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迷惑導演大賞——他將自己的醜聞改編搬上了銀幕!

情感導師 7380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喜劇就是悲劇加上時間」

——我承認,我沒有自己作品裡的人物過得好。

你會怎樣期待一部打上「喜劇」、「愛情」和「奇幻」標籤的電影?它是從《布達佩斯大飯店》的一場奇遇開始,還是陷入《未麻的部屋》的多重夢境,最後迎接《羅馬假日》的大團圓?

《解構愛情狂》

好萊塢迷惑導演大賞——他將自己的醜聞改編搬上了銀幕!

鳳凰衛視電影台

9月10日 21:15播出

《解構愛情狂》很難被這些標籤所概括,它講述了一個灰撲撲的作家與他支離破碎的生活。他像泥炭蘚一樣從周圍人身上獲取創作靈感,非但沒有享受到偉大作品帶來的榮譽和愛戴,反而幾乎搞砸了所有的感情,只能與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分享快樂。

或許你更加疑惑了,這樣荒唐又略帶悲哀的主角,又該如何詮釋「喜劇」和「奇幻」?但當本片的編導與主演是伍迪·艾倫時,當他用極具個人風格的奇思妙想與黑色幽默詮釋「喪」時,讓人知道悲傷加上自嘲就是最有趣的喜劇。

▲伍迪·艾倫是美國最著名的電影導演之一,至今已經獲得了23項奧斯卡提名,並奪得4項奧斯卡獎項

在伍迪的創作生涯中,有不少輕鬆浪漫的喜劇,例如70年代的《安妮·霍爾》,豐富的笑料和浪漫愛情故事成為現代浪漫喜劇電影的榜樣;

而到90年代末,正如《星塵往事》裡的製片人,感受到觀眾的審美疲勞後,「我再也不拍滑稽搞笑的電影了」,伍迪·艾倫開始創作較為深刻的諷刺電影,就有了97年誕生的《解構愛情狂》。

▲愛情喜劇《安妮·霍爾》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作品不再局限於人生的某一階段,而是穿過漫長的閱歷回看往事,把曾經的醜聞化為笑談。

01

影片概述

哈里(伍迪·艾倫 飾)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著名作家,由於他神經兮兮、過於瘋狂,他一直過着混亂無序的生活。

▲《解構愛情狂》豆瓣評分8.6

他用誇張的藝術手法把身邊的人和周圍發生的事都寫進自己的小說里出版,包括自己和多名女性的感情經歷:幽會前妻的妹妹,與書迷發生關係,把父親塑造成「殺妻食人魔」......

哈里將身邊人最不堪的秘密變成作品的素材公開出版,贏得作品的成功、受到評論家盛讚,卻也因此傷害和得罪了身邊很多人,從此眾叛親離。

▲前妻的妹妹指責哈里在書中透露了他倆的幽會

更痛苦的是,哈里對自己的問題驚人地坦誠。他不能真正控制自己的欲望,也無法對彼此負責,只能在雙方沉淪之前不斷提醒彼此「不要真正相愛」。

他很清楚自己的生活是一團亂麻,他的真實生活與小說中的虛構情節不斷交織,同時他發現自己的靈感開始枯竭。

哈里試圖解構自己的現實生活、解構自己小說中的虛構人物的生活、解構小說人物在自己生活中產生的影響。這個不能正常運作自己的生活,卻只能在藝術中發揮才能的天才作家,究竟能不能解構出自己人生中的「真相」?

從作家角度而言,哈里是一個毫無保留、獻祭生活的藝術創作者。他將生活視為體驗,從中提取素材進行藝術加工,然後一次次面臨情人歇斯底里的決裂。

人倫、種族信仰和家庭責任都無法限制哈里藝術生命的尺度,自由和想象力是他的魅力所在,然而道德的指責並不會對一位才華橫溢的作家網開一面。再天馬行空的才子也活在現實世界,哈里並不例外。

在生活陷入谷底時,他接到了母校名譽授予典禮的邀請,並寄希望這能挽回人們對他的評價。可惜名聲太差的哈里失去了昔日老友的信任,竟無人願意陪同他見證這一榮光的時刻。

他只好找了個妓女陪同,第二天朋友理查德也來陪他,路上他還從前妻手中拐來自己的兒子一同前去......如此清奇的四人組合在途中又會遭遇什麼?

▲《解構愛情狂》劇照

誰能想到,開車前往典禮的途中,妓女被查出攜帶毒品,好友理查德遭遇意外死亡,哈里本人遭前妻控告綁架兒子而被關進監獄......在被發生過關係的女同學保釋出來後,最後與哈里一同走上頒獎台的,竟是他引以為傲的作品人物。

哈里動情地感謝與他們共度的快樂時光,是這些虛構的人物教會他接受自己「有所不能」,好好地生活。一位作家和他筆下的作品一同接受榮譽,在某種程度上亦是最恰當的方式。

▲哈里在榮譽典禮上致謝他創造出來的人物

典禮結束後,哈里又坐回他的書桌前,喃喃着要創作一個「在生活中不能正常運作,只能在藝術中發揮才能」的人物。

一瞬間,回溯整部影片的場景,突然難以分辨哪些是真實發生的,哪些是哈里為了創作想象出來的,只知道我們方才看到的所有內容都再次成為他的素材,而哈里繼續為了藝術虔誠獻身。

02

鏡頭之外

看完影片概述與角色設定,不知道你有沒有從中發現一些既視感。

片中的主角哈里與妻子妹妹、妻子病人、學生、妓女等胡搞瞎搞。而現實中的伍迪·艾倫,這位已經80多歲的頂尖導演,坐擁享譽全球的影視作品,也有着伴隨他近30年的人生「污點」——性侵未成年養女、與養女結婚。

1980年,伍迪·艾倫與離異的米婭·法羅開始交往並成為戀人,但伍迪看上去完全對小孩不感冒,兩人剛在一起時他甚至不願意與米婭的孩子們相處。兩人沒有共同生育,而是在相處3年後,收養了一個金髮女孩迪倫·法羅。

▲伍迪·艾倫(左三)與米亞·法羅(右一)戀愛交往時與收養的孩子們合影

在這之後,伍迪對孩子的態度漸漸發生了改變,變得更「親密」了。米婭曾經建議伍迪去看心理醫生,但心理醫生與伍迪接觸後認為:「他的行為舉止確實不當,但卻無關於性,只是因為他不常和小孩在一起,並認為這是表達愛意的方式。」

米婭將信將疑,此後,每當看到伍迪有過分親密的行為時都會善意提醒。伍迪也會接受提醒,這打消了米婭的擔心。

但1992年1月,在兩個人戀情的尾聲,米婭在伍迪·艾倫住處發現了他為養女宋宜拍攝的裸照(宋宜為米婭和前夫所領養的韓裔女孩,現在是伍迪·艾倫妻子)。這才讓她覺得事情不是心理醫生判斷的那麼簡單。

經過一番內心掙扎,1992年8月,米婭正式指控伍迪·艾倫猥褻迪倫·法羅。而另一邊,宋宜的很多說法,包括已經去世的養子養女的死因、米婭對收養子女的忽視等等,都與米婭及其他家庭成員的說法有差異。

▲1997年,伍迪·艾倫與相差35歲的養女宋宜結婚,這一年也是電影《解構愛情狂》上映的時間

今年,隨着紀錄片《艾倫對決法羅》播出,有關這位導演性侵醜聞的兩個故事版本再次進入人們視線:

在「受害者」視角的版本中,作為父親的伍迪·艾倫,喪心病狂地猥褻了自己7歲的女兒;而在「施害者」的版本中,一切都是鬧劇,心懷鬼胎的母親米婭·法羅教唆女兒誣告父親性侵自己。

真相究竟是怎樣?至今都無人知曉。

或許1997年伍迪·艾倫創作《解構愛情狂》的初衷,就是利用哈里「解構」現實生活中的自己。

雖然早就被貼上了性侵的「毒標籤」,伍迪·艾倫卻依舊作為金牌導演在好萊塢活躍了近30年。直到近年,隨着世界範圍對娛樂產業的廣泛性侵文化抵制增加,越來越多女性為自己的遭遇發聲,男性為自己的不當行為負責,他的名導光環才被打破。

▲豆瓣8.2高分紀錄片集《播客大追殺:好萊塢性醜聞錄》

伍迪·艾倫多年來受到的「諒解」與「寬容」待遇,折射出好萊塢影圈的風氣,讓人不禁唏噓。

▲好萊塢有三大性侵懸案,一是羅曼·波蘭斯基強姦幼女,二是邁克爾·傑克遜猥褻男童,三是伍迪·艾倫性侵養女

電影新聞網站《好萊塢女性》的創辦人兼出版人梅麗莎.西爾弗斯坦提倡性別平等,她說:「現在與伍迪·艾倫合作已經不再那麼光彩了,我認為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應該早已經過去了!」

梅麗莎.西爾弗斯坦預測,伍迪.艾倫籌策拍片過程的每一步都會越來越難,包括募集資金和演員。「#MeToo和Time’s Up這兩個運動會持續不斷發展,在它們不會消失的情況下,伍迪·艾倫只會有更多的麻煩。」

03

拍攝手法

然而,世人無法否定的是伍迪·艾倫的才氣。回到《解構愛情狂》,這部電影中充斥着大量旁白、獨白與對話,語言密集輸出的影片通常容易讓人走神,伍迪卻通過巧妙運用場景調度,配合哈里高強度的金句輸出,達成了不錯的視聽效果。

▲哈里時不時神經質地吐槽,稍不留神可能就會錯過細節與笑點

影片以一個穿風衣的女人到哈里家上門討要說法開頭。女人下計程車走進院子的畫面多次重複閃回,伴隨着「掉幀」的手法塑造一種不連貫的觀感,暗示「有人投訴」的情況常有發生,視角的發出者或許也存在不穩定的精神狀態。

類似的視聽語言在影片中多次運用,在哈里的主觀視角中,經常出現跳幀或模糊的畫面,在人物對話中也通過過肩中景的拍攝手法傳達他「不安」、「焦慮」的心理狀態。

在哈里精神狀況下降,感到自己不受重視、遭受家人拋棄的階段,他想象自己是個「被模糊」的人。就像一個攝影機不會聚焦的配角,在人們的視線中輪廓模糊。

▲哈里想象中「被模糊」的人

在他的主觀視角里,影片出現時不時的黑色斑點,還有大塊的模糊處理,表達人物異常的視線。為了突出對比,「正反打」還運用到戲中戲的攝像機兩側,一面是面容清晰的正常人,一面是輪廓模糊的小角色,鏡頭的切換直接展示同一場景內截然不同的畫面,在長對話里填充變化的視覺效果。

這一處的設計和執行可謂是讓人驚嘆的巧妙:將「被忽視的人」這一抽象概念轉化為視覺上的「模糊感」,符合「看」的淺層與深層意義,直觀地表達角色的整體形象;畫面模糊處理的執行難度不高,在全片聚焦小空間的畫面里,利用限制變成特點。

結合全片內容是哈里為下一部作品儲備素材的這一可能性,更讓人感嘆他的確是富有想象力的出色創作者。

04

現實與虛構

就像哈里作品裡的角色塑造被藝術誇張,影片中的哈里本人或許也是較為極端的例子,但不可否認他存在眾多創作者的代表特點。

藝術追求和生活需求的角力是每一個創作者需要權衡的問題,尤其是以個人生活為主要素材來源的作者,會不可避免挖掘更多故事,將不同素材的嫁接組合,用想象誇大實際。

當「真實」和「虛構」的邊界一再被模糊,確實有可能冒犯現實存在的人物。

畢飛宇的《反哺——虛構人物對小說作者的逆向創造》曾提出過小說家最基本的職業特徵不是書寫、不是想象、不是虛構,而是病態地、一廂情願地相信虛構。

「他相信虛構的真實性;他相信虛構的顯示度;他相信虛構的存在感;哪怕虛構是非物質的、非三維的。虛構世界裡的人物不是別的,就是人,是人本身。」

「小說家與他所描繪的人物一個在明處,一個在暗處。一個是物的,一個是非物質的。他們處在同一個時空裡,他們有沒有處在同一個時空裡。這是一種非常獨特、非常微妙、近乎詭異的人際。」

▲哈里對他創作的人物深情告白

面臨「你把心血注入作品,而我則用心生活」的差異,從中逐漸裂變出的還有道德指控、違背宗教信仰和逃避家庭責任的問題,創作者不會因作品而完全與生活脫離,反而深陷其中。

創作者大多帶有這樣無奈悲情的色彩,很少有人能像哈里呈現更多的快樂。他坦蕩地承認自己所擁有的只有想象力,接受一團糟的生活是他的代價,對改頭換面毫無興趣,在生活的悲哀之上感受創作帶來的愉悅。

沒有人能真正掙脫生活的束縛,但更純粹的創作者總能更加堅定,面對虛構和真實之間的斷裂。

也有純粹的藝術家無法接受現實的巨變,《海上鋼琴師》中的1900最終沒有走下他的輪船,俯視碼頭熙熙攘攘的人群,深知屬於他的大航海時代已經過去,轉身留下挺拔體面的背影。

這並不決定他是一個悲情人物,旁人不解的目光不會讓創作者的藝術生命折損絲毫,他本人亦不會因此自怨自艾,更不會責怪他人。

▲《海上鋼琴師》劇照

2016年大火的英劇《倫敦生活》把生活化為作品,編劇兼主演的菲比·沃勒-布里奇通過打破第四面牆的方式和觀眾對話,展示主角支離破碎的生活並不是要換取同情,相反作品中的難堪、掙扎和愛引發了廣泛的共情。

儘管主角的職業不是藝術家,但和《解構愛情狂》一樣,創作者本身也是作品中的人物,他們撕開生活的各種面相,告訴藝術家和普通人「不要再可憐彼此了,好好生活吧」。

▲英式喜劇《倫敦生活》

《解構愛情狂》呈現一個作家生活中不堪的一面,仍在其中插入了不少的笑點。一些細節讓人會心一笑,一段感情的崩裂令人惋惜,但縱觀哈里的生活,他盡力爭取過與人的連結,沒有徹底放棄而劃清界限,因不凡的創作力自視清高。

這或許是影片「喜劇」的詮釋方式,不管你是否為藝術家,試圖分析自己、渴望獲得接納的心是相似的。

大家都有無望的時刻,有過上下求索一無所獲的經歷,有過傾盡所有功虧一簣的往事,至少我們還能不斷嘗試,接受有所不能的自己,好好生活。

即將播出

《解構愛情狂》9月10日 21:15

文 | 羅千屹

編輯 | Skylar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8-31 16:08:09

差一點就放棄了,幸好遇見你們,真的很感謝你們的幫助!

頭像
2024-07-23 06:07:28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頭像
2024-07-17 08:07:53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頭像
2023-09-26 12:09:28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