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國之名,致敬西安戰「疫」英雄

情感導師 6319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9月8日上午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西安市多人

以國之名,致敬西安戰「疫」英雄

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先進個人

他們不畏艱險勇逆行

擔當真英雄

他們是

——

易智在出征儀式上(資料圖片)

陝西省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易智:

英雄也有恐懼 只是不被恐懼擊倒

1月26日,陝西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出征。出征儀式上,有一位一米八多大個、外表冷峻的硬漢大聲地對隊員喊話:「我們是戰士,但不是無畏的莽漢,打贏了戰爭,保全了自己,才叫真英雄。」

他就是陝西省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陝西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易智。作為隊長,他帶領51家醫院的137名醫療隊員出征武漢,他很清楚此行肩上的重任。從省衛健委領導手中接過「第一批陝西省醫療隊」的旗幟時,易智誓言鏗鏘:「這場戰役,一定不辱使命,完成好救治任務。」

「英雄也有恐懼,只是不被恐懼擊倒。」到達武漢,易智一直用這句話鼓勵隊員。他也知道,風險挑戰越大,越是要堅定不移干好自己的事情。經過深入思考和緊張調研,他確定了「醫療救治和感染控制並重,集中力量救治危重症患者」的原則。

1月30日,易智帶領醫療隊正式進入武漢市第九醫院戰「疫」一線,接管了重症病區和危重症病區,與病毒正面「交鋒」。重症組90名醫護人員分成六組,每組15人、24小時三班輪班制。普通救治小組實行24小時兩班輪班制。「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由我們接管,這樣能大大減輕九院醫務人員的壓力,讓他們更好地治療輕型和普通型病人。」易智說。在重症病區,他帶領隊員開展研討了危重症病人搶救的關鍵性技術,組織開展疑難危重症討論和專家組會診,針對危重症患者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使大量危重症和重症患者轉危為安,救治效果也迅速顯現。

作為醫療隊的主心骨,從接到命令那一刻起,易智便開始了極度繁忙的工作。在武漢的日子裡,大到接管九院、感控規劃,小到餐食供應、隊員情緒波動,患者救治、隊員安全、籌措物資,重要的、緊急的任務一個接一個。易智夜以繼日地工作,如陀螺般旋轉,每天只能休息3-4個小時。

儘管自己已經身心極度疲憊,但易智的心裡依然裝着隊員。每天危重症組三班、重症組二班出發,他不管多忙,都要為隊員送行,叮囑他們做好個人防護,檢查每個人是否穿戴好防護用具。翻看隊員花名冊時,他會細心關注隊員的生日,和負責醫療隊後勤保障的領導策劃籌辦集體生日會。

在武漢55天艱苦卓絕的疫情抗擊戰中,全體隊員團結一致、艱苦奮鬥,實現了「開一個科室、穩定一個科室,接管一個病區、穩定一個病區」的良好工作局面,順利迎戰了武漢2月初和2月中旬的兩個疫情高峰,使大量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轉危為安。據了解,陝西首批援武漢醫療隊累計收治危重症和重症患者117人,治癒出院65人,好轉18人,無一例醫護人員被感染。

武漢連續抗疫55天之後,經過短暫休整,5月23日,易智作為中國(陝西)赴塔吉克斯坦聯合工作組副組長、醫療專家組組長,再次出征,協助塔方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其間,易智帶領醫療專家組同塔衛生部、疾控中心官員和各州醫生、護士代表進行深入交流,了解塔方的疫情和防控現狀,介紹和分享中國經驗,並舉辦多場專題培訓,提高塔方對疫情的認識,協助完善國家防控和救治體系,為國際防疫貢獻力量。

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易智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獎。易智說,疫情還未退場,國外依然有增長病例,但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抗疫鬥爭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定信念、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總要求,遏制住了國內疫情蔓延的勢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這「十六字」的要求也會是他日後行醫之路永遠要踐行的理念。

民警喬錦仁(左一)生前工作情景

(資料圖片 記者 翟小雪 翻拍)

他用生命詮釋黨員的初心與使命

——追記西安市公安局灞橋分局

民警喬錦仁

2月23日,57歲民警喬錦仁連續工作28天後,倒在了抗疫第一線,用生命詮釋了一名黨員和警察的初心與使命。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隆重舉行,喬錦仁被追授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春節闔家團圓的節奏。農曆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為照顧年輕同事能在家陪父母過年,喬錦仁主動要求值班。1月26日,本該輪休的他繼續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2月6日,灞橋區疫情防控住宿留觀點啟用,有着32年黨齡的喬錦仁第一個報名請戰。在留觀點,他經常忙到零點以後,累計接待及服務群眾200餘人,未發生一起突發事件和治安案件。其間,單位要派人換他,但被他婉拒了。2月23日,喬錦仁倒下了,他堅守崗位直至生命最後一刻。

「凡是與老喬接觸過的人都會說,他人不錯,非常熱愛工作,對工作要麼不干,要干就一定要做到最好。」西安市公安局灞橋分局國保大隊教導員趙廣宏說,2009年老喬從派出所調到國保大隊不到一年,就從一個基層的社區民警成長為「全市辦案尖兵」。在國保大隊的10多年裡,老喬獲公安部表揚的案件有50多起。

疫情防控期間,同事們遇到了一個棘手的案子,就想到他了。喬錦仁利用短暫的休息時間,琢磨案件的關鍵線索。憑藉僅有的一點線索,他將嫌疑人的範圍縮小到兩個人,幫助同事破了案。

翻開喬錦仁放在辦公桌上的工作筆記本,上面寫着這樣一句話:「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噩耗傳來,喬錦仁的妻子胡良琴泣不成聲。她哭着說,因工作忙,喬錦仁耽誤了與家人的團圓飯,並曾向女兒和她承諾疫情結束後一定補上一頓團圓飯。然而,妻子和女兒再也等不到了。

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喬錦仁生前所在的公安灞橋分局的領導及同事和喬錦仁的女兒喬苗一起收看了大會實況。提起父親,女兒喬苗難以掩飾內心無比的悲痛。每每回憶起與父親一起的點點滴滴,她和母親總會以淚洗面。她哽咽着說,父親被追授這樣的榮譽,是他們一家人的驕傲。

喬錦仁短暫而光輝的一生,向大家訴說着他在平凡崗位上作出的不凡貢獻。他犧牲後,因正處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不能舉行大規模的追思活動,昔日的領導、親朋、戰友、抗疫一線的防控人員紛紛前往弔唁,甚至跟喬錦仁沒有打過交道的群眾也特意趕來送別。

喬錦仁就是這樣,普通極了,也平凡極了,但總能在別人需要他的時候無私地將自己捨出去給每個人。有的時候,誰也不覺得這種人多珍貴,可一旦抽離了這樣的生命,不管是家庭,還是單位,留下的空洞竟然這麼大。

2020年3月,喬錦仁先後被西安市委追授為「全市優秀共產黨員」,被陝西省委宣傳部、陝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陝西省軍區政治工作局聯合追授為「陝西最美退役軍人」,被陝西省委追授為「全省優秀共產黨員」,被公安部追授為「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

韓麗春(醫院供圖)

西安大興醫院

麻醉手術科主任韓麗春:

堅守從醫的初心,堅持生命至上

「這次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中,受到黨和國家的表彰,聽了習主席的講話我內心非常激動。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們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中救死扶傷、守望相助,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但是黨和政府給予我們這麼高的褒獎,我感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因此,我必須要更加努力,堅守從醫的初心、堅持生命至上,做有擔當、有溫度的好醫生,不辜負黨和國家賦予我的這份榮耀和信任!」7日,前往北京參加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的韓麗春在電話中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在表彰大會上,韓麗春獲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和「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兩項殊榮。

作為陝西第二批援湖北醫療隊醫療組副組長,韓麗春說,壓力有,但更多的是動力。「我清楚地記得,當晚我們醫療隊到達武漢,空氣仿佛凝結。機場空空蕩蕩,只有我們121人一列縱隊穿梭其中。」韓麗春回憶說,到達酒店後接到通知,他們將進駐支援的是為數不多收治危重症患者的定點醫院——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2月5日,醫療隊進駐協和西院7樓西病區,正式開啟與疫情65天的「鏖戰」。

難題,比想象中更多。戴着全是霧氣的護目鏡什麼都看不清,耳朵被口罩勒到劇痛卻不能碰……韓麗春說,最開始的幾天,是最難熬的。漸漸地,醫療隊救治工作步入正軌,大家清楚了解自己管理的患者,更能及時給予治療並調整方案。

「武漢的三月天,溫度最高達到二十七八度。穿上兩層防護服,戴上兩層口罩。光穿脫就是一身汗,而我們的隊員們進病房就是六個小時,身上濕了又干,幹了又濕。沒有強大的毅力,很難堅持下來。」韓麗春說,病區實在熱得不行時,隊員們就抱着冰塊緩解一下,大家苦中作樂,笑稱是在「烤冰」,那段日子是她人生最難忘的。

都知道呼吸機插管難,但其實拔管時更是會導致氣溶膠迸發,感染風險巨大……而類似操作韓麗春自己都記不清經歷了有多少次。

疫情期間,病區里同時有5名需要呼吸機治療的病人,所有氣管插管病人都放在韓麗春所在的醫療組。2月7日,一位69歲的付女士,入院時雙肺嚴重感染、呼吸困難,生命隨時有危險!韓麗春傾心救治,患者病情逐步好轉。2月18日,付女士出院,臨行前她握着韓麗春的手,激動得淚流滿面,連連說「陝西醫療隊給了我第二次生命!」作為危重病區的首例出院患者,該病例的成功治癒極大鼓舞了醫療隊員們的士氣。

2月5日入院的曹阿姨突然情緒低落,不肯配合治療。原來,老人經過十多天精心治療,氣短和發熱症狀基本消失了,卻突然並發了腦梗,一側肢體不能活動,老人一時消沉,既不配合治療也不願意吃飯。韓麗春聽聞情況後來到病房,拉起曹阿姨的手和聲細語地勸導着。但曹阿姨依然靠在床頭沉默不語,這讓韓麗春非常焦急。

後來經過多方打聽,韓麗春得知曹阿姨的丈夫剛去世,女兒也在醫院治療,老人電話一直處於關機狀態,與家人斷了聯繫。在韓麗春的努力下,分開17天的母女倆打通了電話,兩人隔着電話泣不成聲。在女兒的鼓勵下,老人重新樹立了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就這樣,韓麗春一邊鼓勵着曹阿姨,一邊安慰着焦急的患者女兒,成為母女兩人的信息「中轉站」。

採訪結束時,韓麗春表示,如今,武漢這座因疫情而停擺的城市也在逐步煥發活力,她希望有機會能再去武漢,回去看看這個讓她收穫無數溫暖和感動的英雄城市。

張犇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防控一線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供圖)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醫療急救部

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犇:

用責任與擔當在機場築起安全防線

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醫療急救部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犇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並進京接受表彰。疫情期間,作為曾長期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醫療急救部工作、又重新回到醫療救護崗位的老兵新帥,張犇率領部門醫護人員始終堅守在一線,用責任與擔當築起了一道安全防線。

醫療急救部是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疫情防控的主力軍,是守護旅客健康和機場防線的核心專業力量。早在今年1月份,張犇就憑藉敏銳的職業判斷,預判可能出現的情況,及時向機場提出工作建議,關注武漢飛來西安的航班信息、掌握動態,對機場消毒流程、重點旅客測溫、流行病學調查等方面的工作先期布置,提前組織採購13台紅外線測溫儀、1200套防護服、5萬隻醫用口罩,為全面展開防控工作創造了物質條件。

隨着疫情的擴散,張犇帶領醫療急救部的幹部員工,承擔起機場疫情防控工作辦公室的職責,並立足115名員工,緊急成立協調、測溫、轉送、消毒四支專業隊伍,制定機場防控工作方案,為機場科學防控、正確決策、全面部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月24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率先在全國機場啟動進出港旅客紅外線全面測溫,疫情防控工作在巨大的壓力下有序開展。彼時,寒冷的機坪、緊張的調度室、消毒防護的現場、測溫排查的站點都是張犇的工作場所。

為了提升國際航班處置效率,他通宵守在國際到達區,確保信息傳送及時,保障快捷高效。為了使旅客能夠配合疫情排查,他在飛機下一遍遍向旅客解釋政策,耐心勸說,確保排查工作有序順暢。疫情最緊張的那段時間,張犇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6小時,連續駐守在機場超過10天,身體力行,感染和鼓舞身邊的同事。

3月23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成為北京分流國際航班第一入境點之一。為提升國際航班處置效率,張犇加強與地方專業醫療機構、聯檢單位的協同配合,優化特殊旅客的轉運送醫流程,組織指揮現場工作人員的消殺防疫督導,嚴守防護安全。自3月23日至8月31日,機場共保障國際客運進港航班167架次,保障旅客31913人次,急救轉運1392人,確診119人,無症狀感染者65例。

隨着疫情防控常態化,為保障機場各駐場單位全面復工復產,他帶領疾控人員深入辦公場所、施工工地、酒店餐廳等重點區域,檢查督導常態化防控措施落實情況,指導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全力實現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雙勝利」。

在張犇和他的團隊夜以繼日的努力工作下,截至7月底,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實行進出港旅客測溫1100餘萬人次,轉送發熱旅客2209人,航空器消毒76架,車輛消毒4733輛,消毒各類場所3784次,牢牢守住了空中大門,機場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重大成果。

周建玲(中)在工作中(資料圖片)

蓮湖區桃園路街道

勞動一坊社區周建玲:

哪裡任務險重哪裡就有她

說起疫情期間的社區黨委書記兼主任周建玲,勞動一坊社區的居民們最直觀的感受是,哪裡任務險重,哪裡就有周書記忙碌的身影。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她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先後完成8輪全覆蓋入戶摸排工作,為社區群眾織起放心安全網;對83戶居家隔離人員和15位需要幫助的老人,提供無微不至的幫助,使他們生活無憂;疫情緩解後,她又帶領社區工作人員積極服務轄區企業復工復產……

疫情防控就是命令。農曆大年初一一早,周建玲迅速集結社區防控力量,並將人員分為17個組。每組由黨員帶隊,持續在轄區開展湖北籍來陝人員和車輛的拉網式排查。短短1天半時間,社區完成全部入戶摸排工作,共收回承諾書2300份,張貼溫馨提示通知單1300餘份。

「媽,現在疫情這麼嚴重,人家都在家隔離呢,你的微信步數有近三萬步?你幹什麼去了?」面對兒子的擔心,周建玲匆忙解釋說:「兒呀,在嚴峻的疫情面前,作為社區領頭人,我要挨家挨戶摸排一點不能馬虎……這就是每天近3萬步的原因。」

「周書記,新園路那家麻將館大爺大媽們還聚在一起打麻將,勸了好幾次了,還是不聽。」接到群眾反映,周建玲立即趕到:「張叔,您都不看新聞嗎?新冠病毒這麼嚴重,幾十秒就能傳染一個人,您說這多讓人操心呀!」「李阿姨,萬一咱要是染上病毒,子女也跟着遭罪,趕緊回家去吧。」在大爺大媽們散去後,周建玲立即聯繫社區民警封了麻將館,明確疫情期間禁止營業。

「我現在被隔離了,媳婦才出月子,孩子太小,能不能幫我們買一些蔬菜和水果」。1月28日上午,周建玲接到由武漢出差回來、自覺在家隔離的王先生的求助電話。掛斷電話,周建玲立刻添加了王先生的微信,並讓他將所需的物品列出來發給她。接到清單,她立即安排工作人員採購完備並送到王先生家。

為做好對隔離人員的心理疏導,周建玲創新出線上+線下一體綜合幫助法。線上,社區建立微信群詢問隔離人員的生活需求,安排專人電話詢問隔離人員身體狀況,提醒、督促其堅持測量體溫,並做好登記;線下,按照網格劃分,安排專人直接包戶到人,第一時間提供代買服務並配送上門,而且及時幫助清運垃圾,消殺樓道。同時,對轄區15名失獨老人、獨居老人實行一對一的幫扶,為他們提供精準服務。

隨着疫情趨緩,助力轄區商戶復工復產,周建玲組織網格員成立巡查小組,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轄區企業、門店等進行全面摸排,為商家在經營中遇到的困難提供幫助。

「線下」主要對從外地返城員工宣講解讀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現場指導商戶做好經營場地消殺。一次,在指導商戶消殺時,周建玲發現轄區一車行準備的84消毒液不足。她自己開車將兩桶84消毒液送到車行,老闆感動得落淚了。

「線上」主要通過社區組建了轄區商戶微信群,每天將最新的關於企業復工復產信息發到群里,協助企業和門店辦理西安市「一碼通」管理員賬戶。針對部分商戶不會操作「一碼通」管理員賬戶的情況,社區安排網格員現場教學,幫助他們解決難題。

在社區抗「疫」一線,周建玲全身心地投入影響着社區每一名黨員、群眾。在她的帶領下,大家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眾志成城,強化「防」的意識、嚴格「防」的舉措,築牢築實每一道疫情防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保衛戰中取得「零感染」的佳績。

堅守一線的白楊(左)(受訪者供圖)

西安聯城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項目經理白楊:

困難面前不退縮,關鍵時刻沖在前

今年春節,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擋住了人們出行的步伐,讓不少人宅在家裡。但,有一群人選擇了「逆行」,他們就是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西安聯城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白楊就是其中一員。他帶領150名員工,在防控一線24小時堅守,連續奮戰100多天,守護着小區2087戶6000多名業主,因此他也成為陝西唯一一位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榮獲國家級表彰的物業人 。

疫情發生後,白楊接到曲江新區防疫指揮部疫情防控命令,除夕之夜驅車200餘里從寶雞老家趕回工作的曲江6號小區,作為一名軍人出身且有15年從業經驗的物業人,白楊深知責任重大。「困難面前不退縮,關鍵時刻沖在前」,這是白楊在鼓舞大家與疫情抗爭到底時常說的一句話。

在小區防疫工作中,為了給小區業主把好第一道防護關,白楊帶領物業工作人員一方面連夜管控小區出入口,將原來地面以及地下車庫7個出入口減少到2個,提高人員、車輛防控;對出入人員測溫登記;對出入車輛檢查消毒;同時多方籌措緊缺的防疫物資;對小區每日2次全面消殺,尤其對小區主出入口、樓宇大廳、電梯轎廂等重點區域高頻次消殺,確保不留死角;組織物業工作人員逐一排查所有業主,認真做好消毒和排查記錄,及時向社區上報排查結果。另一方面趕製500餘份防疫宣傳海報及橫幅,在小區及車庫大門、各樓宇、各單元、各電梯張貼宣傳;還通過物業在線服務平台,將防疫政策宣傳到每一戶、每一人。

1月31日,2名密切跟蹤的疑似病例被確診,使小區4號樓成為陝西省以及西安市首棟被封閉隔離的樓宇。白楊帶領工作人員立即停運電梯、關閉進出通道、拉起警戒線,圍繞樓宇每10米安排1名安保人員值守,嚴格管控樓內人員;為消除業主的擔心和員工的恐懼心理,白楊率先穿上隔離服,背起噴霧器,第一個衝進隔離區。同時,連夜開設服務專線,建立業主微信溝通群,安撫業主。之後,每天親自為這棟樓上141戶432名業主採買配送各類生活物資,成為小區里最勤快的「跑腿員」。

同時,白楊還細心地為處在隔離期中的特殊人群提供定製服務:每日通過樓宇可視對講機與樓內的4位獨居老人交流,關心體溫等身體狀況及生活需求,必要時入戶當面溝通;對待產孕婦每日電話了解情況,協調防疫指揮部幫助聯繫醫院、規劃其出行的路線、協調安排車輛,制定緊急預案;針對8名中高考學生,每天通過微信代為打印並送去1000餘張複習資料;針對戶內裝修未完被隔離的兩位老人,白楊當天晚上就購買了熱水壺、臉盆毛巾等用品,第二天穿隔離服入戶接通天然氣和自來水,使其具備基本生活條件;元宵節當天,白楊特別為隔離業主挨家挨戶送湯圓。白楊始終用心、用愛去關懷身邊的每一個人,也贏得了業主們的好評,業主們自發給物業公司送來口罩、消毒液、方便麵、牛奶、水果等物資;4號樓的隔離業主更是送來共同捐助的1.2萬餘元向一線物業工作人員表示慰問。

「治療一線在醫院,防控一線在物業,作為物業工作人員,我理應堅守在崗位上,作為物業的負責人,我有責任和義務去保護好每一位業主還有每一個在一線工作的人。疫情是一場大考,能夠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好服務,其實離不開團隊裡每位工作人員的付出,也離不開小區全體業主的支持與理解,在抗擊疫情這件事上每一個人都是英雄。」在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表彰後白楊說。

王琪(中)組織捐贈物資

(資料圖片)

陝西省青年志願者協會

秘書長王琪:

青年要在國家危難時勇於擔當

「這次的榮譽並不屬於我個人,而是屬於千千萬萬的抗疫青年志願者們,我只是他們的代表,願為愛堅守初心。」9月8日,西安植物園園藝中心副主任、陝西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秘書長王琪獲得了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他告訴記者,作為一名青年共產黨員,應該在國家危難、人民受難之時,肩負起青年勇於擔當的使命。

2020年春節伊始,全國上下進入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期。1月31日,春節還沒過完,當時已返回南陽老家過年的王琪坐不住了。雖然從26日開始,作為陝西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秘書長,王琪就作為聯絡員着手組織招募志願者隊伍。但他覺得,自己必須返回西安和大家一起並肩作戰。「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期,信息暢達非常重要,在團省委的統一部署下,按照防疫要求,及時成立防控協調組,我擔任綜合協調組組長,負責聯絡溝通。」

31日,顧不上家人的擔心和反對,王琪隻身一人從南陽返回西安。「當時疫情比較嚴重,作為青年志願者,大家都想儘自己的力量做點什麼,志願者協會的成員都坐不住了。有人說要去一線支援,有人說要去武漢,怎麼樣把志願者有序、安全地組織在一起,作為秘書長,當時感覺肩上的擔子很重。」王琪說。「當時處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說不害怕是假的,尤其要到一線去,怎麼樣組織好志願者?能做些什麼?心裡都沒底。當我們發出應急儲備志願者招募令時,沒想到,短短3天就有4000餘人報名。」把大家組織起來後,王琪就考慮如何科學有效、安全參與服務。

隨後,開始制定線上培訓方案,組織培訓師資、商討考核體系,通過嚴格培訓考核組建了一支2700名包含專業醫護、便民服務、秩序維護、心理疏導、媒體宣傳等方面的應急志願者服務隊。從1月26日開始招募,到2月9日培訓,再到3月20日培訓結束,上千名志願者迅速奔向一線,開展志願服務。

疫情當下,防控宣傳和病毒消殺工作變得非常關鍵。在王琪的組織下,成立了一支青年志願者宣傳、消殺隊伍,大家分組在西安市十四個社區進行宣傳,並開展病毒消殺工作。「志願者們都積極響應,線上線下參與疫情防控宣傳的活動。」

病毒消殺工作要求嚴格,為高效完成任務,王琪組織了專業的人員,身穿厚厚的防護服,背上消殺設備走街串巷開展消殺工作。考慮到特殊時期交通不便,出租車較少,一線醫護人員的出行問題,王琪又組織志願者組成一支30餘人的車隊,對口接送西安交大二附院的醫護人員。21天出動車輛408台次,從清晨到夜晚,他和志願者夥伴見證了醫務人員的堅守與奉獻。

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王琪組織倡導全省各市、各戰線9290名青年志願者,面向4299名一線醫護工作者及其家庭提供志願服務累計25113人次。積極組織協會會員捐款和採購醫療防控物資,在確保參加服務志願者防護保障的基礎上,累計捐贈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30000隻、醫用手套10000雙、防護服300件、護目鏡1000副和5萬元消殺用品。截至目前,全省有5萬餘名青年志願者參加2500餘場疫情防控應急志願服務活動,累計33萬人次參與,服務時長超過170萬小時。

楊亮在工作中(受訪者供圖)

陝西廣電網絡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融媒體事業部總經理楊亮:

每一個平凡人都是抗疫英雄

感謝有你,山河無恙。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京舉行,大會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表彰。陝西省25人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10個集體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3人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陝西廣電網絡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融媒體事業部總經理楊亮是獲得先進個人中的一位,當記者對他進行採訪時,他很低調也很謙遜。楊亮說:「我們受表彰的人,是14億中國人的代表,因為在那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每一位中國人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楊亮是陝西廣電網絡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融媒體業務負責人,專注總體戰略規劃、深挖融媒體平台產品細節,實現公司融媒體業務從無到有的構建,在陝西首次實踐電視+手機+網站+融媒體大喇叭的「三屏一聲」多元傳播模式,助力構建陝西全省「一朵雲、一張網、多廚房」的立體傳播格局。2019年年底他們才剛剛建好陝西縣級融媒體平台,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楊亮帶領事業部全體人員堅決落實全省戰疫情宣傳指揮部工作要求,迅速響應、衝鋒在前,大年三十當晚緊急召開電話會議,決定立即打通全省107個縣級融媒體平台,他說「這也是對我們新搭建的縣級融媒體平台的一次大考」。於是從農曆大年三十起,他連續六十餘天不間斷奮戰在崗位一線。楊亮告訴記者,藉助融媒體平台全媒體接入、全媒介傳播優勢,第一時間打通全省107個區縣,建立省市縣三級媒體高效聯動工作機制。按照「移動優先、大小屏聯動」的原則,他們在全省融媒體移動客戶端及電視端開設「戰疫情」專欄,構建起覆蓋全省的疫情防控應急宣傳渠道,保證各類資訊、服務高時效高質量送達群眾,疫情防控期間「戰疫情」欄目發稿量93046條,綜合傳播量突破415032萬人次,為疫情防控、輿情引導提供堅強保障,實現「一盤棋」布局,「一體化」行動。

疫情發生後,為進一步響應全省居家防疫工作要求,楊亮又組織團隊運用百姓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傳播形式,進行內容創新,製作了「停學不停課·戰疫課堂」「戰疫情·心理疏導」「最美戰疫人」等專題節目,聚焦居家防疫期間群眾的心理輔導和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同時,整合省內快板、說書、老腔等戲曲資源,上線「廣電戲曲送萬家」系列節目,傳遞秦聲秦韻,豐富廣大群眾居家防疫生活。

農村屬於防疫薄弱地區,楊亮及其團隊堅持以「讓村村聽得到黨的聲音,戶戶學得懂疫情防控」為目標,綜合利用全省1.3萬個「融媒體大喇叭」資源,每日分時段、不間斷把疫情信息,防疫知識送到田間地頭。疫情期間累計播放信息43.6萬條,日均播放4.5小時,充分發揮融媒大喇叭「有事應急、閒時宣傳」的陣地作用,打通防控疫情信息的「最後一公里」。

除了這些工作外,為了確保融媒體平台的平穩運行,楊亮主動參與到運行保障專班中,為保障全省近千萬學生群體融媒體線上學習需求,帶領技術小組連續奮戰三個通宵進行平台加固和系統升級,全程動態監測後台數據並及時進行數據分流,實現小學到高中12個年級用戶在線觀看與互動交流,受到各界用戶的普遍好評。疫情期間融媒體平台訪問屢創歷史新高,日均訪問量突破3500萬人次。楊亮說:「我真的覺得自己只是做了本職工作,在疫情中,每個中國人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還有醫務工作者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我們是14億抗疫的中國人的代表,因為每一個平凡的人都是英雄。」

西安市第四醫院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陳葆青:

用醫術給患者送上一盞「暖心明燈」

忘不了武漢人民期待的眼神,忘不了55個日夜與隊友們生死與共,跟『死神』賽跑和疫魔拼鬥的朝朝暮暮。戰友啊!你們摘下口罩時的血痕、被消毒液侵蝕的雙手……都深深地印在我這個『疫線』成長起來的『老兵』腦海里!」陝西省第一批援武漢醫療隊、西安市第四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陳葆青現在回憶起戰疫經歷仍感慨不已!

「疫敵」當前 捨我其誰

現年56歲的陳葆青是三代醫學世家,爺爺和父母親都是醫生,受家庭影響,青年時代,陳葆青也選擇了從醫,至今已有33年。「『疫敵』當前,捨我其誰。」1月26日,西安市第四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作為陝西省第一批援武漢醫療隊,陳葆青與其他6名同事一起主動請纓,奔赴武漢開展抗擊新冠肺炎醫療援助工作。陳葆青作為醫院7人醫療組隊長兼臨時黨支部書記,事事率先垂範、衝鋒在前。

陳葆青隨陝西醫療隊踏上武漢前沿「陣地」後,立即帶領隊員刻苦學習和操練防護技能,積極投入工作。2月6日,主任醫師陳葆青作為專家和隊長,帶領隊員全面接管武漢市第九醫院10樓病區。該病區是陝西省醫療隊支援武漢第九醫院的第二個病區,陳葆青負責全盤工作。「把黨旗掛起來,把黨徽戴起來,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讓黨徽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閃閃發光。」危險關頭,他奮勇當先,成為抗疫「戰線」上一面閃光的旗幟。隊裡急診科的姬萍護士長評價陳葆青說:「陳隊長經常向大家強調疫情防護要點,在夯實專業素養同時幫助大家疏解心理壓力。身在異鄉,他很注重隊伍的團結。作為隊長,他時時刻刻關心隊員們的防護安全、討論最佳救治方案和工作方法。作為一名臨時黨支部書記,他總是不言苦和累,牢記使命、衝鋒在先,激勵大家鉚足幹勁在一線開展工作,救助更多患者。」

生死之交 醫患同心

「醫生給我戰勝病魔的信心。」現年32歲的小星(化名)是武漢的一名漫畫愛好者,1月29日確診新冠肺炎後住進了武漢市第九醫院。陳葆青接管醫院10樓病區時,小星病情較重,肺炎、高燒、呼吸急促。患者小星說,當時陳葆青主任詳細詢問她的病情,為她對症施治。在查房中,陳葆青發現小星總是憂心忡忡,精神壓力很大,就耐心開導:「每年都有流感病毒,只是今年傳播的是一種新型病毒。只要我們切斷傳染源,注意衛生防護,沒有那麼可怕。你還這麼年輕,抵抗力強,沒有基礎病,相信會很快康復的,你要有信心!」陳葆青的話,讓小星吃了一顆定心丸。隨着身邊的病友身體逐漸好轉、陸續有人出院,她對自己更加有信心了,更將陳葆青視為英雄,心生崇拜。小星得到陳葆青等醫護人員的精心施治,康復得很快,不久就達到了治癒出院標準。在準備出院時,她將自己治病期間的一幕幕經歷繪成漫畫,送給西安市第四醫院赴武漢醫療隊陳葆青主任等醫護人員,以表達感激之情。

「其實,當時我被收治到重症病區後很迷茫,是陳主任在『寒冷』時期為我們送來了一盞『暖燈』,讓我們鼓起勇氣戰勝病魔。在疫情擴散的那個時期,陳葆青和他的白衣戰隊真是與我們患者結下了生死之交的情誼。」武漢一位78歲的患者感激地說。經過陳葆青團隊救治後,他各項指標都顯示陰性,可就是喘得不行、咳得不止。對此,陳葆青立即調整治療方案,使他的哮喘症狀很快得到好轉。至今,這名患者還與陳主任保持着聯繫。

並肩戰疫 團隊很棒

「我今天的榮譽,是我們團隊的集體榮譽,和隊友們並肩戰疫的日子裡,他們真的很棒!作為一線專家和領隊,我也是在隊友們的鼓舞和幫襯下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同時,也讓我這個帶兵的一線『老將』在戰疫中不斷摸索着成長,謝謝戰友們!你們攻堅克難,與病魔決鬥的每個瞬間都刻進我的腦海里了!」陳葆青告訴記者,在疫線戰場,隊友們都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厚厚的防護服密不透氣,工作起來滿身是汗,皮膚又癢又疼。在病區一待10多個小時,身上早就被汗水濕透了。戰友們每天下班拖着疲憊的身軀,就像虛脫了一樣。但是內心深處又感覺自己完成了國家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一種滿足感油然而生。

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最艱難的是開始的兩周。當時上級要求一人一診療方案,作為專家和領隊的他,全副武裝進入病區,第一天光查房就花了6個多小時。走出病區脫下被汗水濕透的防護服,他又一遍又一遍地對30多名患者的病情進行梳理,制定出了不同的治療方案。「因為從未接觸過這個病毒,一切都是摸着石頭過河,醫護人員的防護一點都不敢馬虎大意,每個重症患者治療方案不容半點疏漏。如何儘快『降服』病魔,更有效地治癒感染患者?這一連串的問題,在我大腦里像放電影一樣一幕幕地過,直到凌晨3點我還無法入睡。」陳葆青說。

靜好歲月氤氳堅守,波濤洶湧浮現執拗。正是因為有像陳葆青這樣的「白衣戰隊」英勇戰疫,感染患者的治癒率才會不斷上升,也讓更多迷茫恐懼的患者看到了希望 !陳葆青和他帶領的「白衣戰隊」在援鄂的55天奮戰中盡職盡責,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白衣天使的專業素養和醫者仁心的職業操守。

西安交大一附院副院長馬現倉:

用「心」戰疫 為患者驅散心理「疫霾」

用家鄉一頓可口的油潑麵,驅散醫護人員疲憊情緒。用一束情人節的玫瑰花,溫暖患病老夫妻對彼此掛念之情……「作為一名心理專家,要做的就是默默守護醫患們經歷的心靈風暴,幫助他們走出『疫霾』。」陝西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長、西安交大一附院副院長馬現倉用細心、愛心在武漢抗疫一線為一顆顆憂鬱的心靈照進溫暖的陽光。

嚴苛是為了將每一個隊員平安帶回家

電話接通時,西安交大一附院副院長馬現倉正在北京參加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馬現倉稱,這場抗擊疫情的經歷將會是自己人生中最難忘的一段,因為在國家和人民需要自己的時候,他沒有缺位,盡到了一個醫務工作者的職責。「面對疫情,個人力量輕如塵埃,感謝生活在這個偉大的國家,正是黨和國家的強大意志、白衣戰士的情懷、各行各業的無私奉獻,各種力量的匯聚,像三山五嶽一樣巍峨,像江河湖海一樣澎湃。沒有這種力量的匯聚,就不可能有這次抗疫的勝利。」

作為一名精神心理專家,也是此次奮戰在疫情最前線醫療隊的心理「防疫」專家,馬現倉猶記疫情初期,醫院各科室遞交上來一張張按滿紅指印的請戰書。隨着疫情的變化,很快,接到指令的他在2月2日下午率領陝西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集結出發。這支隊伍由我省41家醫療機構的重症呼吸科、呼吸科、感染科、護理等多個科室骨幹和感控專家組成,共121名隊員。

「我們是2月初到達武漢的,那也是武漢形勢最嚴峻的時候。我們需要在短期內克服各種困難,因地制宜,儘快收治更多患者。同時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加之我們收治的都是危重症患者,壓力還是挺大的。不僅如此,擺在我面前的還有要如何做好安全防護,保護好一線醫護人員,避免出現感染。那段時間我壓力確實非常大。」馬現倉坦言,為此他們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制定了「八大鐵律」和最嚴格的感控管理規範和程序。要求醫療隊每名隊員必須時刻佩戴口罩,不得私自外出會客,不得相互串門等一系列看似嚴苛的規定。「之所以這樣要求,是因為出發前,我答應把每一個隊員平安帶回家。」馬現倉說。

一頓可口的家鄉飯菜勝過千言萬語

工作之初,進入隔離區的隊員們難免出現緊張情緒,再加上工作比較勞累,身體方面很快就出現了一些不適。比如有的隊員感覺到頭暈、四肢乏力,有的隊員則在艙內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被立即安排緊急出艙。馬現倉告訴記者,後經過判斷,發現是由於高度緊張以及勞累引起的。

「救治工作中,醫療隊隊員們所面臨的壓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我們要求首先保障隊員的睡眠和營養均衡,最嚴格的防護也能最大程度減輕大家對被傳染的心理壓力。」對此馬現倉讓隊員們學會表達,鼓勵大家每天跟家裡人保持聯繫,也教大家一些放鬆的技巧。經過心理疏導,隊員們身體不適等情況很快就得到了緩解。然而在這種情況下,還有很多隊員主動要求到最累、最危險和最艱苦的地方去。「這讓我覺得非常感動。」

每天處於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醫療隊隊員們的身體和心理上的消耗都比較嚴重。馬現倉說,工作到兩周左右時,大家出現了第一波疲憊情緒,比如會表現出想家的情緒等。雖然武漢當地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後勤保障,但大家對當地飲食多少還是有一些不習慣,有時候就會念叨着想吃陝西的麵食,馬現倉聽到後就記在了心上。

「我就跟酒店商量,借了酒店的後廚,親自下廚和面給隊員們做了油潑麵、餃子、臊子乾拌麵、臊子肉夾饃等陝西特色麵食。當熱油潑在面上發出刺啦一聲的那一刻,很多隊員激動得流下了眼淚。看到這一幕,我心裡一塊石頭總算放下了。這樣的方式比任何的心理疏導都有效果,一頓可口的家鄉飯菜,勝過任何的語言鼓勵。」

美食療法起效後,馬現倉每隔一段時間就組織隊員們親自動手做一次飯。馬現倉表示因為平時大家下班以後都是在自己房間,不允許相互串門,做飯的過程中大家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會有正常的交流。一起做飯也是一種團隊建設,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相互協作、相互了解。「人是需要感情交流的,我們來的時候大家相互也不認識,所以這種工作之餘的協作、交流對於大家相互熟悉、減輕壓力是非常有用的。」

用關愛驅散患者焦慮

身體的疾病是主要矛盾,但是作為次要矛盾的心理問題得到解決後,對主要矛盾的解決也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一個病區,每個患者都有自己的故事,馬現倉每天都在這些故事中穿行,尋找解開患者心結的鑰匙。

馬現倉所在的武漢協和醫院西院是危重症患者收治定點醫院,在這裡沒有陪護、沒有家人,每位患者都是封閉治療,很多患者都產生了擔憂、焦慮、恐懼等心理問題。馬現倉表示,此時心理「防疫」與治療「抗疫」同等重要,醫護人員在救治患者的同時,要通過各種有效途徑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患者因疫情帶來的心理創傷。為此馬現倉帶領團隊進入隔離病區,耐心傾聽和回應患者們對病情的擔心和顧慮,用專業知識為他們緩解擔憂情緒。

「後來,我就要求所有醫護人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心理工作者,我們對所有的醫護人員都做了培訓,告訴大家如何去關心關愛患者。比如我們對於患者心理方面的關懷,主要是看他們有什麼樣的需求,我們發現患者與外界聯繫的需求是非常強烈的,所以也就想盡辦法幫助患者與家人取得聯繫。」

讓馬現倉記憶猶新的是一對武漢的老夫妻,同時住在醫療隊管轄的病區接受治療。「醫生,我老伴怎麼樣?」「醫生,她今天病情有好轉嗎?」……按照要求患者之間不能互相串門,但夫妻倆彼此牽掛,每天只能通過醫護人員打聽對方的消息。得知這個情況以後,隊員們就扮演起信使的角色,幫這對老夫妻傳遞紙條,傳遞相互之間的掛念,讓兩位老人能夠通過「愛的紙條」相互鼓勵。夫妻之間的相濡以沫和不離不棄的愛情,也深深打動了醫護人員。情人節那天,隊員們幫這位大叔買了一束玫瑰花送給他的老伴,大媽非常感動,說這是她這輩子收到的第一束玫瑰。當時她給大叔帶了一句話說:「老頭,我們都加油,回到家裡再相聚。」

「這對老夫妻原本是重症患者,前後在醫院住了一個月。後來經過我們精心治療,康復出院。」馬現倉說,經過心理干預,看到這些患者情緒好轉,對治療有了信心,他成就感滿滿,覺得大家所付出的努力很有價值。

白衣執甲、逆行出征,馬現倉和隊員們用自己的醫術、愛心與病魔較量,築起了一道道守護生命安全的堅強防線。他們生動詮釋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

西安交大二附院黨委書記鞏守平:

如果顧及風險 我們為何要來武漢

「今天我在人民大會堂聆聽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這是一次莊嚴而震撼的精神提升,也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同擔當的世界宣言。當總書記講到『武漢必勝、湖北必勝、中國必勝』的強音響徹中華大地時,會場報以最熱烈,最持久的掌聲。白衣為甲、逆行出征,捨生忘死、挽救生命的一幕幕在腦海里回映,我不禁淚目。醫務人員作為平凡的一員,用自己的初心和擔當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而這種精神就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英雄主義、樂觀主義的集中體現。作為醫務人員,一定要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激勵並鞭策自己,以強大的精神動力和百折不撓的行動,服務百姓健康,共築健康中國夢。」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勳章獎章並發表重要講話。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黨委書記鞏守平在大會現場聆聽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心緒難平,感慨萬千。

少年立初心

「為什麼要當醫生呢?」面對記者的提問,鞏守平抿了一口茶,陷入了短暫的沉思。

「我出生於戶縣(註:現為鄠邑區)的一個中醫世家,祖父、伯父都是中醫,小時候常去藥鋪診所里玩,耳濡目染了一些治病救人的過程,也目睹了不少人看不起病的無奈,這給我幼小的心靈種下從醫的種子。我2歲多時母親因病去世,後又家道中落,祖母多病,父親忙於掙工分,便與祖母相依為命。為給祖母看病,求請醫生的任務便落在只有七八歲大的我身上,經常請不來醫生,只能守在祖母床前默默流淚。」幼年失恃、家道中落,讓鞏守平又平添了太多對社會現實的感受,這也更加堅定了他從醫的決心,發誓要做一個對病人無論貧富貴賤都一視同仁的醫者。

1987年,鞏守平在填報高考志願時,所有的志願都是清一色的醫學專業,後來他也如願以償地被西安醫科大學(現在的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錄取,正式走上了從醫之路。大學畢業後,因為成績優異,他留在西安交大二附院工作至今。

大愛鑄醫魂

成為一名醫生後,鞏守平未敢片刻忘卻自己的初心。在醫院急診科工作期間,鞏守平碰到了一位來自農村的病人,得了嚴重的腸梗阻,但因為無力負擔醫藥費,用了幾天西藥治療準備放棄。工作不久經濟也不寬裕的鞏守平,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百般無奈只得向從醫多年的伯父請教,伯父交給他一個當時幾元錢1服的家傳中醫藥方,只吃了3服藥這個病人就神奇地康復了。這件事情給鞏守平很大的觸動,讓他明白了當一個好醫生首先要將病人的安危真正地放在心上。「只要一個醫生真的想治好患者的病,就一定會想各種辦法,盡最大努力去救治,即使最終也治不好,至少可以問心無愧。」

正是秉持這樣的信念,鞏守平不知把多少被判「死刑」的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鞏守平剛工作不久,主管了一個脊髓空洞症(延髓頸髓)患者,只有頭、手、眼、嘴能動,四肢癱瘓、失語,不能正常進餐。由於當時的條件和設備非常有限,脊髓手術沒辦法像現在這樣精準定位,須靠醫生的經驗進行判斷,手術中需要患者配合以確定部位。但患者術中無法說話且頭部固定的情況下,只能用手指和眼睛進行交流。對此,鞏守平按照上級醫師的要求,自己編制了一套手眼交流方法,在手術前對患者進行了一周的專門訓練,只通過眨眼和伸手指頭就能進行有效溝通。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醫生的全力救治下,手術很成功,患者最後也完全康復,至今還與鞏守平保持着親人般的聯繫。

這個病例讓鞏守平深刻理解了他的老師經常說的一句話——醫生治病救人,猶如井中撈人,多用一分勁人可能就救上來,略微一鬆勁人可能就掉下去了。

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鞏守平表示,作為一名醫生尤其是外科醫生,除了初心、仁愛、信念外,還得有健壯的身體、精湛的醫術和很好的團隊。沒有好身體就沒辦法完成長時間、巨大體力消耗的手術;沒有精湛的醫術,不能站在醫療技術的前沿,就沒辦法去替患者解除病痛;沒有好的團隊,一個人是沒辦法完成複雜的醫療工作的。所以,一名好醫生必須是德藝雙馨,才能託付起生命之重。

臨危擔重任

2020年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必將成為人們揮之不去的記憶。武漢告急!湖北告急!國家衛健委急調委屬委管醫院組建救援隊馳援。在這種國家危難、民族危難的關鍵時刻,作為醫院的黨委書記,參加過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玉樹地震救援的專家,鞏守平沒有絲毫遲疑,第一時間決定帶隊馳援武漢。

2月8日,在輕描淡寫跟妻子和女兒說明情況後,鞏守平作為隊長,帶領由30名醫生和100名護士組成的西安交大二附院醫療隊出發了。在急馳武漢的飛機上,大家還沒有從告別親友的情緒中緩過來,氣氛顯得有些沉重和悲壯。為鼓舞士氣,鞏守平語重心長地勸慰大家:「此時不出手,枉費從醫心。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我們白衣執甲、逆行出征,這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職責,也是一份無比高尚的榮耀。為國而戰,我們義無反顧!」大家的情緒又頓時高漲起來。不過,鞏守平坦言,「在當時一切不明、生死未知的情況下,我們儼然就是趕赴戰場的戰士,每個人心裡都做好了最壞的準備。作為隊長,我的壓力更大,能否把大家安全地帶回去我當時也沒底。到武漢後,愛人發來短信告訴我把醫保卡悄悄地裝上了,萬一有什麼情況也便於應對。」說到這裡,他的眼中也泛起了不易察覺的淚光。

2月8日晚上,醫療隊到達武漢住所,鞏守平連夜與其他負責人制定了診治、值班、輪班、感控、後勤保障、外出等一系列嚴格的管理制度,並分層分組迅速搭建起隊伍架構,保證醫療隊能規範、高效、安全地開展救治工作。2月9日晚上,經過短暫而嚴格的培訓,醫療隊就全面接管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C樓10層西病區,其中45人屬於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晚11時,醫療隊接到救治任務,第一組8位隊員進駐病區,投入緊張的戰鬥中去。

生死譜大義

初到武漢,危重症患者病亡率還是相對較高,氣管插管成為改善通氣的不二選擇。尤其是一些高齡患者,基礎性疾病多,搶救中必然面臨氣管插管問題。但是氣管插管需要開放氣道,患者嗆咳會產生大量的氣溶膠,給醫務人員帶來很大的病毒感染風險,這個風險是實實在在的。有人很理性地評估着風險:高齡患者年事已高,病情嚴重,即使進行插管治療可能也很難挽回性命,建議放棄插管。但與此同時,有人卻說:「如果我們不去嘗試插管,那麼就等於直接放棄了患者生存的希望,事後我們可能會因此而悔恨和自責。黨和國家派我們來,就是要把救治生命放在第一位,即使年齡再大、病情再危的患者,我們都要一視同仁絕不放棄,竭盡全力去搶救他們的生命,即使最終還是未能挽救回來,我們也可以無愧於心。如果不去插管,我們為什麼還要來武漢?」此言一出,大家再無異議。

2月17日晚,醫療隊接管病區不到10天,一位85歲高齡的新冠肺炎患者處於躁動譫妄狀態,完全不能配合無創呼吸機輔助吸氧,生命危在旦夕,鞏守平毫不猶豫地決定給予氣管插管治療。隨後,由醫療隊領導組成的治療團隊立即進到病房,呂建瑞主任全程「C」位操作氣管插管,鞏守平全面評估並輔助氣管插管,王崗副主任調節呼吸機參數,幾名護士在旁協助。插管時他們給護士們說:「你們離遠一點,我來!當心有氣溶膠。」在團隊的緊密配合下,大家克服時間緊張、條件不佳、患者配合差、病情危重等多重困難,最終順利完成醫療隊的首例氣管插管治療,讓患者病情轉危為安。

2月26日,病區收治了一位73歲的特殊新冠患者,老人雙側額顳頂部亞急性硬腦膜下血腫(大量),腦疝形成,命懸一線。鞏守平閱片後當即決定:「立即準備手術,我主刀!」僅用了45分鐘,團隊為該患者在全麻下順利實施了醫療隊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顱腦手術。這名患者甦醒後見到鞏守平的第一句話,不是詢問自己的手術情況,而是「你的身體還好吧?」這讓鞏守平語塞了許久,他感到多日來所有的辛苦和勞累都被這一瞬間的溫暖和關切融化了。

據悉,在武漢病區53天的戰鬥中,鞏守平帶領全體隊員在日常診治工作中不斷探索創新,憑藉精湛的醫術和豐富的經驗,用最快的速度向社會發布了《新冠肺炎氣管插管實操方案》《大劑量維生素C治療新冠肺炎的八字原則》《應用托珠單抗、大劑量丙球、聯合CRRT三聯療法治療高齡新冠肺炎患者復發CRS》《兩群雙軌分層四段全方位醫學人文關懷方案》《中醫外敷貼方治療新冠肺炎方案》等多個「硬核」方案,讓其他同行共享經驗、少走彎路,在最快、最短的時間內有效救治了大量患者。

西遷新傳人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黨委書記吳菁向鞏守平頒發醫院工作證

談及這次武漢抗疫的經歷,鞏守平坦言有許多感受讓他終生難忘。一是聽黨指揮跟黨走,全國一盤棋,上下一條心,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根本保證。二是全民總動員,眾志成城,匯聚起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共同鑄就聯防聯控的鋼鐵長城。三是在這場嚴峻複雜的疫情阻擊戰中,廣大黨員幹部舍小家顧大家,扛起了最危險、最艱巨的任務,真正體現了戰鬥堡壘作用。四是中國在較短時間內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但世界範圍內疫情卻越來越嚴重,這讓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深刻感到生在中國是多麼的幸福和自豪的事情,更加清醒地理解了我和我的祖國的關係。五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和業務工作密切結合,才能做到思想統一、步調一致、行動高效。六是在高頻率、超負荷的疫情阻擊戰中,要有科學的防控、規範的制度、嚴明的紀律作保證。七是在具體的抗疫過程中,要保證每件事情都公平、公正、公開,才能激發出最大的戰鬥力。八是要善於激發每一個人的聰明才智,不要拉開領導與隊員之間的距離。九是要把群眾的事情放在心上,服務好群眾,相信和依靠群眾才能戰無不勝。十是要充分發揮志願者和公益組織的作用,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只有讓正能量的東西在全社會廣泛傳遞,這個世界才會充滿陽光。

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西安交通大學考察時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庚子春節,在新冠疫情席捲中華大地的危急關頭,西安交大二附院廣大醫務工作者聽黨指揮,背上行囊就出發,他們無私奉獻、眾志成城,為抗疫鬥爭作出了重大貢獻。由此可見,西安交大人的抗疫戰鬥是西遷精神的新傳承,也是對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最生動的詮釋和表達。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鞏守平表示,承繼和發揚西遷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是交大人的時代遵循和精神圖譜,他將以此次抗疫和表彰為新的起點,繼續踐行生命至上、救死扶傷的醫者初心,做西遷新傳人,譜寫與國家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人生新篇章。

西安市第八醫院

黨委副書記、院長郭雅玲:

沖在前干在前的抗疫「鐵娘子」

「臨危受命,責無旁貸。我不僅僅是醫院院長,更是一名醫生。危急當前,取消休假、吃住在醫院,與全院同僚並肩『戰鬥』,這是我該做的。」 西安市第八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郭雅玲說。

沖在前,干在前。在抗疫最艱難的日子裡,這位鐵娘子作為陝西省、西安市兩級定點醫院院長,靠前指揮、多方協調,從防控方案制定、培訓,到患者救治、物資保障,每一項工作她都親力親為。她秉持醫者仁心,融大愛於行動,將自己的疫情補助以特殊黨費形式全額獻給疫情防控,只為不辱使命,守好醫者的擔當和責任。

防控疫情走在前 36個小時沒合眼

一切為防疫讓路。作為醫院防治工作總指揮,春節前夕,郭雅玲要求全院職工休假不許離開西安,隨時準備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而自己也早早提前上陣,着手摸清醫院防護物資「家底」,安排部署科室各項工作。

疫情來勢兇猛,患者短期內不斷攀升。大年初一早上7點30分,郭雅玲已堅守崗位36個小時沒合眼了。「哪裡顧得上累,心裡太急,根本閒不下步子和心思。」經過周密考量,郭雅玲緊急召開班子會議,做出了立即騰空病房、停止接診普通患者、全院職工返崗上班的決定。

全院600餘名職工聞令而動,1個小時內全部到崗,5個小時內 469名患者全部安全轉、出院;2個發熱門診,4個隔離病區(6間負壓病房)全部準備就緒。郭雅玲告訴記者,正是這份迎難而上、勇於擔當的八院力量,支撐着自己在抗疫路上走得有信心、有力量。

17年後再赴「戰場」 醫者初心不曾改變

郭雅玲是17年前抗擊「SARS」的老將,今日掛帥再出征,卻一點兒不減當年英姿。上至行政管理下到物資儲備,每一個細節她都自己摳;患者救治工作更是從不落下,參加省、市危重、疑似病例會診百餘次,先後多次深入隔離病區,參與指導危重患者搶救。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日子裡,她平均每天只睡4個小時。

回憶起2月中旬的一次重症患者搶救,郭雅玲在現場指揮長達11個小時之久,直到患者病情穩定她才安心離開。「我們就是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我多麼想背着病人過河,在一次次搶救面前,看着患者痛苦、同僚辛苦,我的心很疼。」郭雅玲說。

人手不足,確診激增,部分患者出現焦慮、煩躁、不配合治療等情況。郭雅玲就通過微信視頻向患者亮明身份,與患者談心。「傳染病不是絕症。我是傳染病醫生、共產黨員、八院院長,你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和我說說。」除了心理輔導,她還會給患者講解疾病知識,消除患者疑慮和恐懼心理,鼓勵其轉變心態。

無論是當年抗擊非典還是現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郭雅玲說,盡醫者所能,治病救命,為人民群眾服務是她從未改變的信念。

繃緊弦,站好崗,守好責

自2020年1月16日接到上級指令投身一線,到4月8日醫院復工復產。在郭雅玲的帶領下,全院上下奮戰70餘天,圓滿完成疫情零擴散、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三零」目標。

隨着全省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市八院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統籌疫情防控、抓好復工復產。門診、急診、隔離病區,郭雅玲依舊來往於各個科室間,24小時待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在沒有迎來疫情防控的全面勝利以前,我們仍需繃緊弦,站好崗,守好責。」郭雅玲說。

西安交大一附院感染科主任趙英仁:

穩、暖、拼的疫線「戰狼」

一線就是前線,病房就是戰場。新冠疫情暴發後,西安交大一附院被確定為省級外籍確診病例定點收治醫院,感染科主任趙英仁作為學科帶頭人、抗疫戰場的先鋒官,帶領團隊24小時堅守一線,不眠不休,彰顯了勇往直前、「疫」無反顧、誓破新冠的「戰狼」本色。

在趙英仁帶領下,醫療團隊成功救治了全省最危重的66歲新冠肺炎患者,用94天不放棄的堅守創造了生命奇蹟!敢打敢拼的感染科團隊因在疫情中表現突出,被評為三秦最美抗疫團隊和陝西省醫師協會抗疫「先進集體」,奮戰疫線的趙英仁因此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不眠不休 身先士卒

1980年考入西安醫學院(現交大醫學院)的趙英仁,一畢業就留校分配至交大一附院感染科工作。在這裡,趙英仁一干就是35年。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科全體醫務人員在科室主任趙英仁、書記樊萬虎的組織及帶領下,取消休假、退票返崗,堅持在崗在職。同時所有職工,尤其是黨員和青年自動發起並簽署前往武漢支援的請戰書。除夕當日,感染科醫護團隊攜手共進,僅用一天時間緊急騰空、改造感染科病房及門診;當晚,感染科專家組連夜制定出新冠肺炎患者診治流程;大年初一,順利收治疑似病例及確診病例。2月8號,感染科專家組接到院內緊急會診,轉入一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醫護人員立即開始24小時堅守,不休不眠、毫不懈怠。

作為一名與傳染病打了幾十年交道的醫生,趙英仁具有相當的職業敏感性,他對第一例確診患者印象深刻。那一天他正在外地出差做國家督導組的工作。患者情況一報上來,馬上啟用隔離病房進行對症治療。因為感染科反應迅速,很快採取對症措施,患者症狀得到了及時有效的緩解。此後,隨着確診和留觀病人越來越多,感染科全體醫護人員都開始超負荷工作。為了保證救治質量,趙英仁要求三線醫生必須帶頭下隔離病房,他自己和62歲的劉正穩教授也穿上隔離服、戴上防護面罩,全副武裝深入隔離病區。趙英仁說:「只有進去了,才能觀察到細節、掌握第一手情況,治療起來才能有的放矢。同時,我們帶頭下去,也是給年輕醫生護士做示範,堅定大家的信心。」

94天堅守創下生命奇蹟

在救治新冠感染患者中,全省最危重患者的治療讓趙英仁難以忘懷。「看到病人的核酸檢測結果是強陽性,我的心就緊繃起來。」醫院可以說是舉全院之力、聚全國之智,成立了8名醫生51名護士組成的床旁治療小組,先後組織40餘次全院會診、3次全省大會診,連線了李蘭娟院士和張文宏教授,全力救治。很多工作都做到了極致,輸液要精確到多長時間輸入多少毫升,用藥都是具體到幾分幾秒。其間,趙英仁的手機從來都不敢關機,重症患者救治群微信置頂,24小時在線應答。他告訴同事,晚上辦公室不鎖門,只要這個病人有情況,不用敲門直接進,哪怕他吃安眠藥睡着了,想盡辦法也要弄醒他,隨時起來作戰。因為趙英仁戰隊94天不放棄的堅守,這名全省最危重的66歲新冠肺炎患者終於好轉,創下了生命奇蹟!

面對這次新冠疫情,科室上下團結一心擰成一股繩,這一點讓趙英仁格外感動。劉正穩教授年齡最大,仍然堅持穿戴全套防護裝備帶頭下病房查房;韓群英教授得了感冒,使勁流鼻涕,就在鼻子下面墊上一層層紗布仍然堅持值班十幾個小時;陳天燕教授幾十天沒離開過病房;支部書記樊萬虎和護士長杜粉靜夫妻二人全部戰鬥在一線,兩口子在一棟樓里都難得見面;還有休產假的護士非要來科室支援,考慮到她還在哺乳期,不方便來科室,她就主動承擔起科室用餐統計、表格填寫等工作。每每說到這些,趙英仁總是激動不已,他認為這就是感染科的科室文化,他深為自己身處這樣一個集體而驕傲!

未能送老人一程成一生遺憾

護士長杜粉靜用三個字來形容科室主任趙英仁,「穩、暖、拼」。疫情發生後,從來沒見過他慌亂和急躁,即使在最危重病人的救治過程中,他也表現得很沉穩,總是有條不紊把事情梳理好,體現了極高的職業素養。工作中,他又是拼命三郎,同事們稱他為「戰狼」。同在醫院腫瘤內科工作的妻子肖菊香教授,談起丈夫趙英仁有點嗔怪,但也表示理解,「他永遠都在忙工作,常常早出晚歸,周末還有學術交流。疫情暴發後,他一直吃住在科里,我們在一個院子都沒見過面,只能靠手機聯繫。2月14日情人節,想到他辛苦堅守隔離病房,我通過微信發送了一支玫瑰的圖片表達關心問候,他回復了兩個字『謝謝』!這真是符合他的個性,平淡而真實!」肖菊香說。

採訪過程中,趙英仁談到疫情期間去世的岳母時幾度哽咽。「我的岳母也算百歲老人了,跟我相處得特別好,平常我和愛人有空就會去看看老人。年前老人身體就不太好了,過年期間正好趕上疫情暴發,我完全顧不上家裡邊的事。大年初十的時候,我打電話問老人情況,我愛人只說病危。其實那時候老人已經不在了,他們知道我走不開,怕我着急沒告訴我實情。最終,我沒能見到老人最後一面、送她最後一程,這是我一生的遺憾。」

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

胸科醫院院長吳昌歸:

「醫路」探索奮力前行的老兵

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胸科醫院院長吳昌歸作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受到表彰。

說起年初奔赴武漢抗疫的日子,吳昌歸說:「作為一名老軍人、老黨員、呼吸專業的老醫生,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我的職責所在。如今受到國家表彰,對我來說既是榮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今後我會珍惜榮譽,努力工作,造福更多患者。」

老兵出征 星夜馳援武漢

2月3日一大早,吳昌歸背起行囊來到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萬人廣場參加誓師大會。

今年57歲的吳昌歸是醫療隊隊員中年齡最大的專家。畢業後他一直在西京醫院呼吸內科工作,他也是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呼吸內科原主任,還是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會哮喘學組成員,陝西省醫學會呼吸學會和結核分會及內科學分會副主委。

吳昌歸擅長呼吸疑難病和危重症的診治,多年來,無數身患呼吸系統疑難病症的患者從全國各地慕名找到吳昌歸,尋求治療。而吳昌歸總能在短時間內抓住病症關鍵,進而成為診斷的突破口。在39年的臨床實踐中,戰SARS、斗甲流,吳昌歸始終奮戰在臨床一線挽救患者生命,而這一次,他主動請纓,星夜馳援武漢,沖在了抗疫一線。

個體化治療 讓一個個患者轉危為安

到了武漢,顧不上休息,吳昌歸和醫療隊領導及專家組成員同武漢市第八醫院專家緊急溝通,對接各項醫療工作。結束後,他又和專家組成員研究初步掌握的醫療信息,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相關預案。僅兩天時間,第一批隊員就順利下科展開工作。

與病魔較量,必須與時間賽跑。從醫療隊進駐八院收治首批患者開始,吳昌歸更加忙碌了,討論病情、會診、查房……他說:「早一分鐘搶救,患者就多一分鐘保障。」

「重症及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最突出的臨床表現,就是重症肺炎合併呼吸衰竭。」吳昌歸認為,必須為每位患者制定個體治療方案,個體化用藥,特別是對於激素類的使用,時機和劑量很關鍵。適量,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武漢抗疫的51個日日夜夜,吳昌歸指導並參與救治471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危重患者135人。他還多次赴隨州中心醫院,指導新冠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在他和醫療隊員的科學診療和精心護理下,收治患者均已康復出院,他們圓滿完成了救治任務。

老兵不老,換個陣地繼續戰鬥。回到西安解除隔離後的第一天,早上8點半,吳昌歸準時坐在門診診室,等待患者。他給自己安排了滿滿當當的工作,一周4個半天的專家門診和三個半天的病房查房,幾乎對所有患者的病情都瞭然於心,除參加學術活動外,還經常組織義診宣教,他比以前更忙了。

心懷仁愛,為醫而生,每當吳昌歸看到一個又一個患者被他從死亡線上拉回來、重返健康的時候,這是他最幸福的時候。這麼多年,吳昌歸始終沒有停步,他在醫學探索的道路上奮力前行,為千千萬萬的患者保駕護航,也為他們帶來重生和希望。

後排左三為張萌濤

西安市胸科醫院

醫務科科長張萌濤:

在困難面前 大家都是英雄

「是大家做得好,我這邊真的沒啥。」在短暫的電話採訪中,不善言談的張萌濤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這與數月前,西安市胸科醫院新冠肺炎防控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內,那個雷厲風行、指點江山的leader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從2008年張萌濤參加工作起,便一直致力於婦兒結核病的診治與研究。患者眼中,她是講話輕柔又暖心的醫生;同事眼中,她是冷靜嚴謹又細心的醫務科長;家人眼中,她是難碰面的「大忙人」。

一天騰空216間病房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襲,西安市胸科醫院成為新冠患者定點收治單位。張萌濤臨危受命,擔任西安市胸科醫院新冠肺炎防控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院內會診專家組副組長。

面對未知的傳染性極強的病毒,判斷、診治、防控,每一步都關乎市民生命健康和西安市疫情防控大局,作為抗擊疫情戰場上的傳令官和協調員,張萌濤慎之又慎、又膽大心細——組織設立發熱門診守住疫情防控「哨口」、組織選派醫護人員前往一線、整理匯總上報患者信息……事無巨細,有條不紊。但是嚴峻的疫情形勢要求她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作出最正確的決定。因此,她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工作邏輯——事不過夜。

要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就得騰空病房!與病房內的患者溝通、搬用騰挪物資……即便在正常情況下,騰空病房都是一項異常繁瑣「大工程」,而張萌濤組織協調各科室的同事們,愣是在一天之內,騰空了216間病房、648張床位,為我市及時診治新冠肺炎患者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問及當天的情景,張萌濤輕描淡寫說道:「關鍵時刻大家都克制住了內心的困惑,積極配合。」

送藥上門守護患者健康

張萌濤心系疫情防控大局,又放不下當時正在治療的860餘名普通患者。騰空了病房,他們的後續治療怎麼辦?於是,她立即組織各臨床科室成立醫療服務組,利用 「城市一賬通」公眾號、智慧好醫院等信息平台,結合微信群、QQ等診療形式,為普通患者開啟了線上問診服務。從2020年1月29日至今,93人次普通患者在線上得到及時診治。

由於當時在院治療的多為結核病、腫瘤、呼吸疾病患者,若不能及時用藥,將會影響病情發展。為了讓普通患者能夠及時吃上藥,在張萌濤的組織下,胸科醫院開啟了免費郵寄藥品到家的服務,並聯繫醫保部門,解了患者的報銷之憂。疫情期間,254個藥品郵寄包裹從這裡發往省內乃至全國各地,溫暖着每一位患者的心。

成為一線人員的堅實後盾

特殊時期,就餐、住宿這些平常簡單的事情都變得繁瑣起來。張萌濤已經習慣24小時握着手機,總有回不完的微信、接不完的電話。因為她深知:除了組織協調,還有同樣重要的事:「他們在前線衝鋒陷陣,我們要做他們堅實的後方。」

面對同事們,張萌濤有一雙慧眼,總是能及時發現大家的難處。為了讓一線醫務人員們緊繃的狀態能夠得到充足的放鬆,她不厭其煩與附近酒店協商,還購買了營養品、生活用品和特需用品,讓他們感到舒適又貼心。

但是面對女兒,她卻是一個不夠細心的媽媽。疫情期間,張萌濤的愛人身着警服堅守一線,她也無暇顧及即將面臨中考的女兒。對此,張萌濤表示:「我心中充滿愧疚,但是卻不後悔。因為我是一名黨員,更是一名醫生。生命面前不能退縮!」

這次被評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張萌濤表示:「我們國家疫情防控能取得階段性勝利,和我們每個人的無私奉獻分不開。在困難面前,沒有人退縮,沒有人講條件,大家都是英雄!」

省衛生健康委疾控處處長彭飛:

「疫」線上演防控72變

從疫情來勢迅猛到防控形勢向好,很多一線醫務工作者已陸續轉戰二線,開展常態化防控工作。彭飛是芸芸逆行戰士中的一員,他與其他疾控人一樣,在疫情最危險的時候,獻身一線,守崗盡責。

褪去鎧甲,這名黨員幹部的日常依舊圍繞着疫情防控工作,最早來最晚走,時刻緊盯每日疫情信息報告,一有風吹草動立即安排具體措施跟進落實。「無所謂堅持,這已成為我的習慣,也是常態化指揮部里每個工作人員的習慣。我曾經是名軍人,如今作為一名疾控人,這份堅守里也有我報效國家、奉獻自我的情懷吧。」陝西省衛生健康委疾控處處長彭飛說。

投身一線肩扛責任腳下有風

1月14日國家衛健委召開第一次防控會議後,憑着多年處置疫情的經驗和應對新發傳染病的敏銳,彭飛立即向委領導匯報了疫情形勢和應對安排,並撰寫了全省疫情應對工作報告呈交省委省政府。「作為省衛生健康委疾控處處長、省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聯絡員,職責所系,我必須把所有精力全部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彭飛說,除了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領導小組工作指令外,他還負責全省疫情應對各項政策制定、舉措落實、資源統籌、調度安排、綜合協調等方方面面的工作。

1月25日全省啟動I級應急響應,彭飛是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的聯絡人和具體工作負責人,也是大家公認「腳下有風」的人。每天都有接不完的電話、辦不完的文件、寫不盡的材料、忙不完的事務。「那段日子,我已經記不清有多少個晚上寫材料到凌晨,第二天又投入快節奏的工作,白加黑連軸轉的忙。」彭飛笑笑,「忙是忙,但也要忙而不亂,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有效完成,那麼就沒白熬。」

深入「敵腹」解難題穩軍心

在疫情初發期,彭飛及時組織疾控專家科學研判、審慎分析,向領導小組建議「防輸入防擴散、堅決切斷疫情傳播鏈」的策略,並積極協調社區(農村)防控組、交通運輸組「控源盯人」,嚴密摸排武漢來陝返陝人員;在疫情發展和控制期,根據全國整體防控形勢發展,他牽頭疫情防控專家組擬文確定並推動落實「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策略;在防範境外疫情輸入期,他及時跟進和學習國家防控方案,提出對所有境外來陝返陝人員實行全檢測全隔離,形成從國門到家門的「閉環」管理。截至目前,全省未發生境外輸入關聯病例,也沒有企業、學校因復工復產復學而發生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

4月中旬,疫情形勢逐漸好轉,彭飛提前着手制定我省疫情防控常態化文件。5月6日轉入常態化運行後,他和疫情防控組的領導專家一起,建議由綜合防控為主轉為專業防控為主,集中精力管控境外疫情輸入,加大核酸檢測力度發現無症狀感染者,落實重點部位和社區防控措施,不斷鞏固防控戰果。通過不斷調整的防控策略和工作要求,串起了全省推進抗疫的時空序列圖譜,他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省衛生健康委主要領導的肯定。

有國才有家小愛是成全大愛是堅守

1月14日至今,彭飛主動放棄春節、清明、五一、端午長假和周末雙休,沒有休假一天。五加二白加黑,日均工作十個小時。家裡孩子今年中考,作為父親的他,半年來沒有輔導過孩子一次功課,沒時間陪家人吃過一頓飯。

「同事都笑說我的生活里已經沒了家的軌跡,但有國才有家,國安家才安。我也心疼家人,但疫情一日不散,萬家燈火就仍處在疫情的水深火熱中。」彭飛說,小愛是成全,大愛是堅守。在任何疫情和病痛面前,堅守崗位、履職擔當,應當是所有疾控人矢志不渝的初心。

省疾控中心消毒生防所

副所長陳寶寶:

小身板大能量的「採樣小快手」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疾控工作者,去武漢支援只是換了一個工作場所,很榮幸能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我更驕傲的是此次陝西省疾控中心獲得了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這份榮譽屬於每一個陝西疾控人。」9月8日,陝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生防所副所長陳寶寶在北京領獎後,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

陳寶寶,是陝西省第三批支援湖北的疾控隊員,她是實驗室檢驗人員、是消毒專業人員,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新冠疫情的防治貢獻了力量。

千里馳援 巾幗不讓鬚眉

到達武漢後,陳寶寶所在的疾控隊伍,對口支援武漢市東西湖區疾控中心,14人分為檢驗組、消毒組和疫情報告組。作為檢驗組中的一員,採樣、收樣、送樣等成了她工作日常。採樣是離病毒最近的工作,責任重、風險大,採樣質量直接關係到檢測結果判定的準確性。憑着過硬的專業操作技能,她所在的採樣團隊保質保量地完成1萬餘份採樣任務,為診斷疑似病例,判斷、排查密切接觸者提供了科學有力的實驗證據。她本人完成3000多份採樣,被大家稱為「編號小快手」。

接着,他們又接到了福利院、養老院、看守所、女子監獄、精神病院等特殊場所的清零任務,之後每天都有密切接觸者、疑似病例,再到後來的康復隔離人員、滯漢人員、復工復產人員、入境人員……雖然每天採樣量都很大,但大家操作熟練、配合默契,印證了那句話:天下疾控是一家。

陳寶寶對記者說,她不太喜歡「支援」這個詞,她覺得這段在武漢的日子雖然辛苦但是寶貴,在與當地疾控同行一起工作的同時自己也在學習成長。

發揮專業特長 制定陝西疫情消毒方案

消毒是切斷傳播途徑、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重要的手段。新冠疫情初期,各基層單位急需專業、有針對性的消毒指導意見,她所在的省疾控中心迅速組建消毒應急防疫小組,制定適合我省的新冠肺炎疫情消毒方案。不同的環境選擇什麼樣的消毒劑?需要什麼樣的濃度?選用什麼樣的消毒方法?研究新冠病毒特點、查閱文獻、諮詢專家,反覆斟酌修改,經過兩天的熬夜整理匯總,陝西省新冠肺炎防控消毒技術、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及集中隔離消毒技術指導意見等4個專業消毒方案正式出台,並下發至全省各設區市,為指導全省科學有效地開展消毒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消毒生防所主要承擔着對全省消毒工作的指導,以及複雜情況下的疫點終末消毒。消殺工作是一項苦差事,為了防止自身被感染,消毒人員要穿着笨重的防護服,行動不便,還要操作噴霧機進行消殺作業,一干就是幾個小時。作為女同志,陳寶寶並沒有退縮,每天值守、24小時待命,穿着隔離服、調配消毒液,背負幾十斤重的設備進行消毒作業。看着她拎着沉重的消毒噴霧器,穿梭在大樓的各個角落,同事們笑稱她是「小身板,大能量」。

目前疫情防控進入了常態化,陳寶寶及全省的疾控人仍在為保障全省人民健康辛勤工作……

你們的貢獻

共和國不會忘記!

人民不會忘記!

致敬!

來源:公眾號「西安發布」

編輯:小羊

校對:曉曉

初審:劉昆

終審:小燕 大臉貓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8-01 13:08:10

兩個人的感情往往都是當局者迷,找人開導一下就豁然開朗了

頭像
2024-03-31 23:03:21

可以幫助複合嗎?

頭像
2024-03-19 16:03:26

可以幫助複合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