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依賴者:到底是我太粘人,還是ta愛無能?

情感導師 5309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KY作者 / 夏超

編輯 / KY主創們

在後台,我們時常收到有關「依賴」的留言。依賴這一件事,好像能給不同的人帶來多種不同的煩惱,我們大體總結出有以下三種:

過度依賴者:到底是我太粘人,還是ta愛無能?

煩惱1:覺得對方太依賴自己。總是要求秒回,有時候真的做不到。有時候也真的很想有一些自己的空間。

煩惱2:對方抱怨自己不夠依賴對方。對象覺得自己太獨立,什麼事兒都不需要他。

煩惱3:對方抱怨自己太粘人。如何評估到底是自己太粘人,還是對方愛無能?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係中「過度依賴」的問題。

什麼是過度依賴呢?過度依賴會對關係有什麼影響?如何才能科學地把握依賴的程度?

心理學家Robert F. Bornstein這麼描述適度依賴:「適度依賴指的是,融合了親密感和自主感,在依靠他人的同時,仍保有強大的自我意識。但同時,適度依賴的人在需要時,也會很願意請求別人的幫助,而不會因為求助覺得自責。」

也就是說,合適的依賴,並不會讓人產生「沒有你我就活不下去」的感覺,不會覺得自己的選擇都要尋求對方的同意,但同時也知道對方很願意被自己需要,是一种放松而安全的感覺。

Aaron Pincus和Michael Gurtman(1995)通過研究發現,成年人的依賴需求有3種典型的情況。我們在依賴別人時,可能會出現這3種中的一種或幾種。

1.愛的依賴

(love dependency):

容易陷入愛的依賴的人,往往將親密關係(包括親情、友情等)視為重要的人生部分。與其他人保持緊密聯繫,會讓他們覺得安全和幸福。他們喜歡被人喜歡、被人支持。

與相愛的人分離會讓他們不安,一旦被疏遠,他們就會感到被拒絕的痛苦。他們樂於幫助朋友,也會常常求助,他們將之視為彼此關愛的重要方式,而當關係出現破裂,他們也會想辦法儘快修補。

這類人是特別需要生活中,存在愛的對象的。他們會因為有彼此依賴的人感到幸福。缺失愛的對象,很容易使他們陷入孤獨、寂寞之中。也是因為這樣,這類人的空窗期會很短。在一段關係結束後,他們很容易發生「反彈式關係」,隨便找個人繼續開展愛的關係,來逃避獨處的狀態。

2.可利用式依賴

(exploitable dependency):

容易陷入可利用式依賴的人,將良好的人際關係視為生活的重心。與其說他們享受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如說他們更在乎的是人際關係的良好狀態本身。

他們害怕消極評價,害怕傷害別人的感情,很難拒絕朋友的要求,即便這些要求讓自己苦惱。他們擔心自己無法達到別人的要求,並為此感到抱歉。為了維持關係,他們更在乎別人的需求,會犧牲自己的意願迎合他人。

這類人面對的困難,是對自身需求的忽視,可能導致自己的生活陷入混亂,甚至這種討好心理會被一些人惡意利用。他們對於他人的依賴,是容易被他人剝削和利用的。看起來是這些人在取悅別人,其實他們才是依賴感更強烈的一方:他們需要那個對象接受自己的討好。

3.順從式依賴

(submissive dependency):

容易陷入順從式依賴的人,整體來說沒有多少主見,在需要自己做決定時,他們常常不自信,希望別人能提供幫助,即便做出選擇,也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而改變主意。他們不願成為領導者,更願意做一個追隨者。他們渴望自己的人生中出現一位導師般的人物,帶領自己去生活。

有這種依賴感的人,生活或感情中常常有不安感。他們渴望依附別人,即便已經身在親密關係之中,他們也擔憂被拋棄,比較粘人。潛意識裡,他們甚至是渴望着對方替自己承擔人生選擇的責任。很多時候,他們還會為了反覆尋求對方愛的確認,反而做出破壞關係的行為。

以上三類依賴並非彼此排斥,可能在有些人身上同時出現。一般來說,當這些依賴在一個人身上複合在一起、或後兩種依賴中有一類表現得較為明顯,這個人很可能就是過度依賴。

過度依賴者覺得自己是不完整的、虛弱的,常常處在焦慮之中,總是試圖和他人保持緊密聯繫,害怕自己被疏離、被拋棄,通過依附他人逃避生活的挑戰,即便面對輕視和傷害時也很難放棄依賴(Bornstein, etal,2003)。

人們用「作」,來形容在情感中使性子、繞彎子期待對方能關注和愛護自己的行為。而過度依賴者的很多行為都可以用「作」來概括,那麼與過度依賴者談戀愛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過度依賴的人常常顯得無助,像個孩子一樣需要別人的關注和呵護。他們會誇大自己的脆弱,顯得容易受挫,會因一些日常小事陷入低落情緒之中,甚至生氣、哭泣,實際上他們更在乎的是潛在照顧者對他們的關心,而不是困難或受挫本身。有時候遇到一些本可自己決定的小事,他們更情願別人來為自己下判斷,藉機得到別人的關心。

有時候,他們採用的方式更加隱秘和迂迴,比如有些人會生病或過敏,或是編造一些痛苦經歷,將自我塑造成需要關愛的對象。他們在關係中像是在遊戲,使用這些手段布下「關係陷阱」,讓對方按照自己的意願行動。

而一旦對方違背了自己的意願,過度依賴者很容易陷入充滿敵意的控制模式,他們會通過憤怒、崩潰、發狂等狀態來脅迫他人,取得支配地位,比如在急需對方到自己身邊時會大喊「如果你現在還不回來,你就永遠別回來了」,在恐懼分手時會說「如果你離開我,我就死給你看」。

有些過度依賴者容易善變,態度反覆無常,在極端的依賴與疏離之間搖擺不定。在想要依賴的時候,他們非常粘人,儘可能與對方在一起;在擔心自己被拋棄時,他們會疏遠或作出一些威脅關係的行為,其實只是期待對方能夠挽留自己、更關心自己,以此確認對方的愛。

有些和過度依賴者戀愛的人,會感到自己變成了一個照顧者。他們會照顧過度依賴者的情緒,有時感到自己是成人,對方是小孩。

在戀愛一段時間後,有些過度依賴者的對象因此產生抵制心理,做出情感上的退縮,以冷漠的態度面對,甚至提出分手。而如果過度依賴者遇到溺愛者,則可能陷入長久的依賴共生關係。在依賴共生關係中,溺愛者不會獲得健康的自我辯邊界,被溺愛的過度依賴者,也不會學會為自己的情緒和情感負責任。

溺愛者面對過度依賴者不會選擇退縮,而在照顧中獲得一種權威感,他們樂於接管過度依賴者的各類需求,並為兩人關係制定一些規矩,在主導關係的過程中也在強化過度依賴者的無力感。

當然,這並非意味着過度依賴者無法擁有幸福的愛情。只是他們需要遇到非常安全的人,與他們長期磨合,他們自身也要做出改變的努力。不過,一旦關係破裂,過度依賴者在進入一段新的關係後將再次面臨相似的困境。

過度依賴者想要的,可能是情感上的陪伴,可能是生活上的關心和幫助,而在依賴的過程中,他們真正的動機是什麼呢?

過度依賴,在本質上是一種逃避責任的表現。在親密關係中過度依賴對方的人,潛台詞仿佛在說:我們關係好不好全看你了——就仿佛他們之間情感鏈接的保持,全都取決於對方的行動和選擇。

他們反覆確認對方愛自己的狀態,只有這樣才感到關係安穩。當對方沒有配合這樣的確認,他們會勃然大怒,或者內心下狠心做出一些實際上最終傷害了關係的決定。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一樣為情感的鏈接負有責任——負有和對方相當的責任。

所以,過度依賴者否定了自己對感情應付的責任,否定了自己在關係中的能動性。

有些依賴者還將交出自我視為一種愛的犧牲,將之詭辯為一種愛的體現,藉此進一步套牢照顧自己的人,還可能以愛之名脅迫對方。在關係出現不如意的時候,他們很可能會說:「我都這麼愛你,這麼信任你,將自己全都交付給你,你竟然這麼對待我。」

正是這樣的心理使得過度依賴者的關係或生活容易不穩定或困難重重。如果你覺得自己可能是過度依賴者,希望下面的幾點建議能有所幫助:

1.對愛心存渴望,但不害怕獨處:愛和親密關係並非個人生活的全部意義,而關係的維持也不是一個人能夠決定的,所以美好的愛情、和諧的關係之於人生更像是錦上添花,不必用親密關係的有無作為自我評價的終極標準。努力學會與自我相處,在孤單時也能自在生活。

2.多詢問自己的感受:單純地詢問自己的感受,容易大腦一片空白,可以在與其他人一起做選擇的情況下嘗試練習,比如和朋友一起吃飯,去哪家餐廳、點什麼菜時可以想想自己的需求,比如在朋友提出讓自己不情願的要求時,坦誠地說明情況,嘗試拒絕。剛開始可能會有不適感,要明白這只是由於不習慣造成的,而不是真的傷害到了自己或他人(Wilding,2015)。

3.多為自己做決定,培養掌控感:從小事上培養掌握自我生活的能力,比如自己選擇假期去哪裡旅遊,自己做攻略;面對一些相對重大的人生選擇時,多搜集信息,努力獲得自己的判斷,將別人的建議作為參考,最後自己來做決定。

如果你正與過度依賴者處在一段關係中,並想對當前狀態做出調整:

1.放棄一味的妥協:如果你因照顧對方感到疲憊,並有愧疚之感,要明白這不是因為你愛得不夠。不斷滿足對方的要求,只會強化ta的虛弱感, 一味的妥協更像是在掩蓋問題,讓關係滑向更糟糕的處境。

2.嘗試建立健康的個人邊界:即便在各類親近關係中,個人邊界仍是必要的。建立合適的邊界是自我認同的過程,也是自我保護的方式。只有建立清晰、堅定的邊界,別人才可能尊重。要分辨哪些是自己無法接受的行為,可以在心平氣和時寫下這些行為,當遇到類似情況時坦誠地向對方表明(Tartakovsky,2015)。

剛開始調整時,這些行為可能會引發一些情感衝突,但這擁有良好的示範作用,可以讓過度依賴者清楚地明確個人對自我的責任,明確個人對關係的態度,這對兩人關係的正常化很有幫助。

在一段關係中,我們沒有義務去教育一個人,也沒有權利去改變一個人,所以不必過分期待自己能將一個過度依賴者變為一個能對自己完全負責的人。

好的愛,大概是我能接受你全部的樣子,但我鼓勵你、支持你、陪伴你成為更好的人。我鼓勵你承擔你自身的責任,同時我用關係中的行動示範給你看,承擔自身責任是什麼意思。慢慢地,你會發現,儘管有時我會拒絕你、有時我也會有自己的情緒,但這不會改變我們之間感情和依賴的基礎。

過度依賴的人,本質上都還是不足夠相信自己,也不足夠相信別人。

成長的過程,也是一個在獨立和依賴之間尋求平衡的過程。希望我們都能夠找到適度的依賴,而它要求我們的,是自信並能夠信任他人,對暴露脆弱並不恐懼,懂得求助,但最終我們保持自主性,依靠自身決定人生。

以上。

References:

Bornstein, R. F., et al.(2003).Construct Validity ofthe Relationship Profile Test:A Self-Report Measure ofDependency-Detachmen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80(1),64-74.

Pincus A. L. & Gurtman M. B.(1995).The ThreeFaces of Interpersonal Dependency:Structural Analyses of Self-Report DependencyMeasur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9(4),744-758.

Tartakovsky,M. (2015). 10 Way to Build and PreserveBetter Boundaries. Psych Central.

Wilding, M. (2015). 6 tips to stop being apeople-pleaser. Psych Central.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5-23 22:05:58

我朋友諮詢過,還真的挽回了愛情,現在兩人已經結婚了

頭像
2024-03-20 12:03:26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頭像
2023-12-27 20:12:43

求助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