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行業危險未顯、隱患潛藏

情感導師 5218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2020年3月,中國心理諮詢領域企業新增數量環比增長250%。「疫情推動中國心理諮詢行業進入發展快車道。」業內人士如此詮釋「危」中之「機」。然而,在大資金開始注入線上平台,推動國內心理諮詢行業形成巨頭的同時,有心理諮詢學科背景或沒有專業背景的「創業者」紛紛沖入心理諮詢行業,希望在渾水清澈前分一杯羹。

沾沾自喜於「只要聊聊就有錢賺」的「線上心理諮詢師」,為前來美容院的消費者提供配套附加服務的「情感諮詢師」,用紫微斗數和塔羅牌進行「民俗心理諮詢」的「大師」…… 「心理諮詢行業有嚴格、嚴謹的專業性和倫理,如果無視這些,將帶來隱患。」一名資深心理諮詢師表示,由於心理諮詢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企業、機構和個人「逐鹿中原」,行業良莠不齊現象凸顯,將迎來一個時間較長的洗牌期。

現象:各式各樣「心理諮詢」現身線上線下

「只要聊聊就有錢賺!」一名剛剛在線上開設「心理諮詢」的「心理諮詢師」嘗到了甜頭後,和曾經一起上過心理諮詢培訓班的同學炫耀稱,「只要買個美顏攝像頭,在家就可以做諮詢,剩下一筆租工作室的錢。」據了解,她的不少同學也在疫情中靈機一動,在線上開始「創業」,通過視頻或語音的方式進行「心理諮詢」,收費高達800—1000元以上/小時。「我們走的是高端市場。」這位「心理諮詢師」表示,自己尤其擅長情感類諮詢。至於效果評估情況,她說:「起碼諮詢後他們覺得舒服了一些。」

心理諮詢行業危險未顯、隱患潛藏

一位曾上過「情感輔導師」輔導班、獲得了學習證明的美容店老闆,在美容院做起了「情感諮詢」,最近成為圈內口口相傳的「情感大師」,生意紅紅火火,朋友圈還時不時發出別人對她的諮詢的感恩戴德。「如果光從生意說,她算是找准了客戶群和痛點。」一名業內人士表示,美容院的消費者中不少確實有傾訴情感、婚姻問題的需求,而此前美容師承擔了傾聽者這個職責,如今有了看似專業的專職人員,等於為消費者提供細分的、「專業的」服務。然而,該業內人士表示,這種非專業的、沒有心理諮詢倫理意識的諮詢非常輕率,蘊含風險。

剛剛畢業的小周(化名)最近一直忙着做市場調查,希望把自己打造成利用心理諮詢幫助大學生求職的網紅來創業。她的創業點子來自看到許多利用塔羅牌留心理諮詢的「心理諮詢師」賺得盆滿缽滿。據她了解,最近,這種用紫薇斗數、塔羅牌進行心理諮詢的「民俗心理學」已經成為「新流派」,有的網紅月入6萬元,最高能收入10萬元。

故事一:「有經歷的人,有可能成為更好的心理諮詢師」

「業內有一種說法,有經歷過的人,有可能成為更好的心理諮詢師。」廣東省心理諮詢與治療專委會副主委、資深心理諮詢師於東輝成為心理諮詢師的原因在於出身中醫世家的他,本來希望通過中醫幫助患病的家人,然而無果,於是轉向學心理學。但學業未成,家人已中風。他來到廣州,通過寫書的方式療愈自己。在解決自己的內心問題後,他希望用心理學幫助他人,於是參加了各種培訓,考取資格證,成為廣東第一批心理諮詢師。

故事二:「練就強大的『內功』後才可以從業」

曾是來訪者(註:心理諮詢中將諮詢者稱為「來訪者」)的蔓蔓有一段難忘的往事。2012年的一晚,懷着寶寶4個月的她突然破了羊水,到了醫院後,醫生宣布孩子保不住了。出院回家後,她就一直反覆生病。兩個月後,有一天早上起來,她突然發現自己的嘴巴合不上了。經過一個月的中醫治療後,她發現,自己的嘴張不開了。恰好一個學心理學專業的朋友前來探望她,建議她求助於心理諮詢。

經過諮詢,她發現自己心中對生育有恐懼感。心理諮詢導師建議她可以參加心理成長課程,跟夥伴們一起學習,效果會更好,而且費用更划算。她一邊學習,一邊思考自己的病情。在課堂上學到對自己有用的東西,想進一步了解,她就再找導師做心理諮詢,通過這樣的方式越來越走進心理諮詢的世界。2015年時,當時的丈夫提出離婚,令蔓蔓有了輕微的抑鬱,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心理諮詢導師的支持幫助她渡過這個難關。

因為自己的經歷,加上遇到很好的諮詢師、心理導師,她覺得這個職業很有愛,很有意義,能幫助他人,產生了成為心理諮詢師的念頭。儘管經過了幾年的學習,蔓蔓卻還沒有真正進入心理諮詢這一行,原因是覺得自己「還沒修煉好」:「只有心懷敬畏,練就強大的『內功』後,才可以試着從事這個行業,否則可能會讓來訪者受到傷害。」

故事三:「三次成為來訪者令我重拾信心」

Emily有三次成為來訪者的經歷。第一次是因為她的兩個孩子出現偏差行為,第二次是因為她和第二任丈夫關係不和諧,第三次是希望讓孩子和現任先生在新的家庭里關係更融洽。「這個過程的體驗很好,讓我把壓抑的情緒釋放之餘,還能讓我看到這些問題的根源,學習如何面對生活的種種困難,重拾了對自己、孩子、家庭的信心。」正因為如此,她渴望通過深入學習,成為一名優秀的心理諮詢師。

在她看來,心理諮詢行業的人才缺口很大,但真正想通過正規的學習獲得發展的人卻不夠多,原因是大眾對於心理諮詢仍然有牴觸心理。她希望通過官方和行業的專業引導,令大眾對於心理諮詢有正確的認識。

心理諮詢師與來訪者進行交流 行業:「有點像武俠小說里的『江湖』『武林』」

2020年1月10日,國內心理服務平台壹心理發布的《2019中國心理諮詢行業人群洞察報告》透露,2017年心理諮詢師考證被正式取消後,通過考試持有相關從業資格的心理諮詢師累計約有150萬人,但「持證」和「執業」之間存在一定的能力差距,中國每千人城市人口的實際心理諮詢師從業人數低於1.28人。

「我們學了10幾年心理諮詢,每個人沒有花至少幾十萬元的成本用於不斷學習成長,無法成為一個好的諮詢師。」一名心理諮詢師如此說道。心理諮詢師段瑤介紹稱,拿到資格證還不足以成為一名真正的心理諮詢師,心理諮詢師的成長是漫長且投入巨大的,除了日常的專業學習,還必須定期接受督導,以檢視職業倫理,做好個人的成長,提高專業能力,為心理諮詢的有效性、安全性提供保障。作為一名諮詢師,要嚴守職業道德,要對來訪者負責,不是所有來訪者帶來的議題,諮詢師都能協助解決,諮詢師也要清楚自我的局限性,為此,她往往會放棄接某些個案:「超過我能力範圍的個案我不會接,我會轉介,讓來訪者能獲得更好的協助,如果在督導的支持下,可以協助來訪者解決的,我會嘗試去接。」

然而,不是所有心理諮詢師都堅守專業和倫理,也不是所有「諮詢師」都是來自專業訓練的諮詢師。「現在的心理諮詢行業有點像武俠小說里的武林、江湖,有各種幫派,其中有名門正派,也不乏歪門邪道。」蔓蔓說,自己在心理諮詢行業「泡」了8年,具備一定的分辨能力,但外行人不一定能夠辨認優劣對錯。她告訴記者,有的朋友也會接受線上諮詢,跟「心理諮詢師」們聊電話、視頻,但是這些「心理諮詢師」們只是對他們做認知治療或行為治療,既引導他們用另外的思維方式來看待問題,沒有解決根本,令到這些朋友們的情況反覆多變,時好時壞。

江湖之亂主要來自利益驅使。在高校擔任心理諮詢中心負責人,同時在社會心理公益機構擔任心理公益督導的古瑛告訴記者,有朋友曾向她詢問如何選擇心理諮詢師的問題,其好友的小孩因雙相情感障礙亟須幫助,家長經朋友推薦找到一個心理諮詢師,該諮詢師表示只要一次性給10幾萬元,一定能治好,並且能夠上門做諮詢。第一次體驗諮詢後孩子表示和諮詢師「挺好聊」,但諮詢過程中諮詢師卻問她「你家裡有幾套房」,家長聽了覺得很不舒服並對諮詢師產生了懷疑。古瑛把專業心理諮詢需要講究倫理和安全設置告知朋友,並推薦了另一位治療雙相障礙的專家諮詢師給這個家長,但家長在得知專家不會上門諮詢,也不會隨便承諾一定能治好後,最終還是因為「方便」「服務好」、孩子覺得「聊得挺好」「挺喜歡」並且諮詢師承諾一定能治好而繼續選擇了那個諮詢師。古瑛坦言,大眾對於心理諮詢知識的匱乏,不知道選擇的標準應該是專業性、倫理性和安全性,令「心理諮詢江湖」中「專業的拼不過能忽悠的」。

「從高校的情況來看,2017年開始心理諮詢量逐年翻倍增長,社會市場這幾年心理諮詢服務需求也是暴增。」古瑛說道。

心理諮詢行業最近一次幅度空前的井噴在2020年3月。據企查查數據,經歷1、2月份疫情影響後,3月份心理諮詢領域企業數量新增環比增長250%。回憶疫情初期,古瑛記得,當時心理熱線服務力度很大,學校被要求開通熱線、調動資源,許多協會也紛紛開設心理熱線,需求暴增,需要心理諮詢師的支援,她也接到了多個平台發出的邀請。「那個時候我就看到不同平台的差別很大。」古瑛說,大部分專業性強的平台要求很高,審核嚴格,有的平台則對資質沒有把關,只要學過一些心理學課程的熱心人就可以參加,平台也沒有專業督導,「熱心助人應該鼓勵,但是心理諮詢行業有一定的風險性,不僅僅是熱心、熱情就能實現效果,尤其是沒有經驗的人倉促上陣,又沒有安全設置和專業督導,很有可能帶來負面影響,所以當時很多督導專家都表示擔憂並加大了對社會熱線諮詢師的督導服務。」

在她看來,現在的市場情況是因為心理諮詢師的成長成熟周期較長,接受過專業訓練並且有足夠個人成長經歷的心理諮詢師數量跟不上市場需求量激增的步伐,導致整個心理諮詢行業出現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江湖混戰」狀態:「目前行業還沒有暴露出明顯的危險性,但是隱患很多,可能將迎來一段時間較長的洗牌期。」

心理諮詢師與來訪者進行交流

分析:亟須建立諮詢師評估系統

「中國的心理諮詢行業從無到有,也不過20年。」於東輝說,但能明顯看到社會認同度的逐步提高,「以前的心理諮詢師被認為不務正業、『打醬油』『跑江湖』,被認為是偏門,2008年的汶川地震推動了心理救援的發展,也逐漸建立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

在2020年疫情發生後,他就判斷將對心理行業產生影響,尤其在半年後將出現心理需求的高發期。「目前就處於這樣的高發期中。」 於東輝表示。

他觀察到,心理諮詢行業仍不存在巨頭,呈現個人諮詢師為主的較為分散的狀態。疫情前,電子化令行業往線上發展,因為疫情的推動,加上資金的進入,線上板塊進展更為迅猛,出現幾個規模較大的網絡平台,而線下的大平台尚未形成。他認為,未來線下將出現地域性巨頭,但至少要在10年左右後出現:「發展趨勢可能可參照律師行業,形成『諮詢師行』。」他認為,整合有利於規範、發展行業。

至於當下,他認為行業體量和影響力仍然不夠,主要原因之一是心理諮詢還沒有進入醫保範圍,二是行業缺乏標準。在一些發達國家,心理諮詢行業發展時間較久,相對規範、標準化,社會認知度也很高,但在中國,由於理念和文化的差異,不能對其相對成熟的系統和手法「拿來」,又暫時還未能解決本土化問題。儘管於東輝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在諮詢行業「做中國的粥粉面」,但推動步伐艱難緩慢。

面對行業亂象,於東輝認為亟須建立的是行業的核心——諮詢師評估系統。「對諮詢師的要求核心是效果,而目前沒有任何評估系統,公眾的信息不對稱,無法評估諮詢師的好壞。」 他希望這個系統可以有預約、打分、評論功能,用市場來制約亂象。他透露,近年他正在推動諮詢師名錄的形成,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倒逼諮詢師往專業化、倫理化發展。

啟示:心理健康教育應前移到中小學

「對於目前行業存在的魚龍混雜的現象,以及部分消費者的盲目,有的專業諮詢師感到有點無奈。」古瑛說,自己有時候對一些現象也覺得無能為力,但近期接觸的一些個案卻讓她看到行業的曙光。這些個案是廣州市的多名中學生,他們在感到自己情緒低落學習動力下降開始失眠甚至覺得活着沒意思的情況下自己主動在線上做專業心理量表的測試,發現分數過高后主動向父母提出需要尋找心理諮詢師幫助。在父母認為「不就是學習壓力大」「想開一點就可以了」「沒必要找心理諮詢」時,他們卻強烈堅持自己需要心理支援。

在與古瑛的諮詢後,他們不由自主嘆道:「終於有個大人能聽懂我的心聲,真該讓父母也來學學心理學。」她認為,孩子們在學校接受過心理健康知識的教育,知道有心理諮詢師這樣一個可以幫助他們的專業群體存在,當發現問題後,有主動求助的意識,這讓人覺得欣慰和看到希望,可見心理健康教育前移到中小學非常有必要:「但孩子們的感嘆也令我感到有些遺憾。加強對家長的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教育,加強對教師群體心理健康的關懷,重塑師德教育的重要性很有必要。」

她強調,心理諮詢要求有專業性,但家長和教師的共情也很重要。如果更多的家長和老師注重教育的藝術性和美感,為孩子們培育好心理的沃土,把孩子們的底子打好了,建立解決心理問題的重要根基,就不會有那麼多孩子出現心理問題了。「這個過程看起來很慢,但後面能看到出乎意料的效果,能把孩子們的內在『立起來』,以慢為快。」 她動情表示,「這樣的心理沃土一定能長出更健康茁壯、豐富多彩的花兒來。」

策劃/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曹騰 張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林琳圖片由受訪者提供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趙小滿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7-22 02:07:10

挺專業的一個情感機構,我一個朋友在那裡諮詢過,服務很貼心!

頭像
2024-06-04 11:06:06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頭像
2024-03-07 13:03:09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頭像
2024-01-15 15:01:50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