能一直扶着,否則他就永遠都學不會走路。成長的過程,很多事情,孩子需要去體驗,在體驗中獲得經驗積累。你的經驗只是你自己的收穫,你不能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

這個階段,家長需要收起掌控心態,從積極正向的視角,看待孩子的成長,挖掘孩子身上可以肯定之處。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3:人際關係的需求。

青春期之前,孩子的心理依賴主要是父母。青春期開始,這種心理依賴將逐漸轉移到朋友身上。你會發現孩子不再願意跟你出門,他更願意和同學一起去逛街、看電影。他會為朋友打抱不平,他不允許你說朋友的不是,他不在乎你怎麼說他,即便招來你的責怪,他也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

面對孩子這樣的轉變,有些家長心裡很不是滋味,覺得孩子是針對自己。其實是因為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接觸社會的面更廣,視野變寬了。不再是家、學校兩點一線了。他們會去一些自己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會遇到從來沒有遇到的問題,接觸很多以前沒接觸過的人。這些經歷都會讓孩子的認知和需求發生改變。這種改變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並非針對父母。

在孩子發展到這個階段,朋友是最親密的關係,是最直接的幫助者,會逐漸取代你對他的支持和幫助。孩子們對於很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思考,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有時憂心忡忡,有時喜笑顏開。

這些情感體驗,相比父母而言,與朋友分享更容易形成共鳴。因為你會緊張和憂慮,甚至還會批評教育。所以,身邊的朋友才是最合適吐露心聲的。

如果你擔心交朋友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或者擔心交到不好的朋友而去阻止孩子,孩子是難以接受的,他會對你敬而遠之,關閉心門,不願跟你交流。

作為家長,你該怎麼做呢?

首先,你需要支持孩子交朋友,同時跟孩子提出一些簡單而清晰的基礎要求。比如,慫恿或帶你做壞事的人不能做朋友,缺乏善良之心的人不能交朋友等等。

其次,要讓孩子信任你,願意和你分享他的事情,特別是他遇到的問題。

想要做到這點,家長要學會傾聽,不急於批評指正。聽孩子訴說,給孩子表達自己的機會,有助於減輕他的心理負擔。

當你和孩子成為相互信賴的朋友時,他會對你敞開心扉,與你分享他遇到的事情。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4:異性關注的需求

青春期的孩子,第二性徵開始發育,異性情感開始出現,這是身心發展到這個階段的必然。孩子可能悄悄地喜歡上哪個男孩或女孩,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很多時候,這種朦朧的感覺,往往只是停留在外在。比如女生關注帥氣高大的男孩,男孩子也更注意漂亮的女孩子。

一些男孩女孩之間,有一種淡淡的喜歡,但相處都會很拘謹,這是孩子們走出家庭的小圈子,步入社會的初級階段的開始。

如果孩子跟你說喜歡上了某個異性同學,你千萬別不要驚慌,更不能劈頭蓋臉責備孩子心思不放在學習上。你需要耐心地聽孩子把話說完,和孩子分析這段關係,看看對方哪些方面吸引了孩子?孩子自身又有哪些地方吸引了對方?幫助孩子理清這種喜歡,然後引導孩子把握好尺度,設好行為底線。

當你能夠和孩子心平氣和討論這件事情,孩子就會明白,情感的事是可以和你講的,你不會胡亂批評。以後遇到這方面的困惑,孩子就會主動向你尋求幫助。這就大大減少了孩子在異性交往上出現嚴重問題的可能,也讓孩子願意敞開心扉與你交流。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動態的、系統的過程,作為家長,只有不斷學習了解孩子成長規律,了解孩子不同階段身心發展的特點和需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從容面對孩子成長過程出現的各類問題,幫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作者:端音媽媽,追求心靈自由的女子,人本主義心理學新流派傳播者,英國東尼博贊思維導圖認證管理師,倆娃兒媽,親子閱讀推廣者。熱愛生活,喜歡折騰。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收穫自我成長。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8-18 23:08:56

老師真厲害,耐心而又理智的去幫助受傷的人,文章寫的讓人很感動

頭像
2024-08-12 03:08:57

求助

頭像
2024-01-09 09:01:07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