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思|「加班一小時,女友打了20通電話」

情感導師 8244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小年說:

長假來了,有相聚,就有分離。分別時難過是必然,但難以接受分離、甚至因此焦慮呢?

分離焦慮,要如何應對?

推薦給你,靜夜思。

夜思|「加班一小時,女友打了20通電話」

「加班一小時,女友打了20通電話」 你的控制欲,可能是分離焦慮作者:蘇小菲

來源:看見心理 ID:kanjianxinli1

刷知乎,看到了一個提問:

「我已經22歲了,每次離家都會異常焦慮和難過,要哭好幾天,這是病嗎?」

回答中也有許多朋友提到類似的狀況:

「男友要出國了,我吃不好也睡不好,難以忍受。」

「我加班一個小時沒看微信,女朋友給我打了20通電話,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這三位網友的提問和回答里,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共同點:

對於「分離」,他們難以接受。

長大的過程中,我們總是無可避免地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分離。

當我們與重要的依戀對象(比如家人、伴侶、養了很久的寵物等)分開時,難過是必然的。

但如果你極度害怕分離,生活質量也受到很大影響,那你可能就產生了「分離焦慮」。

01

成年的我們,依然害怕分離

我們一般認為只有小孩才會出現分離焦慮,但研究人員發現:

成人分離焦慮也十分常見。

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每20個成年人就有1個會在一生中出現分離焦慮障礙,而且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分離焦慮困擾。

臨床心理學家Vijaya也提到,成年人可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分離焦慮症狀:

因為要去新的城市求學工作不得不與重要他人分開時,會感到極度的焦慮與害怕;

不願意一個人呆着,總需要有人陪着自己;

總擔心有什麼不好的事情會發生在家人或者伴侶身上,比如車禍。

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教授Katherine曾治療過一個深受分離焦慮困擾的患者,她極度害怕分離:

必須隨時隨地知道伴侶的精確位置,幾乎不能忍受與ta長時間的分離;

對方沒有及時回復消息時,即使知道伴侶正在上班,也無法克制去找他的衝動;

明明不喜歡高爾夫,但她還是會陪伴侶去。因為比起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她更不能忍受分離。

她的行為往往會讓另一方感覺被束縛、窒息,但是她最核心的恐懼還是害怕分離。

我有個大學同學小葉也是如此,她經常給男友發消息問他在哪裡,也總需要他陪着,一個人去看電影、吃火鍋是絕對不可能的。

已經成年的她,依然不可避免地害怕一個人呆着。

02

為什麼我如此焦慮,他卻如此淡定?

朋友小雅和男友小勇不在一個城市,只能周末見面。

每次周日一早她就開始擔心分離,他離開後也會控制不住地哭泣。

可是小勇卻總是很平靜,小雅就感到很奇怪:你為什麼看起來這麼淡定,難道你不難過嗎?

他說:下周末又可以見面呀。

同樣是面對分離,兩個人的反應卻如此不同。

美國臨床精神病學家Elizabeth提到:我們處理分離的方式是由我們的依戀風格決定的,不安全的依戀風格會讓人在面對分離時更容易焦慮。

什麼是依戀風格呢?

當我們還是嬰兒時,如果媽媽能及時穩定地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就能與媽媽形成安全的依戀關係。

而如果當我們哇哇大哭,媽媽卻不能在場安撫我們時,我們就無法真正信任和依賴媽媽。

逐漸地,我們就會將「與媽媽的分離」和「身心的不適」聯繫起來,無法建立安全的依戀風格。

長大後面對分離時,我們就會比那些形成了安全依戀關係的人更容易感到焦慮緊張。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成人分離焦慮都源於童年。

美國一項覆蓋近7000人的調查顯示:成人分離焦慮障礙患者中,有77.5%的人在成年後才第一次出現分離焦慮症狀。

部分成人分離焦慮障礙發生在「生活應激事件」之後,比如喪失重要他人(親人、寵物)、轉學、移民等。

一項對心境和焦慮障礙的成年門診病人的研究表明:

約56%處於喪失重要他人的悲傷中的人會患上分離焦慮障礙;

而未處於喪失狀態的人的患病比例只有40%。

小時候與媽媽的關係、長大後經歷的各類生活應激事件,都會影響我們應對分離的方式。

如果我們能認識背後的原因,我們就能更好的理解自己與他人。

03

有些親密關係,可能強化分離焦慮

如果一個人是不安全型依戀(包括焦慮型依戀、迴避型依戀),ta更容易受分離焦慮困擾。

而當「焦慮型依戀的人」與「迴避型依戀的人」成為伴侶時,彼此的分離焦慮又會進一步加強。

因為這兩種依戀類型的人在關係中的需求往往互相衝突:

焦慮型伴侶常常抱怨另一方冷漠、回應不積極,他們最大的恐懼是被拋棄;

迴避型伴侶則認為伴侶過分缺愛、需求太高,他們最大的恐懼是被愛情吞沒。

知乎就有網友提到:

我是焦慮型,男友是迴避型。剛在一起時非常甜蜜,但逐漸地,他就開始有些迴避。我越提需求、越想解決兩人的問題,他就越冷漠、越不耐煩。

但是,一旦焦慮型伴侶受夠了對方的冷漠和拒絕,ta就可能會克服恐懼,選擇分手。

這時,迴避型伴侶心中被愛情吞沒的恐懼一下就消失了,內心深深埋藏着的對於「被拋棄的恐懼」開始出現:

ta開始甜言蜜語,積極表現出對對方的愛。

焦慮型伴侶就會發現原來ta那麼愛我,於是開心地與對方複合。

但很快,迴避型伴侶被拋棄的恐懼逐漸消失,過去被愛情吞沒的恐懼又出現了。

ta又開始變得迴避,關係中的問題就開始了「新一輪的循環」。

彼此對於分離的焦慮就在「關係的拉扯」中反覆出現強化,除非有人能跳出來看到這個循環。

04

讓人難受的分離焦慮,要如何應對?

2年前,朋友小雅的男友小勇出國讀書。

他離開的當晚,小雅哭到停不下來。

她產生了深深的被拋棄感,同時也害怕一個人去面對充滿困難的生活。

後來,她開始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心態。

雖然面對分離時還是很難過,但是這種難過逐漸變得可以忍受。

那我們具體可以怎麼做呢?

覺察、接受分離焦慮當面臨分離時,我們可以覺察、感受自己對於分離的焦慮與擔憂。

儘量不評判自己:別人都那麼堅強,為什麼只有我這麼脆弱。

因為每個個體都有不同的成長經歷,即使遇見同樣的事情,有不同的情緒反應也十分正常。

等到情緒穩定後,也可以做一些自我探索:

為什麼在面對分離時,我會產生這樣的情緒反應?

分離焦慮對於自己、對於關係又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保持規律生活,做一些喜歡的事情美國威得恩大學的助理教授Shorey說:如果你能不去想那些讓你感到害怕的事情,你就不會那麼焦慮了,也不會做那些讓自己感覺更糟糕的事情了。

但這個「不去想」不是強迫自己,而是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情,分散這種分離帶來的焦慮。

必要時可以接受心理諮詢如果你的分離焦慮十分嚴重,已經影響了生活質量,你可以嘗試接受心理諮詢。

諮詢師可以幫助你識別你害怕分離的原因:如此害怕分離的背後有什麼信念存在?

同時,諮詢師也可以幫助你在安全的環境下逐漸耐受面對分離的恐懼。

你會發現,即使與重要的人分離,也不會發生什麼災難性的事情。

最後

我們無法馬上就讓分離焦慮消失,但我們能不斷地調整自己,變得更能耐受分離。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第二位女性大法官金斯伯格剛去世不久,她的母親曾留給她這樣一句話:

即使能遇見白馬王子,一起度過餘生,也必須要學會獨立生活。

當我們不害怕分離,才能從容享受關係。

共勉。

【來源:中國青年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7-19 05:07:56

兩個人的感情往往都是當局者迷,找人開導一下就豁然開朗了

頭像
2024-06-07 17:06:39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頭像
2023-10-19 09:10:12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頭像
2023-10-03 08:10:57

可以幫助複合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