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從婚姻看古代文化對現代人的影響

情感導師 9033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古代文化?

唐太宗李世民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站在帝王的角度看歷史,他們關注的是國家興亡、交替更換的原因。我們作為普通大眾,更為關注自己生活的點滴小事。

作為普通大眾,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衣食住行、結婚生子等等,其實都是屬於文化的範疇。所以,想要更好地找出當下生活點滴小事的源頭,看清其發展、發生的過程,學習古代的文化是必經之路。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從婚姻看古代文化對現代人的影響

從古至今,雖然時移世易,世事變遷,人們點滴生活中的行為和思想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這根植於人內心的思想經過世代傳承,它的核心和本質依然還在。

所以,我們不妨從中國古代文化里窺探現代人們思想和行為的根源,找出解鎖當下人們觀念的密碼。

而《中國古代文化常識》這本書就可以成為我們了解古代文化,進而解鎖現代人們行為的一把鑰匙。

它是一本基礎的入門書。與一般介紹古代文化書籍的晦澀難懂不同,它用詞淺顯易懂,語言生動有趣、深入淺出,文章讀起來如行雲流水般順暢,作者似乎信手拈來,毫不費力,四兩撥千斤就將古代方方面面的文化一一道來,即便是沒有一點古文基礎的人來閱讀也毫無障礙。

這本書從雛形至今,總跨度50多年,如今已是修訂的第4版。可謂是多方打磨、千錘百鍊。全書分為十四章,共涉及到我國古代文化的14個方面,如天文、曆法、官職、禮俗、宗法等方方面面。

接下來,我將以古代婚姻為例,說明古代婚姻對於現代人們婚姻觀和結婚習俗的影響。

01.古代婚姻是兩個家族的事情,當事人無法做主,現代父母對兒女婚姻依舊有干涉

古代婚姻是兩個家族的事情,男女當事人幾乎都無法自己做主。

《說文》裡就有「婦家為婚,婿家為姻」的記載,說明了古代「婚姻」的本來含義:婚指的是女方的父母,姻指的是男方的父母。「約為婚姻」意思就是「結為兒女親家」。

《詩經》裡《齊風·南山》也說「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男子娶妻自己是不能決定的,必須上告父母,得到應允才可。

從這裡來看,婚姻的主體在於男女雙方的父母長輩等兩個家族的聯姻,而真正結婚的當事人的個體性完全得不到體現。

現代社會,雖然婚姻雙方當事人的個人意願占據的比重在慢慢提升,主流的婚姻觀也一直宣揚要自由戀愛,自己做主,甚至非常聽話的「媽寶男」、「媽寶女」等在婚姻市場中是非常不受待見的,但依舊免不了父母在成年人戀愛、婚姻選擇性上的過多干涉。

著名演員胡歌就是一個例子。

在《魯豫有約》中,胡歌也表示過,媽媽對非常直接地表達自己對胡歌女友的看法「這不行,那不行」。胡歌也因為媽媽的干涉,與幾任女友分手。

觀眾印象最深的應該是胡歌的初戀女友薛佳凝。在胡歌拍戲遭遇意外毀容後,處於事業上升期的薛佳凝辭去工作,把胡歌接到家中來照顧。

初戀總是讓人刻骨銘心的,可胡歌還是因為媽媽的反對而跟薛佳凝分手。

除了在對象的選擇上父母替子女做主外,一些大齡未婚男女都難免會遭遇父母的催婚。不少年輕人無法理解父母對於自己婚姻過多干涉的行為。可父母這老一輩的想法受古代觀念影響比我們更重更多。中華文化幾千年的歷史對後世的影響不可估量,怎麼可能說改就改,又怎麼可能改得如此徹底呢?

所以,與其抱怨父母,還不如從古代文化中嘗試着了解父母的想法,及時與他們溝通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

02.古代女子出嫁曰「歸」,所以才有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一觀念

《詩經·周南·桃夭》裡有一首描寫女子出嫁的詩: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這裡的「于歸」其實就是指女子出嫁,于歸之喜其實就是指女子出嫁之喜。

《說文》裡也說:「歸,女嫁也。」古代女子在出嫁後是以夫家為自己的家的。

《白虎通》說:「嫁者,家也。」由此看來,女子出嫁本身就意味着自己有了家,而娘家更像是一個暫時的居所。

而男方結婚用的是一個「娶」字,意味着男方把女方取到自己家裡來。

《白虎通·嫁娶》裡說:「娶者,取也。」《說文》也說:「娶,取婦也。」

一「嫁」一「娶」就說明了古代男女在婚姻在區別。

現代社會雖少有女兒出嫁後娘家就不再認為女兒是自家人的情況,但在偏遠的山區依舊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養女兒是為別人家養」等觀念。

更有甚者,視「嫁女兒」為「賣女兒」,將「賣女兒」得來的錢為兒子「買媳婦」用。其實,這也是上古時代買賣婚姻的一種遺留現象。

03.看古代結婚手續「六禮」對現代婚姻程序的影響

古代婚姻,特別是貴族士大夫的婚姻往往程序繁瑣而嚴格,據說要經過六道手續,稱為「六禮」。

關於「六禮」,《儀禮·士婚禮》裡就有相關記載:

"納採為雁,將欲與彼合婚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許之,乃後使人納採擇之禮……問名,問名者將歸卜其吉凶。納吉,歸卜於廟,得吉兆,復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於是定。納徵,使使者納幣以成婚禮。請期,陽唱陰和,期日宜由夫家來也,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辭,即告之。親迎,所以重之親之"。

由此可見,古代結婚的「六禮」包括了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個程序。

其中,問名和納吉兩個環節就是通過詢問女方姓名、出生年月、年齡生肖等去祖廟中占卜凶吉,以便確定是否適合結婚。

而請期環節也是通過占卜凶吉來確定結婚的日期。

其實,現代男女在結婚前也會有這樣一個步驟,男方會問到女子的生辰八字進行占卜問凶吉,結婚的日期也會看舊曆選擇適宜結婚的日子。

「六禮」中較為重要的是納徵和親迎。

親迎的重要性自不必說,就是結婚當天的迎親儀式。而納徵其實就相當於現在的訂婚,男方要出具比較重的聘禮,就是現在所說的彩禮。

結婚需要彩禮,這幾乎是當今婚姻中不可避免的一個環節,甚至有新人因彩禮談不攏而放棄結婚的例子。

曾經就有一個閨蜜找我抱怨,說她結婚時婆婆只願意出3萬的彩禮,而她認為彩禮的多少意味着婆家對這個媳婦的重視程度,她覺得婆婆並不重視自己,因而非常苦惱。

在古代,結婚程序的繁瑣和莊重代表着男女兩家對婚姻大事的重視。女子結婚後若不得公婆的喜歡,沒有盡到孝順長輩的義務時,丈夫是可以以「七出」之罪休妻。所以,古代女子想要在夫家過得如意,公婆對自己的態度非常重要。

但是現在更多的是小家庭為單位生活,不少人不願意再與父母住在一起,而且公婆對兒媳婦的愛恨也決定不了丈夫「休妻」的舉動。所以,如果只是因彩禮而在意婆婆對自己的看法,完全沒有必要因此而影響到夫妻感情。畢竟,現在的婚姻更多是小兩口過日子。

很多時候,我們自己內心的很多看法和觀念都受制於古代文化延續下來的思想,只是我們不自知。如果我們能夠看清楚自己觀念和行為背後的起因、源頭,那就離解鎖我們自身的行為、思想不遠了。

學習中國古代文化,不只是了解古代的文化,更可以從古代文化中找到現代人思想和行為的密碼。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8-17 03:08:53

老師真厲害,耐心而又理智的去幫助受傷的人,文章寫的讓人很感動

頭像
2024-07-13 02:07:56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頭像
2024-04-11 07:04:52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頭像
2023-10-18 19:10:35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