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小伙與女友分手後一蹶不振 父母接到女孩電話嚇壞了——兒子在跟蹤她!

情感導師 8675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2016年1月16日,龐麥郎在杭州一家酒吧舉辦了他的第一場演唱會。 首席記者 陳中秋 攝

都市快報訊 「這是一個很讓人悲傷的事情,也就是在2021年初,他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被強制性帶進了精神病醫院,這很讓人難過。」

3月12日凌晨,37歲歌手約瑟翰·龐麥郎(真名龐明濤)的經紀人白曉在龐麥郎個人認證社交賬號上發布一段視頻稱,龐麥郎因飽受精神分裂症的折磨,目前已經被強制性送至精神病醫院接受治療。2014 年,一首《我的滑板鞋》曾讓他火遍網絡。

據報道,龐麥郎因患嚴重的精神分裂症,曾發病毆打父母,被強制送進精神病院。

25歲小伙與女友分手後一蹶不振 父母接到女孩電話嚇壞了——兒子在跟蹤她!

難以控制自己、發病毆打父母,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

精神分裂症高發於青壯年

1/3的病人經治療可回歸社會

「這位歌手的具體病例我沒有看到,但根據新聞描述,他很可能是受精神症狀的影響,對於父母有所猜疑,如懷疑父母對他有所不良的舉動,實際上這個是不符合常人正常思維模式的,是所謂的妄想症狀,往往伴隨行為異常,出現傷害他人或傷害自己的行為。」

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黨委委員、醫務部主任陳艷波主任醫師介紹,精神分裂症,它是思維、情感、意志、行為混亂的一組精神類疾病。目前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不單純是功能性障礙,還是一個器質性障礙,也就是說,除了行為舉止異常外,患者腦內的神經遞質、神經結構也發生了改變。

陳艷波介紹,精神分裂症,在臨床上治療有三個1/3一說。經過治療以後,1/3的病人精神分裂症病人可以正常回歸到社會,但需要3~5年的一個維持期;1/3的病人經過治療,仍病情惡化,走向衰退和精神殘疾;還有1/3的病人經過治療以後,病情比較穩定,但很容易復發。

「另外,精神分裂症的高發人群是20-40歲的青壯年,因此給家庭、周圍環境帶來嚴重的影響與各種負擔。」陳艷波說。

具體發病原因尚不明確

基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影響最大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精神衛生科劉蘭英主任醫師介紹,精神分裂症是一種重性精神病,是屬於納入社區管理的病種。該病的發病率在千分之七左右。另外,精神分裂症被認為是一種綜合徵,也就是說,它可能會包括一系列相關的、由不同原因導致的相同症狀的功能失調。

目前,精神分裂症的具體發病原因尚不明確。但在醫學界比較認可的是,導致疾病的發生很可能不止一個原因,且基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可能對此影響最大。

「在所有的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與遺傳的關係最緊密。精神分裂症家系調查結果顯示,雙親中有一人患病,子女患病的風險為17%;雙親都患病,子女患病的風險為46%。」劉蘭英介紹。

25歲小伙與女友分手後一蹶不振

女友說和同事說幾句話他都懷疑

兩位醫生都提到,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發病前有前兆,但病情初始跡象很容易被忽視,如微妙的性格變化,易怒,或者大腦逐漸被奇怪的想法侵蝕。而在臨床中,多數患者通常都在精神病發作之後才來就診。

前不久,劉蘭英在門診中遇到了一位患者,是由五六個親戚「五花大綁」帶着來的。一進診間,他的母親就開始掉眼淚了,「我們真的想不到,他竟然是生病了。」

患者小李(化名),男性,二十五六歲。事情得從三個月前說起,當時,小李與交往一年多的女朋友分了手,他就一蹶不振,變得不願意出門,上班也三天兩頭請假,睡眠也越來越差。整天在家裡,蓬頭垢面的。

父母與他住在一起,很心疼他,想着孩子重感情,需要時間走出來,他們還幫着去見了見兒子的女朋友,看看有沒有挽回的餘地。

「我和他分手,是因為他這個人很怪。」兒子女朋友告訴二老,剛與小李在一起時,兩人感情確實很好,小李也很會照顧人。但就在前段時間,他變得越來越奇怪,自己與其他同事稍微多說幾句話,他就覺得那個男同事是對她不懷好意,還總是逼問「你們是不是已經勾搭上了」「你是不是做了對不起我的事」「是不是想跟我分手」,非常敏感,很難溝通。

聽完兒子女朋友的一番話,二老仍是半信半疑,小年輕鬧情緒也可能是有的,可是接下來,兒子的情況卻越發不正常了。

小李整天呆在家裡,有時樓上的小孩跑動發出了些聲音,他卻覺得是樓上故意在整他,不讓他休息。後來的幾天,他還說樓上的人在監聽他,自己說的話都被樓上的人知道了。

父母自然是不信的,他們去樓上協商,請鄰居體諒,跑動的聲音儘量小聲一點。但小李卻半夜跑到人家家門口去敲門,還嚷嚷着「就是你們在說我壞話」。父母使盡全力把他帶回了家,他卻仍是不消停,認為是父母與鄰居串通,對父母拳腳相向。

有一天,小李突然不見了,過了半天,接到了兒子女朋友的電話,說小李一直在跟蹤她,她很害怕。這下,二老終於意識到了問題,他們叫來親戚朋友,一起將他「捆」到了醫院。

「妄想、幻覺,思維和運動障礙,這些被稱作陽性症狀,這些症狀會發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但不會發生在健康人群身上。在幻覺的支配下,有些人可能會在衝動下做出傷害自己或者他人的行為。」劉蘭英提到,但並不是所有患者都會有妄想症狀,也有一部分病人的症狀以心智上的改變為主,他們整天很少說話,不與人交流,個性非常孤僻。

女子努力堅持藥物治療了6年

疾病10多年沒有復發已為人母

陳艷波談到,精神分裂症雖然是嚴重的精神疾病,但是通過及時發現、早期干預、規範治療、定期複查等手段,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減少惡性事件發生。

陳艷波在臨床中也遇到過不少患者,在長期、持續的正確規範治療下,十幾年來沒有復發過。

患者劉女士(化名)第一次來就診,就給陳艷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2005年初,由於發病時沒有家人在身邊,是公司同事送來的醫院。

那年劉女士24歲,大學畢業後,她順利入職一家公司。做事認真仔細的她,在工作中總能受到同事及客戶的好評。

可突然有一天,同事們卻發現,她的行為舉止越來越異常。她在工作期間,竟然把衛生間裡沖水的水箱給拆了,水弄得滿地都是,而她還在一旁不斷地說:「這水有問題,我看到水裡有蛇。」

除此外,與她對接工作,思維很混亂,常常答非所問,差點因此耽誤了客戶的事;原本非常要好的同事,

約她下班去家裡做客,她不願去,還覺得這個同事是想拐她回家,趁機迫害她。公司的同事比較熱心,在了解到可能是精神疾病後,他們陪同劉女士到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就診,最後考慮精神分裂症收治入院。

通過近一個月的住院治療,包括抗精神病藥治療、心理治療、康復治療等,到出院時,她的精神症狀基本緩解了,也能認識到之前的那些事都是自己的幻覺。在家稍作休息後,通過醫院評估,她回到了公司上班。

「當時公司有顧慮,家屬也有擔憂,因為她原本的工作是經常需要和客戶面對面溝通的,最後綜合考慮,公司先讓她負責做一些保障工作,後來觀察了一年多,也定期在我們這裡做評估,病情很穩定,她也回到了原本的崗位上。」

陳艷波說,十多年間,她堅持藥物維護了6年,後來停藥了仍每年來醫院複查一次。「如今,她工作上升為主管了,也已為人母,女兒都要上初中了。」

最怕的是患者或家屬自行停藥

停藥多數都熬不過半年又會復發

「可惜的是,不少患者因為沒有維持規範的治療,擅自停藥,沒有正確認識疾病,導致復發。」陳艷波說,很多在醫院反覆住院的老病人都是這種情況,經過治療後,精神情況改善,就擅自停藥了。

起初停藥的幾個月,感覺還可以,但多數都熬不過半年,就又復發入院了。「而且,往往發作一次,病情就會嚴重一次;發作一次,社會功能會下降一次。因此,復發後的康復情況,大都不如從前。」

劉蘭英對此也深有體會:「我們醫生最擔憂的就是患者或家屬自行停藥。」她說,患者在發病期,不認為自己生病,會出現藏藥、拒絕服藥的行為;而家屬,尤其是一些父母,因為病恥感,一方面很難接受自己的孩子得了精神分裂症;另一方面,也很難接受孩子長期吃抗精神病藥。「抗精神病藥有毒」「吃多了會成癮」,臨床中,總遇到抱着這些想法的家長們,直至患者病情反覆,「三進宮」才真正意識到了問題。「事實上,很多藥物的不良反應是可逆的。」劉蘭英說,精神類藥物一定要遵醫囑服用。

陳艷波也介紹,隨着抗精神病藥物更新換代,發展到今日,藥物的副作用越來越小,效果在不斷提升。除了藥物治療,輔助治療還包括心理諮詢、物理治療等,如物理治療中有無抽搐電休克療法。因此,患者的依從性較10多年前也大大提升了。

精神疾病患者病情春季達到高峰

睡眠問題可能是心理疾病的信號

民間有個說法:「菜花黃,痴子忙」,說的是油菜花飄香的春天,精神疾病患者病情會達到高峰,出現忙亂、亢奮甚至躁狂表現。

「春季是尤其容易導致精神疾病發作的一個季節。」陳艷波說,春季氣候多變,隨着白天延長,夜晚逐步縮短,空氣里的電離程度非常高,而此時人體內的內分泌激素、神經遞質都會發生相應的一些變化,褪黑激素合成增加,人們情緒高漲、興奮;春季身體新陳代謝加快,藥物排泄加快,藥物濃度降低,從而誘發精神症狀的出現。

「這個季節,針對首發的病人,要有規律地作息,保證良好的心態;對有病史的患者,要嚴格管理,定期複查。」陳艷波建議,對於疑似人群,家屬可對其睡眠、情緒、行為變化、言談舉止等方面重點觀察。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精神衛生科劉蘭英主任醫師也建議,仍在服藥階段的患者要及時監測睡眠,若睡眠出現問題,可能是病情復發的一個信號。「一旦病情出現苗頭,一定要及時就醫,嚴重的要住院治療。」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9-16 13:09:44

情感機構有專業的老師指導,我就在老師的指導下走出了感情的誤區,真的很不錯!

頭像
2024-08-03 13:08:28

可以幫助複合嗎?

頭像
2024-05-09 16:05:46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